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兵不血刃进临安

三、兵不血刃进临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43 更新时间:2023/12/31 11:44:41

贾似道在丁家洲溃败后如同丧家之犬,陈宜中留梦炎两人很快取代了他在南宋朝廷中的地位,分别被任命为左右丞相,并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最初,丁家洲兵败后,陈宜中劝说太皇太后谢氏将贾似道处死,太皇太后不肯,将贾似道仅贬到了广州。没想到贾似道途径漳州木绵庵时,被会稽县尉郑虎臣杀死。贾似道死后,南宋的腐败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死了一个贾似道,来了一个陈宜中,一个留梦炎,将过去一手遮天的局面变成了陈留两人的明争暗斗而已。

1275年3月,元军先后攻占建康、镇江等重镇。忽必烈重新部署灭宋方略,命阿里海牙攻湖南,切断南宋东西联系;又命阿术驻瓜州,攻扬州,阻挡淮东宋军南援;大将伯颜则率主力直取临安。

在这里需要提到一员大将,那就是指挥这次战役的元军总帅伯颜。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生于1237年。父亲晓古台是跟随旭烈兀西征的众多将领中的一员,因此伯颜自幼长于波斯。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后,旭烈兀派伯颜回朝奏事。忽必烈看他一表人才,谈吐不凡,感慨地说:“你的才干不是居于诸侯王臣之下的,就留在我的身边吧。”于是伯颜就成了忽必烈的肱股之臣。1274年,由于史天泽年迈,忽必烈拜伯颜为中书左丞相,领南下元军继续伐宋。伯颜上任前,忽必烈对他说:“当年宋太祖的大将曹彬奉命进攻南唐,曹彬从不滥杀无辜,一举平定江南。你要体会我的这种心情,效法曹彬,不要让我的人民横遭锋刃。”后来在整个伐宋过程中,伯颜确实做到了“不滥杀无辜”这一点,采用了怀柔的策略。

元军攻宋期间,正逢江南疫病流行,江南百姓更因战乱流离失所,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饥荒。伯颜看到后,下令开仓赈饥,发药治病。江南百姓大为感激,称伯颜的军队为“王者之师”。丁家洲战役后,在元军的武力与怀柔政策下,南宋军民多不战而降。

1275年7月,阿术率军在焦山水陆配合,运用火攻大败宋军张世杰水师,俘虏万余人,获战船700余艘。在这一仗中,张世杰的水军力量雄厚,士气也很旺盛。只可惜张世杰有勇无谋,空怀忠勇,将南宋巨舰用铁索连在一起,本来是表达誓死不退的决战之心,却让元军来了个火烧赤壁的南宋版。一把火过后,跟着是元军的水陆并进,将张世杰水师几乎全歼。

这年的10月,伯颜兵分三路南下:阿剌罕、奥鲁赤率十万骑兵为右路军,自建康经溧阳、广德,攻独松关;董文炳、张弘范率十万水师为左路军,由江阴奔澉浦;伯颜亲率中路军一万余人,以吕文焕为前锋,向常州、平江进发,最后,计划三路大军在临安会师。南宋得知常州危急,急忙派张全率兵2000,平江知府伊玉、麻士龙率兵3000赴援,与元军展开激战,在元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多数战死。11月16日,伯颜督军常州,筑台发炮猛轰,连攻两昼夜,终于破城。常州失守,无锡、平江守军不战而降。

1275年年末,南宋政权依旧进行着最后的抵抗。但谢太后在陈宜中等人的怂恿下还梦想可以进贡议和。她派出使者很快就被伯颜打发了回来。1276年1月17日,三路会师于皋亭山。张世杰等南宋将领要求背城一战,谢太后不允。1276年1月末,谢太后最终承认宋朝皇帝是忽必烈的臣民,并把国玺交给了伯颜。2月,伯颜率军进入临安。在元军进入临安的前一天,悲愤中,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赵昰、赵昺二王逃往福建。自此,南宋就结束了它作为一个朝代的使命。

说到南宋的灭亡,这里还发生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当元军接近临安的时候,陈宜中等人主张迁都,放弃临安。他经过几次劝说后,终于说服了谢太后。陈宜中得到谢太后的准许后马上回到府中,叫家人开始忙活收拾物品,准备逃亡。谢太后在宫中久等陈宜中回音不至,就慌张了起来,派人到陈宜中府中探个究竟。探子去后,回来禀告说:陈宜中正忙着收拾行装。这可把谢太后气坏了。她哭着大骂陈宜中只顾自己安危,却不顾及他们孤儿寡母的死活。她越想越觉得凄苦,最后干脆不走了,作出了投降元人的决定这不是糊涂吗!其实陈宜中虽然奸佞,但他明白如果赵氏不存在了,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他是一定要带赵氏遗孤走的。只是,一来他确实有轻慢赵氏孤儿寡母的心理,二来他急于布置迁都的各项工作,一时没有来得及回宫禀告而已。可惜只因一个老妇人的愚钝,就将南宋江山轻易地断送了……

元军进入临安后,伯颜下令不要抢掠,并封存府库,登记钱谷。伯颜言明,将士不得擅自进城,敢于暴掠者,军法从事。在伯颜的保护政策下,临安的经济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市场照常经营。1276年3月,伯颜将南宋皇宫中的祭器、仪仗、图书全部北运,宋室成员被押往上都。

