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宋战争之一——蒙古二大汗侵宋各战役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蒙宋战争之一——蒙古二大汗侵宋各战役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60 更新时间:2023/12/30 7:41:10

窝阔台汗征宋:

一、宋进取河南:1234年6月进兵,8月为蒙古所反击,退还。

二、1235年7月,蒙古三路南征。至1241年12月,窝阔台汗卒,战事遂呈休止状态。

蒙哥汗征宋:

一、忽必烈进军大理:1253年8月征大理,12月破大理都城,留兀良合台征未服者,忽必烈自还中国。1257年6月,兀良合台尽平云南后征安南。明年3月安南降。

二、蒙哥亲征:1258年9月入蜀。1259正月,云南蒙军攻潭州。2月,蒙哥围合州,7月卒于合州城下,解围北还。8月,忽必烈围鄂州,11月以内乱解围北还。

蒙宋之战,由金宋之战其端。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采石战胜之后,翌年禅位于孝宗眘。孝宗在方胜之余,遂锐意乘机谋复中原。旋以北伐军事大败,乃复被逼与金议和,时为乾道初年,公元1165年事也。自此以后,历光宗惇,至宁宗损嘉泰四年(金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四),宋廷因韩侘胄当政,欲乘金人外则有北边之扰,内则有群盗蜂起之患,因谋恢复,遂于是年定议伐金。于是金宋相安四十年,战争复起。开禧二年(公元1206六)4月,各路北伐军正向北挺进之际,而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反,竟献其所辖阶、成、和、凤四州之地于金以求封。明年,曦为四川转运使安丙所袭杀继而江淮方面之北伐军,大败于宿、寿等州,江汉方面亦大败于唐、蔡等州。金兵乘胜,东方则陷员州(今江苏仪征),寇六合;中路方面则下樊城,窥荆襄;西方则入大散关,陷西和、成州。于是宋廷被逼,遣使求和于金。金人开出五条和平条件:(一)割两淮,(二)增岁币,(三)索归正人(四)犒军银,(五)斩送宋太师韩侘胄首级。诧胄因此复主用兵,俄而礼部侍即史弥远杀住侘胄(公元1207,11月),翌年(宋宁宗嘉定元年,金章宗泰和八年,蒙古铁木真三年,公元1208)。遂斩韩侘胄及领关门事苏师旦之首送金以乞和,和议乃成。此又一次辱国之和议也。

自嘉定三年(公元1220)以后,连年金为蒙古所侵,山后诸州蛊陷,燕京被迫徙都于汴,金之国脉岌岌可危。于是,宋朝廷中报仇雪耻,图谋自立之议复起。如嘉定七,八年间(1214~1215年),真德秀一再上奏,初则罢贡金之岁币,继则因金兵分道入寇,而下诏伐金(1217年)。自是宋金战争复起,东起山东,西至秦陇,互有胜负。旋且结连西夏,进攻金人秦陇之地。至嘉定十四年(金宣宗兴定五年,铁木真之十六年,公元1222年),蒙古军已取山东进逼汴京,与宋北伐之军,开始接触。在胶西之宋军逃窜南归,而在京东之宋军,则纷纷归降于蒙古。由是宋朝廷被逼遣使通好于蒙古,蒙古亦遣使报之。是诚为宋蒙联合攻金之先声也。

至嘉定十七年(金哀宗正左元年,铁木真之十九年,公元1214年),宋宁宗崩,右丞相史弥远矫诏立沂王子赵贵诚为帝,是为理宗。宋绍定四年(金正大八年,蒙古窝阔台三年,公元1232年),蒙古遣使来假道侵金,沔州统制张宜殷其使,于是蒙古军乃入寇兴元(今汉中)诸州县,穿越而过,疾趋金之唐、邓而进。明年,蒙古遣使至宋,议合军以攻金,许之。蒙古遂许灭金之后,以河南之地归宋。绍定六年,宋蒙联军取金唐邓二州遂合兵围金主于蔡州,明年(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哀宗大兴三年,蒙古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正月,破之。

宋蒙已破蔡州,金亡。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印以陈蔡西北之地,分属蒙古。并即命京西兵马铃辖孟珙与诸将江海、王曼,王安国、蒋戍、杨恢等,还守襄阳、信阳、随州、枣阳、光化、均州等地,增兵饬备,及经营屯田于唐邓等州,以防蒙古。盖此次南宋连蒙攻金,因有前此北宋连金攻辽之教训,故所采政策大异于前。北宋时积极谋复燕云之地,目的至为积极,此次南宋则只谋自保而已,故虽出兵与蒙古兵攻蔡州,而目的仍为自保也。宋人此一目的与决策,可于嘉定八年江东转运副使真德秀之奏议知之。其奏共五项,第三项云:“幸安之谋不可恃。今之议者,大抵以金虏之存亡,为我欣戚。阻(金)危蹙之报,则冀其非宝;得安静之耗,则信其必然。是犹以朽壤为垣,而望其馄障盗贼也。”由此可知当时宋朝上下,极殷望金朝能在河南抗拒蒙古,以为南宋北方之屏蔽。至于出兵唐邓,以与蒙古合兵,实亦以防备蒙古入侵为主旨,报雪金人之仇,乃其次也。是以吏嵩之于灭金之后,并不敢向蒙人要求河南之地,反且以陈蔡西北之地属蒙古,又撤军还守江汉增戍以备之,则南宋此时之意图,只谋自保,固无疑也。(宋史卷四百三十七真德秀传,续通鉴卷百六十)

