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贞儿的故事:明宪宗朱见深之宠妃

万贞儿的故事:明宪宗朱见深之宠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30 更新时间:2023/12/29 4:01:06

万贞儿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写几张薄薄纸书,且诉说几世姻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忆往昔,谁人能与共度。那一世情长,泼墨洒下情真意切,奈欲与时间比情长,最终落得半分惆怅与孤独。爱是孤立存在的,它有别于生活、有别于生存。所知生命的轮廓如此清晰与明了,当反复回味其中所能蕴涵的辽阔,一生都无法参悟全部。浪迹尘世,寻觅之间,若今生无法长相厮守,来世定要相依相偎。看过无数的爱情故事,也读过无数感人肺腑的言语,却犹记得那一对恋人,曾有过璀璨整个星空的爱恋。深夜,在幽暗清寒的灯光下捧读一本书,书中的言辞与对白甚是感动。因为爱情,所以歆羡执手到老的勇气与笃定。而漫长岁月中,想及那一双人便思绪万千。

那是一段往事,他们之间的爱情如此生动与真切。有别于世俗,不同于世人。他们一直对自己的感情有着固若磐石的勇气与信任。纵然相恋带来了许多磨难,而面对质疑的声音,她与他之间成就了一段佳话。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而她和他之间的爱恋,感人肺腑,也令人歆羡。一对璧人,她是他的温良女子,他是她的可依男子。若要追溯至从前,那便要沏上一杯茶,与之细说。

爱本是如此,遇见一个人后,不论年龄、不谈过往、不言伤痕,只是纯粹地想与之携手共赏旖旎风景。于是沿途行走的挫折与困境,只要两人在一起,那便无所畏惧。和相爱的人相伴、相知是福分,更是恩泽。爱无言语,因为它带给对方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灵魂的动力,所以便有了深情存在的理由。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灵魂的伴侣,也都在试图找寻陌生人之间相通的契合点。想来便觉得神奇,从陌生到熟悉然后成为恋人,然后彼此灵魂靠近、精神共通。唯一能够解释的不过四个字:命中注定。

而她亦是如此,命中注定遇见爱情。她和一个相爱的男子度过不长不短的一生时光,却是最幸福、最深刻的回忆。她是万贞儿,女子当是如斯。彼年,她还未曾相信爱能改变生活的境遇,她只是一位朴素善良的女子,眼神中永远有着随遇而安的淡泊与疏离。幼年时分,记忆中还未勾勒童年的轮廓,她已然处于另一个空间。记忆深处模糊的时光中有父亲沧桑的脸孔,却始终看不清模样。所以,四岁离家的万贞儿对于故土没有任何依赖。也许是知道自己一生无法回归,她懂得从小便不依靠任何人,包括自己。父亲因犯法而被流配边疆,而她则被选入宫中。年仅四岁的小女孩,当时她并不知道宫中如何,居住与生存着怎样的人,她只是知道永远也无法见到父亲。而对于年幼的万贞儿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那条路走了很远,远到最后看见故乡只能在脑海中零星浮现。万贞儿四岁离家,充入掖庭为奴,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却无法安心嬉戏玩闹。她只能在深宫中慢慢长大,见到不同的人,他们的表情有着说不清楚的意味。从四岁开始,她便知道人生有着不同的际遇,也明了自己无枝可依。而她只想做好自己的本分,不愿逾越半分。随着岁月的流逝,她出落成美丽的女子,行走间,也会有许多女子投来赞许的目光。她的美与艳丽无关,而是一种素色的纯粹。她自有为人处世的清淡与安宁,她懂得保护自己,也知道自己最终会获得什么。万贞儿就像是一朵开在静默边缘的茶花,散发着清香的气息。

十几岁的年华,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是美好的。何况在古时,那更是待嫁闺中的芬芳年华。可惜她处于深宫中,有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她从未期待会有一位男子出现在她的身边,护她周全。也从未想过终有一天,爱情可以让她摆脱如今的处境。彼时,她还是孙皇后宫中的一名普通宫女,纵然她美,但无人问津。而孙皇后却异常喜欢这个女子,总觉得她的身上有一段清冷的往事。万贞儿乖巧可人,孙皇后便托付她去照顾年仅两岁的太子朱见深,而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变动,却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从未想及她和他的爱情正悄然萌生。