伯颜归京时,忽必烈令百官到郊外欢迎,权臣阿台马认为伯颜在占领临安后一定会捞取很多好处,就一个人先跑出来,在半道上以向伯颜祝贺为名,打算弄些好处。伯颜心里明白,寒暄过后,他就解下随身佩带的玉钩带送给他,并说:“宋皇宫中宝物需呈献给大汗,我不能擅自做主,这玉钩是御赐之物,就赠给你作为远道出迎的谢礼吧。”阿台马非常不快,他以为伯颜看不起自己,从此怀恨在心,愤然骑马走了。这件事情没过几天,阿台马就在忽必烈面前造谣说,伯颜私藏了宋室至宝玉桃盏。忽必烈听后,十分震惊,立即叫人追查此事,但因没有确凿的证据,况且又是用人的时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而玉桃盏的事情直到阿台马死后才真相大白。一个宫人找到了玉桃盏,并向忽必烈献上了此物。忽必烈望着小小的玉桃盏感慨地说:“我差一点儿让忠良受了冤屈啊!”

在整个出征南宋的战役中,伯颜未乱杀一人,进临安后也未取一物,这种行为在古今将帅中是少有的。他在自己的诗中写到“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三两枝”,不能不让人钦佩真有一代名将的风采啊!

标签: 临安

更多文章

  • 第二节 稳定朝政 铲除异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异己

    李璮叛乱犹如昙花一现,仅五个月便宣告结束。但留给忽必烈的震惊却久久不能使忽必烈释怀,甚至其中的两次余震比李璮叛乱本身更使忽必烈心惊。第一,王文统事件。王文统,字以道,益都人。对中国历代权谋深有研究。曾为李璮幕僚,并将女嫁李璮。忽必烈曾拔擢王文统为平章政事,他曾亲率各路宣抚使,接受忽必烈的自提面命,为

  • 赵孟简介:元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代

    名人语录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松雪斋文集》赵孟是元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他多才多艺,书法、绘画,诗文、篆刻等样样皆能,无所不精,而且影响广泛。【名人历史】赵孟(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5岁就开始练书法。几十年间,他每天总是清晨

  • 元朝赞划重臣刘秉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重臣

    元朝赞划重臣刘秉忠(1216~1274年),原名刘侃,字仲晦,法名子聪,赐名秉忠,自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他17岁时曾担任刑州节度使府的令史,负责管理文书等事。因自感怀才不遇,遂隐居武安山从僧学道。后受燕京(今北京)大庆寿寺高僧海云禅师的邀请,充当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藩王府顾问,并成为他最赏

  •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臻于峰巅的元代天文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天文学

    建设天文台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天文台的兴建,元代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大都(今北京)和登封(今河南登封)等地修建了多处天文台。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主持兴建了上都天文台,并任命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负责具体工作,地点位于上都故城北门。上都天文台东西长132米,南北宽52米,高

  • 元朝与现今中国疆域的基本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疆域

    关于现今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的形成,我们必须基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去确定。中国历史以来就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以后更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认为,现今幅员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由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不符合中国历史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如果那样的话,那么历史上

  • 范文虎:历史上着名的常败将军,坑死过十几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败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范文虎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范文虎,祖籍山东省,南宋军队殿前副都指挥使。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将阿术率军长驱直下,围攻重镇襄阳、樊城三年,贾似道一直封锁消息,并将泄密者诛杀。六年,南宋以李庭芝督军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节制,贾似道竟命范文虎从中牵制李庭芝。八

  • 方国珍作为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 朱元璋最后为什么会放过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一个

    很多人都不了解起义领袖方国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方国珍,元末明初农民起义的首义,首先,方国珍能活过农民起义,在笔者看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方国珍毕竟是首义,在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本应该第一个被淹没在农民起义当中的,但方国珍却活了下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反复无常。方国珍在起义以后,因为他闹事

  • 朱元璋领导的反元斗争和江南根据地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江南

    一、潦州起义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又名兴宗,壕州(今安徽风阳东北)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其父朱五四,是贫苦农民,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生活。朱元璋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并从事农业辅助劳动,生活十分艰苦。元至正四年(1344年)春天,淮河两岸先遭旱灾,又发生蝗灾,后又“疾疠大起”,瘟疫

  • 元末红巾军败于朝鲜之因:集体霸占高丽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朝鲜

    本文摘自《大明朝的另类史》作者:梅毅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福通于1355年(至正十五年)在亳州立韩林儿为帝建“宋”后,先是打败元朝的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不都鲁,并生俘其子孛罗帖木儿。但不久元军发动忽袭,又抢回了孛罗帖木儿(此人日后还有“大故事”可说)。同时,元廷调察罕帖木儿等军进攻“宋”军。刘

  • 元代皇后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

    元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钦察氏,是太师太平王燕铁木儿的女儿。至顺四年,答纳失里立为皇后。这一年,燕铁木儿因纵欲而死去。顺帝是明宗的长子,他得以继承大统,是得力于文宗卜答失里皇后。文宗在至顺三年死于上都。卜答失里皇后按遗命立明宗儿子继位,但在立长子和次子上,权臣主张立年仅七岁的次子懿麟质班,次子得立,为元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