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二、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3/12/19 4:02:28

明熹宗继位时年仅16岁,年少不爱读书,按现在的标准就是处于盲状态,更谈不上治理国家的经验。不过他的身体健康,特别喜欢户外活动,兴趣广泛,最喜欢手工艺和建筑。特别是他有一手极好的木工活,善于制造漆器、砚床、梳匣等精巧器具,尤在雕刻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刻好以五彩着色非常精美,栩栩如生。在做工上,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仔细完成一件作品后,往往先是欣喜,然后又觉得哪里有些不满意,随后将其丢掉重做,直到做出满意作品为止。常常一干就是一天,没有毫厌倦。有时宦官拿着大臣们急切章疏来呈奏,却见皇帝正忙于“工作”,不愿意让烦人的政事打断他的“工作”。就让识字女官朗诵奏疏内和大学士所拟的批语。然后对送奏疏来的秉笔太监体乾说:“我都知道了,你们去好好处理吧”。结果皇帝裁决政事的大权便落到了一些的宦官手中。

明熹宗挖空心思做出许多精美的器物,但是放在皇宫里没什么用处。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只是一味地做,乐此不疲。有时他让宦官拿到市上去卖。其实他并不缺钱,也不像万历皇帝那样贪财,只是想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熹宗的作品的确非常精致,在市场上能够卖到很高的价钱。一次他让小太监拿这自己刚做好的“护灯小屏八幅”和雕刻的“寒雀争梅戏”出去卖,叮嘱道:“御制之物,价须一万。”第二天,小太监果然如数把钱交上,熹宗非常高兴。

当初在熹宗即位前后发生的移宫案件中,李选侍的有一个李进忠的心腹太监发挥了很大作用。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此人本是万历年问河北肃宁的一名游手好闲的无赖,为人狡猾奸诈。一天他到赌场赌钱输个净光,情急之下他夺路而逃,结果被债主赶到街上,一顿拳打脚踢,扒光衣服当众羞辱一番。李进忠又羞又恨觉得在家乡混不下去了,索性回家自己动手阉割,只身进了北京。投靠了太监魏朝。李进忠厨艺高超,进宫后给熹宗的生母王才当厨子,王才人死去后拨派去服侍李选侍。李进忠知道李选侍得宠于皇帝,加倍巴结讨好,很快就得到李选侍的信任,成了她的心腹和帮凶。

移宫案之后,李选侍失势被打入冷宫,李进忠只好改换了姓名,冒姓魏,改名忠贤。其实熹宗年幼时,魏忠贤给王才人当过厨子,服侍熹宗四处玩耍,熹宗念及旧情没有对以前的事加以追究,并且任命魏忠贤做了典膳,留在皇帝左右。

这个魏忠贤可不像名字所叫的那样既忠又贤,但溜须拍马却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打听到皇帝很听奶妈客氏的话,就千方百计讨好客氏。皇帝只要是奶妈的话都一一照办,所以魏忠贤又很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宫里太监最有权的部门是司礼监,司礼监中最有权力的又是秉笔太监,这秉笔太监可以替皇帝起草诏书,加上当今皇帝懒于理会朝政,秉笔太监简直可以一手遮天。魏忠贤对这个位子垂涎已久,一番苦功总算没白费,在客氏的言语蛊惑下,皇帝在继位不久就任命了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顿时魏忠贤春风得意,权倾朝野。

魏忠贤虽然是无赖出身,但他很有心计。即使大权在手后并没有马上开始胡作非为,而是处处小心谨慎,因为他明白大权是皇帝给的,眼前的首要问题是要稳固自己目前的地位,只有把小皇帝掌握住了,自己才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命令爪牙们四处寻找奇珍异宝,精巧的玩具献给小皇帝,这很快让熹宗更信任于他,眉开眼笑称赞魏忠贤的忠心。不仅让他代替自己全权处理奏章,还让他掌管最大的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的声势如日中天,自然有势利小人们马上应合拍马,朝廷上许多文臣武将、地方上的官员都纷纷投靠了魏忠贤,结成了派系。许多厚颜无耻之徒还拜魏忠贤为干爹,一时间魏忠贤称义子众多,号称什么“五虎”、“五彪”的。他这个“干爹”当然也不亏待这些干儿子们,而且他的确需要这么一批效忠与他的爪牙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很快他利用手中职权,将“五虎”、“五彪”等人暗中派遣到朝廷和地方上的高级职位。这就形成了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个“阉党”,完全把持了朝政,把皇帝架空了。

一次有个善于阿谀奉承的官员把魏忠贤称为“九千岁”。魏忠贤听了以后,当即重赏了这官员,既然皇帝称为万岁,九千岁比万岁还差点。正说明现在除了皇帝,天下就数魏忠贤最大吗?这代表了魏忠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啊。九千岁的称号一下子传遍全国,连老百姓都知道有一个就比皇帝小一点的九千岁。