照顾年仅两岁的太子朱见深,对万贞儿而言无疑是轻松的。女子生来便存有一种母性情怀,对于年幼的孩子也会万分喜爱。万贞儿对于朱见深是疼爱的,而这种疼爱来源于内心对于孩子的疼惜,她那时并没有想到等朱见深长大后,她也会为这个男子动容。在她照顾他的期间,她更像是一个姐姐,也如同一个母亲安抚着他幼小的心灵。她与他之间,纵然隔着十七年的时光,最终也能抵达彼此的心灵。

万贞儿教会朱见深走路、说话、读书、写字,仅是一些细枝未节却能够让朱见深铭记一生。她陪着他长大,看着他从襁褓中慢慢蜕变成俊朗的男子。万贞儿心中始终觉得朱见深最重要,因她见证他的成长,与他一同走过十几个四季的轮回。与他共度的时光总是美好的,她竟从未奢望有一天能将这些回忆与他共同细数,她只是安静地陪伴在他左右,看着他长大,陪着他微笑。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曾是那样相伴的年月,转眼间彼此容颜变化,他俨然不是当年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了,他已经成长成一个令她侧目的少年。不知何时,一种微妙的感情悄悄进入她的心扉,正在生根发芽。

朱见深从小和她一起长大,万贞儿于他一直是独特并且珍贵的存在。而他的心中对于爱情的轮廓,能勾勒起来的只有万贞儿。她的陪伴让他感觉温暖,他的心底更渴望她如恋人般存在,而不仅仅是姐姐和母亲的角色。他从懵懂中渐渐懂得爱情的滋味,看不到万贞儿便觉得失落,看到她又慌乱至手足无措。朱见深对于万贞儿的爱情自然为皇室不能允许,姑且不论他们之间相差的年龄,在当时,他若要与她相爱便是困难重重,但他没有放弃,朱见深知道,总有一天,时光会见证彼此相爱的时刻。

天顺八年,明英宗驾崩,十八岁的朱见深即位。她看着他,只是那么一刻便知道自己动心了。无论他是帝,还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在万贞儿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她想起多年前,第一次看见年仅两岁的他,时间就忽然之间带走了过往,只留下回忆的人在这头静静哀伤。万贞儿想过,彼此之间终究隔着无法逾越的时光,天壤之别,但看到年长之后的朱见深,她心里萌生了许多感动。他终究待她极好,无微不至。她知道感动只是须臾,留存在心中的爱却是不朽的。她清楚自己的方,从最初离家伊始,她便知道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爱恋。只是万贞儿未料到,她会不经意地爱上朱见深,爱上这个她甘愿放弃全世界的男子。

那些年,她只是平淡而安定地生活着,不对外界作任何解释。她和他在一起相处多年,常常会做一些普通人会做的事情。她会握着他的手,带他去庭院散步坐在一起看日落。她和他之间,心智上是对等和平和的。她亦试图为他引领一个好方向,带给他无尽的温和。初见他时,万贞儿只是单纯地想好好照顾他,可后来的自己,慢慢地陷入孤立的境况中。她不知道这份感情来源于爱还是更多的疼惜,万贞儿陷入不被认可的僵局。

几番挣扎却更加确定内心的感觉,她知道人生中总有一次需要自己认真抉择,而朱见深是她唯一想要争取的男子。不顾外界的流言蜚语,也不管多少人反对,不去想岁月阻隔在彼此间的距离,她相信爱能改变一切,也相信爱和被爱都会被认可。怀抱着这样的心境,她一次又一次地逆流而上,风浪再大也改变不了相爱的决心。而朱见深对于彼此的爱情,亦是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耐心。

他本要册封万贞儿为皇后,也准备此生有她便足够。他对她的爱是原始纯粹的,丝毫不带有其他成分,而爱也理当如此,从一而终。朱见深信任感情,也信任那个陪伴他长大的女子,他急需给她一个肯定的答复,哪怕前方万劫不复,与她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心愿。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外界的压力,生母万般反对,无奈中他只好另择人选。他没有办法立她为后,也没有办法给予她最安定的生活,但只要她在他身边,他便安心。

