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心系农民:政治上管教官吏爱民,营造关心农民疾苦的氛围

朱元璋的心系农民:政治上管教官吏爱民,营造关心农民疾苦的氛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53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2:00

洪武皇帝自己出身农民,心系农民,除了上面说到的方方面面,他还在政治上管教官吏爱民,营造关心农民疾苦的氛围。

◎听说地方官巧立名目科敛百姓,朱元璋愤然说道:害民之奸,甚如虎狼!

浙西本来就在南京的边上,现在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600年前虽然交通远没有现在发达,但即使这样的路程,以古时最见的运输工具与交通工具船舶来看,一天的路程也就差不多了。就这么点路程,当时浙西的官吏借着押运官粮赋税的机会捞“油水”,各衙门官吏巧立名目,农民收取什么车脚钱300,什么水脚钱100文,什么口食钱100文,仓库经办者索要什么办验钱100文,什么竹篓钱100文、蒲篓钱100文,沿江过路要祭祀神灵,还得向农民们要神佛钱100文,就差点没要治安费和卫生费了。如此名目繁多的“费”加在一起,浙西的一石粮运到南京就要花四石的运费,也就是说运费高达400%。朱元璋知道后非常同情农民之苦,于是同意浙西将粮食改换成钞。当时粮与钞的换算是一石米折钞二贯,原来一个县的税粮现在只要几个人拿了麻袋什么的装一下就可上南京了,由此先前运输带来的所有“费”也该统统废了。但事实上并没有,地方官府照着运粮的办法向农民苛敛,有人挖苦说总不至于拿了蒲篓钱用来买蒲篓装大明宝钞吧!但牢骚归牢骚,农民们的各种费还得照缴不误,朱元璋听说后痛心疾首地说:“害民之奸,甚如虎狼”,其“罪可宥乎!”他下令严查贪官污吏。

◎军队里的领导勾结地方官吏害民,朱元璋一下子处死了28人

朱元璋确实比其他皇帝对农民倾注更多的感情。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在《大诰武臣》中讲个这么一件事情,有个叫耿良的人被朱元璋派到广西去做都指挥(即相当于广西军区司令员)。这个耿良你是管军队的,与地方有多大的关联?嗨,他还真喜欢“凑热闹”,与广西官场上的“哥儿们”搅在一起,共同欺压百姓,肆意科敛。广西的老百姓活不下去,起来造反。朱元璋一边派兵镇压,一边差人到广西去查问,这一查就查出了耿良等涉案省部级领导干部28人。28人被处决后,广西“叛乱”自然平息。闻讯后朱元璋感慨道:“那(哪)是百姓每要反,则是被他逼凌得没奈了,所以如此!”

在大明帝国社会各阶层中,朱元璋关爱最多的是农民、甚至可以说偏爱最多的也是农民。他一直要在大明帝国的官场上营造出关心农民疾苦的氛围。但有时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蛮不讲理的急切心态。有两个州县的学政、教谕到南京去朝见大明天子,朱元璋就问起他们地方上的农民生活怎么样?庄稼长得如何?这两位仁兄是主管教育的教官,学政、教谕可能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之类,可不是什么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或农业局“局长”,所以当朱皇帝问起农民之事时,他们答不上来。这下可把朱皇帝给激怒了。以他的逻辑:哪有长期居住在民间而不知民间事情的道理呐?眼前这两个地方官分明就是不称职的糊涂官。于是,朱元璋随即命令“来人啊,将这两个文教官员给革职,并发配到边疆去服役。”

尽管读到这样的史料时,我们的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不过从中也能看出洪武皇帝朱元璋关爱农民的急切心态了。

别出心裁实行“农村自治”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在农业、农民问题上的解决方法与举措极富特色,而且在农村建设问题上也别出心裁。农村问题的解决,朱元璋首先是在构建农村基层组织里甲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标签: 农民官吏疾苦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严嵩是奸相还是贤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严嵩是奸相,历史上

