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统治:蒙古帝国黄金家族始终面对的重大难题

统治:蒙古帝国黄金家族始终面对的重大难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95 更新时间:2024/1/3 16:47:13

俗话说,“打天下易,坐江山难”,这话用到蒙元帝国,真是再确切不过了。想当年,铁木真依靠自己的宏才大略,在四个智勇双全的儿子辅佐下,带领蒙古人走出高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建立了世界上史上无出其右的巨大帝国,是何等值得骄傲的事情啊!然而,他的后辈,面对由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心理构成的百姓,可以想见其统治之难。因为统治不同于征服,军事手段解决的是一时一事,目标和结果均立竿见影、清晰明了,而统治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权威、军事、文化,甚至语言、文字、宗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显然,统治要比军事征服复杂得多,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既要有力度和手段,又要把握好度和“火候”,不到位则无效果,过之则犹不及,所以,统治是古今中外所有位于“金字塔”尖的人物一生的事业和追求,黄金家族亦不能例外。

蒙元帝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人口居于少数地位的蒙古人利益,为了维持和巩固统一的成果,不可避免地采取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政策,并且表现上超过了其他少数民族封建王朝,我们当然不会肯定这一点。

蒙元帝国及其各藩属国的统治手段基于蒙古人在人口构成上一直处于劣势、民族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基本上是以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辅之以游牧民族奴隶制的管理方式来实施治理,尽管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域不得不接受当地文明,但总体而言其统治手段较为单一简单。在帝国前期,依靠军事力量和残酷镇压的手段虽然使很多被征服地区的文明倒退了很多年,但从服务于黄金家族迅速扩张的角度看,不失为一种简洁、高效的统治手段,可以短时间为军力的恢复与不断地进行军事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资金、马匹等一应补给。

不难想象,仅有区区百余万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础极为薄弱的蒙古民族,在交通、通讯条件非常落后的古代,面对所征服的3000余万平方公司的版图,以及上亿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国民,其统治的难度可想而知!

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一代,蒙古高原各部落都被他整合到蒙古部落之麾下,共同的草原生活方式和游牧奴隶制度,使其能够凝聚对农耕居民劫掠、作战、征讨的统一意志和纪律;太祖又注重倾听耶律楚材等儒士和文化较高的畏兀儿民族大臣的建议和意见,依托强有力的军事手段,逐步建立对定居居民的统治。不过,这个时期,蒙古人依然保持全面的疯狂的劫掠政策,汗廷使用的民政官员经常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将领发生巨大的统治理念碰撞,其统治政策给人以前后矛盾、自相矛盾的强烈冲击。总之,铁木真时期总体上是不折不扣的“强权统治”。

太宗窝阔台基本沿袭了父汗的策略,进一步明确了据有物华天宝的汉地、占领辽阔富饶的中亚西亚、掌控水草丰美的钦察草原的战略。比父亲进步之处在于,窝阔台动了帝国正常的统治秩序建设,汗(皇)廷仪轨从耶律楚材之谏,按照先进的汉地封建制度运行;尊儒重孔,尝试科举(始于1238年,史称“戊戌选仕”),收服广大汉族知识分子的民心;首次在汉地进行了户口调查,检括户籍工作,史称“乙未括户”(1235年);更定赋税制度(成于1236年,史称“丙申税制”),基本确立了在华北的赋税体系,使人民生活趋于稳定,帝国财政和军事征服有了固定财源;疯狂的杀戮依然大量存在,但是基于长期统治而非一时流寇的思想已在皇室和贵族心中逐步生根发芽。相对铁木真而言,窝阔台的统治策略根据情况变化,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政策依旧摇摆不定,属于黄金家族“威权”背景下的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发端。

宪宗蒙哥汗在短命的堂兄定宗贵由汗去世后即位。他自幼受父亲拖雷、母亲索鲁忽帖尼的影响,对帝国版图内百姓已有了“子民”的初步理念,在法律和行政层面,除了继续坚持祖父铁木真的“札撒”外,高度重视依法办事,逐渐废除了贵族王公的一些破坏生产力、损害统治基础的奴隶制度特权,趋向于采用汉地的封建管理体系:在铁木真、窝阔台时代设立地区总管的基础上开始了行省制度,分别设置燕京等处行尚书省、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在帝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委派了行省负责人,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蒙哥的统治已经基本摆脱了落后的游牧“习气”,为后世初步搭建了一个帝国治理的初步轮廓。

尽管在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几任大汗(皇帝)面对如何保证黄金家族的长期统治这个课题,进行过大量思考、试验和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事实上是蒙古人依靠前所未有的、令所有人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不经意间掩盖了众多统治上的问题。特别在经历了贵由和海迷失以后的帝国,到蒙哥汗时期,农业、财政、经济等帝国统治的基础方面实际上都处在危险甚至崩溃的边缘。