她懂得他内心的感受,于是欣然接受。这么多年来,她只是想要一个栖息地,在所能到达的地方,给自己一份可以企及的希望。朱见深封万贞儿为贵妃,他为这么多年的夙愿终于完成而欣喜,而那个在他身边的女子,陪他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年月,也为了他付出曾经青春的容颜。封为贵妃后的日子是她人生最困惑的几年,她一直渴望爱情的纯粹,但终究只是个贵妃,失去了与爱人平等相处的地位。万贞儿知道,她爱朱见深,爱到不能自控,爱到无可自拔,爱到害怕失去。

一弦一柱思华年,人间世事,不过如此。只有她陪他在最初的地方,也只有她会懂得他要的从来不多。她依然选择陪伴着他,无论他的身份有何种变化,也无论他给她怎样的未来。万贞儿笃定,此生只此一人,不悔来世。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荷塘蛙声片片,秋天落叶飘,冬天白雪皑皑。又是几年四季更迭,又是几年恩慈相待,他爱上她时,她年华正好。如今看她为他憔悴了双眸,心情自是不安。而他只能用生来爱这个女子,给她一切,让她幸福。

就是如此平淡的言语,万贞儿却时常感动。她知道只要两个人携手走完一段路途,再远再累也在所不惜。他们之间没有过多的浪漫,有的只是细水长流与相濡以沫的温情。这样一段路,其中有很多人试图进入也试图离开,可万贞儿始终在深宫中保留着她对于朱见深浓厚的爱。那份爱,无人可及,无人替代。后宫几番换后,她始终保持着独自的姿态,静默地观望。这是她固有的方式,对他的爱一直重于任何事情。

两年后,他们终于有了爱情的结晶。她淡淡地笑着,好像告诉他,你看,我们所坚持的从来都不是错误。朱见深知道她心中的感觉,也知道他们一定能长久地走下去。尽管当时的她已不再年轻,而他却是年华正好的男子。他对她不因时间而有所改变,万贞儿始终是他唯一所能拥有的美好。三十七岁的万贞儿终于喜极而泣,因她有幸为他产下一子。她仿佛看见孩子长大,牵着他的手缓缓学步的样子,这是她一直期待的最平凡的人生。

朱见深喜出望外,对于万贞儿的爱更是浓烈。他看见他们的孩子,那是只属于他们之间的独家回忆。他拉着她的手,只是静静地看着,却也觉得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她宠极一时,封为皇贵妃,他也允诺她的孩子会成为太子。万贞儿清楚他的用心也清楚他对于自己这么多年的爱,不禁默默地落下泪。这样美好的日子,希望永远也没有尽头。

有些事情终究不能遂愿,一年之后,孩子夭折。她抱着孩子幼小的身躯,哭了整整一夜。而他始终陪在她的身后,没有言语却是最坚定的力量。她回头看见他深邃的眼睛,突然之间,紧紧握住他的手。那一刻,就算没有任何语句来铺陈,也是最深刻的回忆。她知道他没有说出口的事,纵然悲伤,我心依在。万贞儿知道遇见朱见深,她三生有幸。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花颜女子,但是他对她的心意丝毫未减半分。这一生,他们再也没有孕育子女。许是悼念,也许是悲伤,终于沉眠尘埃中,慢慢老去。她已五十九岁,人生过去了一大半,也明了很多事情不能苛刻。只是唯有爱情,是她一生的依赖与信任,因为这个世间有朱见深存在,她的存在便有了意义。

她一直这么想着,直到死亡来临时,她看着守在她身旁的朱见深说:“今生、来世,轮回三世,我都要遇见你。”但愿来生,你是普通男子,我是平凡女子,一世安和。

万贞儿离去了,他的眼中藏着一片泪海。他曾答应她带她去看天涯海角,带她走遍千山万水,但这一世,纵是再情长意浓,她和他注定戛然而止于此。死亡带不走爱,却带走了最爱的人。

