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没能征服日本的真正原因

蒙古没能征服日本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09 更新时间:2023/12/30 23:28:58

不可一世的蒙古曾横扫欧亚大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两次入侵日本,都遭到惨重失败。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毅然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日战争。

第一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74年。进攻日本的远征军从朝鲜扬帆出海,驶往九州岛,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其中蒙古人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远征军的统帅为蒙古人忽敦,两位副统帅为高丽人洪茶丘和汉人刘复亨。元军航行至博多湾,首先攻占了对马岛和壹歧岛,然后分三处在九州上岸攻入内陆。三路入侵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主力部队的登陆地点大约在长崎附近。面对第一次“蒙古来袭”,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粮用尽,无法继续守住阵地,元军只得登船撤退。

第二次蒙古入侵日本是在公元1281年。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便着手准备第二次入侵日本。元帝国庞大的远征军从江浙和朝鲜同时出发。此次出征的军容更为壮观,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力量。六月上旬,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登陆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陆的地点不远。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的抵抗,高丽军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也相继阵亡。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超过三分之一。由于日本沿海滩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石墙,元军屡屡进攻始终无法突破。到七月下旬,元军的粮草和箭已基本告罄,以元军的撤退收场。

分析了大量史料后,笔者认为,蒙古之所以两次进攻都未能征服日本,是因为有以下六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兵力不足。南宋尚未灭亡,蒙古仅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蒙古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下攻打南宋,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只有五万多人。劳师远征且是蒙古人不擅长的跨海作战,再加上日本民族强悍,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兵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多线作战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忽必烈并没有把当时军事实力较强的日本当回事。

二是蒙古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战争开始后,日本人采取了与蒙古人贴身近战战术,使蒙古人的弓箭和回回炮优势失效。平心而论,蒙古兵能吃苦耐劳,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且作战机动性很强,一般只带很少的粮草,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来解决。可这两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然不可能有掠夺之地。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战术十分高明。

三是蒙古在武器装备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对日作战,蒙古第一次遇到了武器装备不逊于自己的对手。日本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说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当时日本的冶炼和刀具制作技术世界一流,日本战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亚出产的大马士革钢刀可以媲美。日本钢明显优于中国钢),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日本武士的盔甲。

四是日本武士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战技远胜蒙古人。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日本人对元军中的汉人评价最低,在他们看来,汉军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鱼腩部队。

五是跨海作战保密不严。两次入侵日本都不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而是日本事先都得到可靠消息,作了充分的迎战准备。特别是第二次入侵,日本人严密侦视了元帝国的动向,对蒙古来袭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此时日本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入侵。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一带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蒙古骑兵。事实上蒙古兵始终没有突破这个防线。

六是天公不作美,飓风帮了日本的忙。两次入侵日本都遭到猛烈的飓风袭击,损失惨重。公元1281年第二次侵日时的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北方舰队剩的舰船搭载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逃离战场驶返高丽。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陷入绝望境地。三天后,日本人开始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

标签: 蒙古

更多文章

  • 蒙宋战争之一——蒙古二大汗侵宋各战役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争

    窝阔台汗征宋:一、宋进取河南:1234年6月进兵,8月为蒙古所反击,退还。二、1235年7月,蒙古三路南征。至1241年12月,窝阔台汗卒,战事遂呈休止状态。蒙哥汗征宋:一、忽必烈进军大理:1253年8月征大理,12月破大理都城,留兀良合台征未服者,忽必烈自还中国。1257年6月,兀良合台尽平云南后

  • 《雄霸世界:说说世祖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雄霸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经过早期成吉思汗等人的积极扩张和征战,蒙古帝国的势力逐步强盛。而在成吉思汗之后,蒙古帝国又出现了诸王分裂的局面,直到忽必烈时期,大草原才又实现了统一。忽必烈生于乱世,经过战争的洗礼,忽必烈崭露头角,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成为出色的将领。他英勇善战,善于抓住机遇,经过多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传: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铁木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293年~公元1328年)在位时间: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曾用年号:泰定、致和谥号:无庙号:泰定帝安葬地:起辇谷公元1323年,元朝御史大夫铁失发动南坡之变,与也先铁木儿等人冲入元英宗行官,将英宗杀死,拥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铁失一伙之所以选中也孙铁木儿,是因为他是蒙

  • 阿合马究竟是如何敛财的 单单老婆就500多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人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元朝最能敛财的官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忽必烈建立元朝,统治了汉人的江山之后,元朝的财政开支很快就不够了。这个时候的忽必烈需要一个能帮他敛财的人,通过改革赋税增加国库收入,这时候,一个叫阿合马的人冒出来了。那这个阿合马究竟是谁呢?从《元史》中我们似乎找不到详细的资料,只说

  • 和亲公主远嫁,因为路途太远,把皇帝都熬死了,新皇帝不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古代封建王朝,为了缓和与周边藩属国的矛盾,往往采取和亲的方式,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总之,除了宋明两朝,其他朝代都少不了和亲公主的影子,连元朝也不例外。(历史上的和亲公主)今天咱们来聊一位元朝的和亲公主,她身负使命,千辛万苦去和亲,没想到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好不容易走到时,与她和亲的国王竟早在

  • 蒙古帝国依托血腥恐怖手段迅速建立统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

    铁木真曾经说过:粉粹敌人,追击他们,没收他们的财产,看到他们的亲人流泪,把他们的妻子和女儿抱在自己怀里,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在黄金家族开始军事征服的初期,面对所征服地区先进文明和高质量生活,深深地自卑感油然而生,在自卑感扭曲下的征服者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在帝国创立阶段主要依托血腥的军事手段,目的是迅速歼

  • 揭秘外籍太监朴不花竟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深宫之内,外籍太监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历史。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国阉割

  • 蒙古侵金之战——边堡塞内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

    金人已集得可期必胜之兵力,但在会河川一战,竟为劣势之蒙古军所击破。是金人所倚恃之万里长城失去作用,所倚恃之军备亦一战而丧失其大半。至此,金人最后所恃者惟各京城所管辖下之各府州县城池。自西京大同府陷落之后,又有东京辽阳府为蒙古三千骑兵所袭破,五京城亦破去其二,其各州府县城池不及京城之城高池深者,又能支

  • “元朝第一人”许衡:敢叫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人。元代着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嘉定元年(1208年),他的父亲许通和母亲李氏为躲避金兵之乱,迁徙到新郑。次年,许衡出生在城西阳缓里(今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幼有异质敏而好学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原

  • 元朝大将军张弘范为何被称为是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