看见官员叫“九千岁”受重赏,许多势力的官员也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来想办法来讨好魏忠贤。浙江巡抚在西湖边上造了一座魏忠贤的生祠。祠堂历代都是纪念先辈才修的,而魏忠贤还好端端地活着就开始受人供奉。生祠供着一座魏忠贤的塑像,每天香烟缭绕,大小官员们都逐个行札叩拜。这当然令魏忠贤更加高兴了。这个讨好的方法立即被其他地方官员借鉴,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建起了魏忠贤的生祠,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魏忠贤领导的特务机构东厂更是一个残酷凶恶的机构,他自然知道的自己的胡作非为必遭天下人怨恨。就利用东厂的特任势力,就派出许多密探在全国各地刺探消息,不断向他报告有准说了不敬他的话,有谁干了反对他的事。四处捕风捉影,逮捕了许多人,这些无辜的人都被关在东厂大牢里。那里阴森恐怖,打手、爪牙一个个像凶神恶煞一样,只要抓进去就是严刑拷打,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出来。东厂在魏忠贤手下就像一个人间地狱。

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世上的人总是有忠有奸,奸臣当道的时候才能彰显不怕死、坚贞不屈的忠臣本色,魏忠贤这样黑暗的统治早就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在朝廷上也有好些位忧国忧民的忠臣冒死上书,痛斥魏忠贤的罪行。特别是东林党人,英勇顽强与魏忠贤一伙势力展开斗争。

标签: 朝野魏忠贤

更多文章

  • 明朝永乐皇妃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永乐,皇妃

    走进岭秀永乐村的阮氏宗宗祠,有一驾古代凤辇引起游客的格外关注。经当地老人介绍,这是永乐年间朱棣皇帝的后妃阮娇娥乘坐过的花轿。传说五百多年以前,岭秀牛头坳住有一户阮姓人家,主人叫阮本福,家庭和陆,住所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清水秀。阮本福夫妻连生四子,个个聪明智慧,人见人爱,可就是没有一个女儿。俗话

  • 汉景帝皇后王娡长什么样 汉景帝皇后王娡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王娡,后王娡长,帝皇

    孝景皇后王娡,生年不详,前126年卒,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就是汉武帝刘彻。王娡虽是名门之后,但是家道中落其母只能嫁给一个平民,而此人就是槐

  • 明代创设的鸳鸯阵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代,鸳鸯

    明代创设的鸳鸯阵鸳鸯阵是把士兵分为3队,当敌人进至100米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当敌人进至60米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当敌人进至10米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鸳鸯阵同以前的阵法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集团作战的阵法的演变过程。因此,这种变化具

  • 张士诚集团的腐败:美女、享受、权力一个都不能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能少,权力,腐败

    如果我们要对张士诚的人生轨迹做个数学上描述的话,那么从高邮大战结束到龙凤二年(1356)攻占苏松地区,这几年可以说是张士诚的人生处于抛物线的顶点了。自1356年遇到了克星、凶悍的邻居朱元璋后,他开始像变了个人似的。尤其在常州争夺战中三弟张士德的被俘对他影响很大,“张)士德,枭鸷有谋,士诚

  • 明朝时为什么“骂皇帝”成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皇帝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得缺腿。不小心犯了讳,就算犯法,要吃苦头。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之痛快的是海瑞。例如他骂嘉靖最厉害的几句话:“如今赋役增于平常,到处如此,陛下破产礼佛,一天比

  • 朱元璋亲临攻打宁国前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前线,宁国,朱元璋

    从进攻常州开始到顺利进取长兴,朱元璋的东扩虽说有所收获,但获得也不容易。而从张士诚角度来说,现在的形势已不比渡江之初了,西边的那个叫花子很凶,且很厉害,自己丢了常州、长兴两座十分关键的城池不说,就连文武双全的三弟也当了人家的俘虏,想来实在让人郁闷不已。张士诚元气大伤,想要得以恢复,看来还要稍稍歇歇。

  • 明末将领杨文岳简介 杨文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将领,明末,是怎么

    杨文岳是四川南充人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42年,四川南充人氏,字斗望,是明朝末年将领。明末起义之时,多次率军与起义军对抗。人物档案姓名:杨文岳字:斗望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四川南充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公元1642年万历四十七年,杨文岳参加会试,金榜题名,授行人司行人。天

  • 八贤王赵德芳之死原因为何成为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死,之谜,千古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让恨透了奸臣的善良人们从内心感受到正义的力量;而在我国的传统京剧中,也经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

  •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为何坚持裸葬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政治,黄宗羲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伟人大多出生于动荡的时代,黄宗羲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晚年的黄宗羲提出裸葬自己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但黄宗羲最后还是以裸葬入土,那黄宗羲为何坚持要裸葬自己呢?黄宗羲,字太冲,或德冰,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

  • 王昭君西汉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漠,悲歌,西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