同年,他在悲痛中慢慢接近死亡。但他没有畏惧,她会在奈何桥上等他归来。

浮生浮世

万贞儿,宪宗朱见深之宠妃。幼年时,因为父亲犯罪发配边疆,她被送入宫内。后因乖巧伶俐深得孙皇后的欢心。当时的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孙皇后嘱托万贞儿照顾他。万贞儿对待太子无微不至,如亲人一般。天顺八年,明英宗驾崩,十八岁的皇太子朱见深登基,即明宪宗。时年,万贞儿三十五岁。成化二年,万贞儿为明宪宗产下一皇子,被封为贵妃。世事多舛,一年之后皇子夭折,万贞儿一度陷入无可自拔的悲伤中。于成化二十三年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后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于天寿山。

更多文章

  • 第十讲 亡国之后的众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亡国,众生相,第十讲

    1644年,明朝灭亡,然而,一切并未就此结束,相反,随着亡国,贰臣、遗民、降将、叛徒、败类等众生相浮现出来,这形形色色的人们,成为大明帝国最后的风景。贰臣:失守的人生策略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此时此刻,尚留在南京城内的明朝大臣们,大体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抵抗而死,二是逃命而生,三

  • 王守仁的历史影响与评价——创立心学的唯心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心学,思想家,评价

    【传略】王守仁(1472~1529),明代着名思想家,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谥文成,后人称王文成公。传见《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王守仁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28岁举进士,“才兼文武”有“奇智大能”。多次参与镇压江西、广西等地的农

  • 古代最有骨气的皇帝,面对他国侵犯,下旨打到亡国才肯罢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亡国,他国,骨气

    提及明朝,人们想到最多的大概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朱元璋。朱元璋是骑在马背上的一位皇帝,虽然当时的元朝很强大,但终究却没能抵挡的住朱元璋的进攻。朱元璋对自己的将领从来不容忍,对待外来的侵略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明朝成立的初期,北方依然存在一些元朝遗留下来的势力。为了扫除元朝的剩余势力,朱元璋派遣蓝玉将军北上

  • 南京总统府所在地汉府街地名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京,总统府,是怎么

    之后朱元璋将陈理带到了应天,封他为汉王,大概是因为他父亲陈友谅自称“大汉皇帝”而降了一格吧。据说朱元璋还给了陈理一个府邸,让他住在如今南京长江路边上的汉府街。这样看来,待他可真不薄啊!然而史书记载说,陈理因所封“汉王”地位低微而心怀怨言,结果后来连汉王

  • 为什么明朝皇帝与皇陵书目不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书目,明朝,皇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

  • 万历并非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他这是有苦说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历,说不出,这是

    明朝是我国封建时期最傲慢的一个王朝。这起始于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他为人的随意致使后代皇帝的继承,同周围一些官员、文人、百姓,他们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很任性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400多位皇帝。在众多的皇帝中,有些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并受到后人的称赞。有些皇帝无动于衷,

  • 第二十章 廷杖——皇帝的家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家法,廷杖,皇帝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最早始于隋朝,又一说是唐代,在金朝与元朝普遍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着名。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廷杖分&ldq

  • 谁是第一个加入朱元璋队伍的读书人?冯国用兄弟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两人,第一个,读书人

    朱元璋毕竟曾经还只是一个牧童,他手下的大臣和部队比起其他的各路红巾军,实在是太单薄了,但是一直想击败其他对手,并且推翻元朝夺取天下的朱元璋,改怎么办,他又为什么在势单力薄的时候,就找这么多不会扛枪打仗的读书人来队伍里呢。其实,在朱元璋的队伍当中,还有不少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是看到朱元璋的事业在起步

  • 明武宗是怎样一个皇帝?荒诞的武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怎样,皇帝,荒诞

    与明朝其他皇帝相比,他更象是一个普通人。即使在各具特点的明朝皇帝中,他的荒诞不经,他的特立独行,仍然让人叹为观止。弘治四年(1491),一声男婴响亮的啼哭,打破了沉寂已久的大明皇宫。坚持一夫一妻制的模范夫君孝宗,终于有后了。而且,这个男孩的生日非常特别。他生于弘治四年九月廿四日申时;按生辰八字来说,

  • 两朝帝师吕调阳,历仕三朝的“当世丙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朝,两朝帝师吕调阳,当世

    吕调阳(1516年~1580年),字和卿,号豫所。祖籍大冶县茅潭里吕家村(今属陈贵镇),出生于广西桂林。明代后期着名政治家,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以廉正闻于朝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廷试高中一甲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次辅,加封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