历史把救赎蒙元帝国和统一中国的重任交给了世祖忽必烈,他悉心研究了中国古代尤其是唐朝前期的治国方略,以在一批以汉族儒士为主组成的“潜邸之臣”和北方汉族地主豪强的辅佐和帮助下,利用受宪宗之命经营汉地的有利时机,把自己统一中国的理想和直接管理的汉地这块“试验田”有机结合起来。在忽必烈治下,人民生活相对稳定,生产活动比较正常,阶级和民族矛盾有所缓解,相对于当时帝国版图内其他地区的统治和管理,无疑是非常鲜明的对比。此消彼长,忽必烈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领袖,至少在统治手段和管理国家能力方面,已经无人可与之匹敌,也自然是指日可待之事。

忽必烈在蒙哥亡故和蒙古灭宋以后,具备了建立完全正常统治的全部条件,他不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统一,而且成功地“汉为蒙用”,将先进的汉地中央集权管理经验和中原雄厚的物质财富基础,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个人口很少民族,统治一个空前规模帝国的奇迹。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虽然,历史地看,铁木真、忽必烈等人统一中国、建立蒙元帝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件,值得中华民族为之振奋、景仰和骄傲,但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必须看到和了解阳光背后的“黑洞”蒙元帝国统治方面的缺陷和遗憾,而这一点,也恰恰是黄金家族后来败亡的主要原因。

标签: 蒙古

更多文章

  • 蒙古帝国——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帝国

    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即汗位后,将统治中心由漠北草原移入汉地,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并大力推行汉法,使大蒙古国面目一新。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战火燃遍西亚和东欧,灭掉了40余个国家,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

  • “元朝第一人”许衡 敢叫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人。元代着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嘉定元年(1208年),他的父亲许通和母亲李氏为躲避金兵之乱,迁徙到新郑。次年,许衡出生在城西阳缓里(今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幼有异质敏而好学,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

  • 小明王韩林儿是谁?朱元璋为什么要冒险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是谁?朱元璋为什么要冒险救他?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林儿是元朝末年大宋领袖,他曾大破元军,后来在安徽亳州称帝,立国号大宋,为小明王。1363年,张士诚的军队包围了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求救,称:“如果安丰失守,那张士诚的势力便会进一步加强。”此后朱元璋决定下一步险棋,去把韩林儿给

  • 第三节 健全机构,行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行省

    对于行省制度,在平息了阿里不哥、李璮的反叛之后,大蒙古国在忽必烈的领导下,仅几年的功夫,就健全了中央机构,完善了由忽必烈统帅的权力系统。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

  • 元代草原国家政治军事制度的完善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代

    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具有较大稳定性的一种生活习性,它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被一个民族直接继承下来的,表现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作为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虽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生产形式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也相应地会带来文化传统的变化。

  • 元朝大将军张弘范为何被称为是南宋的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朝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

  • 元英宗:斩草留根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拨乱反正元英宗硕德八剌出生在怀州(今河南洛阳附近),从小就过着士大夫式的生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延祐三年(1316)在父辈的权力之争中,硕德八剌以“柔懦、易控制”的优势赢得皇太子之位。4年后,17岁的硕德八剌接替死去的仁宗做了皇帝。同时,权臣铁木迭儿仰仗答己太后的支持重新坐上

  • 元朝实现了农牧民族制度的高度结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

    现今中国的形成是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在政治上逐步实现一体化的过程。如果从夏朝的建立算起,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千年之久后是在元朝时基本告以完成。这是因为,元朝的建立不仅实现了中国农牧两大经济、文化区域的全面统一,而且元朝政府并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牧民族政治军事制度,一改先前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

  • 一、血泪襄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襄樊

    1259年年末,为北还夺取汗位,忽必烈与南宋丞相贾似道在鄂州订立了城下之盟,随即退兵北撤。但贾似道并没有把真实的情况上报给南宋朝廷,他向宋廷隐瞒了议和、纳币的事,反而把背信弃义偷袭蒙古小股留守部队的卑鄙行径夸大,谎称“诸路大捷”、“江汉肃清”。这样一来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之谜

    帝王档案妥懽帖睦尔:1333-1368年在位,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明宗和世梀长子,宁宗懿璘质班兄,性格坚忍。宁宗死后即位,在位36年,恢复科举,编修三吏;沉溺嬉戏,朝纲紊乱;大行赏赐,入不敷出;大敌当前,君臣离心;内忧外患,疲于应付;国破逃亡,后病死,终年51岁。死后葬处不明,谥号顺帝,庙号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