但蒙古此时所获过多,而夏暑之时令又将届临(蒙人畏暑,亦如金人),故当宋以陈蔡西北的地分属时,并不自占之,而命汉人刘辐为河南道总管、以统摄此一新领地,而迁军于大河以北。

由于蒙古空河南而去,遥引起宋朝君臣侥幸之心,而欲乘时进取之。盖此时理宗方亲政(绍定六年公元1133年,史弥远卒,帝始亲政),励精图治,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收召贤才,纳之朝廷。故理宗亲政仅7月,即以“边计”问于主管官告院张煌。煌对曰:“蒙古非金仇可比。但和议难恃,须选将练兵,储财积粟,自固吾圉,俟小使回,可和则姑与之和。然不可撤备。”意即一面讲和,一面备战也。于是,未几而淮东安抚使赵范,与淮东提刑赵葵,皆倡乘时抚定中原,建守河据关,收复三京之议(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邱)。虽朝臣多以为未可,而郑清之则力赞其说,于是宋蒙之战起焉。(续通鉴卷百六十七)

标签: 战争

更多文章

  • 《雄霸世界:说说世祖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雄霸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经过早期成吉思汗等人的积极扩张和征战,蒙古帝国的势力逐步强盛。而在成吉思汗之后,蒙古帝国又出现了诸王分裂的局面,直到忽必烈时期,大草原才又实现了统一。忽必烈生于乱世,经过战争的洗礼,忽必烈崭露头角,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成为出色的将领。他英勇善战,善于抓住机遇,经过多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传: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铁木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293年~公元1328年)在位时间: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曾用年号:泰定、致和谥号:无庙号:泰定帝安葬地:起辇谷公元1323年,元朝御史大夫铁失发动南坡之变,与也先铁木儿等人冲入元英宗行官,将英宗杀死,拥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铁失一伙之所以选中也孙铁木儿,是因为他是蒙

  • 阿合马究竟是如何敛财的 单单老婆就500多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人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元朝最能敛财的官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忽必烈建立元朝,统治了汉人的江山之后,元朝的财政开支很快就不够了。这个时候的忽必烈需要一个能帮他敛财的人,通过改革赋税增加国库收入,这时候,一个叫阿合马的人冒出来了。那这个阿合马究竟是谁呢?从《元史》中我们似乎找不到详细的资料,只说

  • 和亲公主远嫁,因为路途太远,把皇帝都熬死了,新皇帝不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古代封建王朝,为了缓和与周边藩属国的矛盾,往往采取和亲的方式,比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总之,除了宋明两朝,其他朝代都少不了和亲公主的影子,连元朝也不例外。(历史上的和亲公主)今天咱们来聊一位元朝的和亲公主,她身负使命,千辛万苦去和亲,没想到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好不容易走到时,与她和亲的国王竟早在

  • 蒙古帝国依托血腥恐怖手段迅速建立统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

    铁木真曾经说过:粉粹敌人,追击他们,没收他们的财产,看到他们的亲人流泪,把他们的妻子和女儿抱在自己怀里,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在黄金家族开始军事征服的初期,面对所征服地区先进文明和高质量生活,深深地自卑感油然而生,在自卑感扭曲下的征服者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在帝国创立阶段主要依托血腥的军事手段,目的是迅速歼

  • 揭秘外籍太监朴不花竟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深宫之内,外籍太监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历史。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国阉割

  • 蒙古侵金之战——边堡塞内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

    金人已集得可期必胜之兵力,但在会河川一战,竟为劣势之蒙古军所击破。是金人所倚恃之万里长城失去作用,所倚恃之军备亦一战而丧失其大半。至此,金人最后所恃者惟各京城所管辖下之各府州县城池。自西京大同府陷落之后,又有东京辽阳府为蒙古三千骑兵所袭破,五京城亦破去其二,其各州府县城池不及京城之城高池深者,又能支

  • “元朝第一人”许衡:敢叫枭雄忽必烈执行汉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人。元代着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嘉定元年(1208年),他的父亲许通和母亲李氏为躲避金兵之乱,迁徙到新郑。次年,许衡出生在城西阳缓里(今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幼有异质敏而好学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原

  • 元朝大将军张弘范为何被称为是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

  • 来自异国的朴不花:一名曾经权倾朝野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名

    朴不花,来自高丽,是元顺帝时期备受宠幸的一名太监,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异国的太监。他曾因与元顺帝的奇洛皇后关系亲密而得到官职的一再提升,后期甚至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朴不花出生时期正处于元文宗年代,他在七岁就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送进元朝皇宫成为了一名小太监。在皇宫中,与日后成为元顺帝皇后的奇洛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