    严嵩(公元1480-1567年),字惟中,江西分宜人,本传列于《明史·奸臣》中。而“奸臣”条下有“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祐,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生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之语。这便是对“奸臣传”传主们的判

  • 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是怎么,有几个,贤王

    提到“八贤王”三个字,我们会很快的想到杨家将、包青天的相关影视或者戏曲,那么八贤王指的是谁呢?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历史上有两个八贤王,一个指的是北宋的八贤王赵德芳,另个一指的是清朝时期,《步步惊心》中所提到的八爷,即爱新觉罗·胤禩。接下里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这两个人。北宋的八贤

  • 明代秘史:况钟的刀笔功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刀笔,明代,秘史

    明永乐四年(14O6年),况钟二十三岁。因为文理畅通,书法端正,被靖安县知县俞益挑选为吏,任礼曹之职,管理礼仪、祭祀一类事务。况钟为人精明,办事干练,为俞益所看重。况钟父母曾表示希望儿子在功名上进取,不愿意让他当书吏(刀笔吏),俞益劝说道:“刀笔吏没有什么不好,汉代的萧何、曹参,唐朝的孙伏伽、张元素

  • 朱高炽的仁宗之治”:只坐了一年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仁宗,坐了,皇位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永乐皇帝朱棣在北征途中患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多伦西北)。遗命把帝位传给皇太子朱高炽。朱高炽继承皇位,定年号为“洪熙”。那年他47岁,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可是他只在皇位上坐了一年,第二年便死去了,高炽的庙号为“仁宗”

  • 第七章 大明宣德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明,宣德,第七章

    宣德炉是用暹逻国(泰国)进贡的“风磨铜”,另外加金、银、锡、宝石等30多种原料,宣德炉配料严格,冶炼尤精,一般须经过六至十二炼。宣德皇帝在位十年,在第三年(1428年)铸造了一次铜炉,历时3年。工匠们按照宫中秘藏的宋代《宣和博古图》和《考古图》以及柴、汝、官、钧、哥、定各大名

  • 明代新词的构成成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分,新词,明代

    在上一节,我们讨论到明代新出现的词语中,有不少的文言色彩词语,因为它们不能反映明代口语的实际面貌,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新词,因此,这一节我们只从口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个方面来讨论明代新词的构成。在介绍三类词的基础上揭示明代新词的一些特征。一.口语词口语词,指广大民众在日常口头中使用的词汇,也称之为

  • 贪图钱财,“移花接木”勾取逃军,害民害人,最终还是将自己给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勾取逃军,移花接木,钱财

    〇贪图钱财,“移花接木”勾取逃军,害民害人,最终还是将自己给害了就在当年“红太阳”出升的地方临淮县有个逃军叫陈宝仔的,因为实在不想再当兵了,就将家中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贿赂当地专门负责勾补军士的凤阳府临淮县衙里的官吏。知县张泰、县丞林渊、主簿陈日新、典史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由检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

  • 她有夫有女混进了宫 最后还成母仪天下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天下,有夫有女,皇后

    汉景帝刘启不仅上边有一个胡搅蛮缠的妈妈窦太后,身边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女人王娡。王的家乡是今天陕西扶风县槐里镇。她的母亲臧儿出身名门,后家道中败沦落至此。臧儿曾两度出嫁,与先夫生一男两女,儿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其中长女就是王娡,次女叫王皃姁。前夫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了两个儿子田蚡、田胜。

  • 故宫外面修筑皇城纵轴彰显专制灵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故宫,皇城,纵轴

    刚刚我们介绍完了明皇宫最核心的宫城。但是,按照中国古代都城的建制,宫城外部还有皇城,那么当年南京的皇城到底是怎样的呢?它究竟有多大范围?南京明皇城主要由宫城城墙外围开始算起,到明皇城城墙加上御道街这一条。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整个皇城的形状从上空俯视来看,呈倒“凸”字形;南北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