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手工业概述

明代手工业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1/15 23:58:13

明代手工业的生产形态,从大体上讲,还是官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两大块,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明代的手工业有了一些变化。官手工业的经营上,工匠制度逐步瓦解,从轮作工匠到以银代役,标志着工匠已经摆脱了劳役制度的压迫,手工业者的独立性大大增加了,有了很大的工作自由。手工业组织形式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相当的灵活性,凡属经性生产任务的,便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凡属没有经常性生产任务的,只设临时机构,工作完毕后便解散。

官手工业对于物料的征集也从原来的实物形态,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改成了“折色”,就是要求原要交物料的农民交货币即可,政府用货币市场购买。由于大部分物料的征收、大部分工匠的劳役,已经改征货币,而此时的商品生产又有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官府所需要的一部分消费品,就可以用货币从市场上获得,于是官手工业的重要性远不如从前,规模逐渐地在缩小,持续了2000多年的官方手工业,从此便开始显着地衰退,而民间手工业借助市场的力量日益壮大。

手工业发展到明中叶,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雇佣现象,其中以江南的丝、棉纺织最为明显,江南各地有大批从事丝织业的民间机户,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机户不断发生两极分化,有的人从一织机发展到了二十张,这叫为“大户”,而没有织机的,称为“小户”,大户小户之间的关系在当时就是固定雇佣和临时雇佣的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这无疑是生产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形态。这种现象在榨油业、造纸业、印刷业等手工业中均有体现。明代具体的手工业部门发展状况是:

明代的冶炼技术在设备上向大型发展,同时将炼铁炉与炒钢炉串联使用,这种由生铁到熟铁的连续生产工艺能减少炒炼熟铁时再熔化的过程,不仅缩短了时间,而且降低了成本。

明代的灌钢技术与相比,有所不同:(1)不用泥封,而用涂泥的草鞋遮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炼钢炉能从空气中得到充分的氧气;(2)不把生铁块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而把生铁块盖在捆紧的若干熟铁片上,其目的是使生铁的铁液能灌到熟体外片的夹缝中去,使熟铁易于吸收生铁的铁液,从而使碳普遍渗入,充分发生氧化作用而除去杂质,这是冶炼方法的进一步提高。

铁器的制造当时以陕南和广东的佛山最有名,广东各地的生铁,均运到佛山加工,佛山从事铁器制造的达万余家,主要生产铁锅、铁钉、铁线和针。

明代的陶瓷业不仅继承了宋代的传统,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每年要烧制瓷器几十万件,景德镇的瓷窑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官窑比较狭小,一般只能烧制300多件,而民窑一般较大,能烧千余件。明代各朝官府使用的瓷器,情况不一,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等朝,主要是官窑烧制,嘉靖、隆庆两朝,是官窑烧一部分,其余由民窑搭烧,到了万历,则官窑烧的非常有限,大部分由民窑烧制。景德镇的瓷器在装饰上比起前代有进步,釉色上有青釉、红釉、白釉、黄釉、黑釉、杂色釉(窑变),瓷器中最有名的是青花瓷器和五彩瓷器,景德镇的制造瓷器技术当时已经非常细致,据记载,大约有这些工序: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体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拣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

明代以丝织业闻名的城市是苏州和杭州,而以丝织业着称的市镇则有江苏吴江的震泽镇、盛泽镇,由于丝织业的发展,盛泽镇明初是只有50户~60户人家的村庄,明中叶就变成了人口以千计的大市镇,并且万商云集,成为丝绸的集散地;棉纺织业的中心就是松江,松江所产的布匹种类很多,有大棉布、云布、丁娘子布、兼丝布、药斑布、三棱布、衲布等等,随着棉纺织业市场的扩大,还分化出各种工匠,如轧花匠、弹花匠、机匠等。

明代的漆器业比前代更盛,北京、广州、苏州、扬州、宁波、福州等地,漆器的制造均有特色,其中以福州的最盛。

明代的造纸业、印刷业都有新的发展和创造,造纸主要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以竹纸和宣纸最着名,竹纸产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宣纸主要产于安徽的宣城、泾县和宁国。

明代的制茶技术,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明代的制茶方法,可以分为炒法和蒸法两种,炒法是用铛来炒,先用细火,后用粗火;蒸法是用甑蒸,蒸后再烘。

标签: 手工业明代

更多文章

  • 王夫之简介:明末清初哲学及学术的最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哲学,明末清初,最高峰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其祖原籍江苏高邮,因随燕王朱棣“靖难”南下,以功授衡州卫指挥金事,世袭武职,居湖南衡阳。王夫之晚年隐居在湖南的石船山麓,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哲学家,我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幼年勤奋好学,智力过人,其父是当

  • 《明朝十讲》作者:洪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作者,明朝,洪钊

    《明朝十讲》导言第一章父子创业:铁血背后的无奈第二章皇帝性格与帝国命运第三章谋国与谋家第四章明朝式腐败第五章党争式生存第六章万历四十八年:闹剧与败局第七章蓝色海疆与白银资本第八章一个帝国的形象代言人第九章市井文化中的明朝第十章亡国之后的众生相后记

  • 李贽为什么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贽

    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世宗嘉靖六年(1527)诞生于福建泉州一个海商世家。幼年家境平平,七岁丧母,随教书谋生的父亲读书识字。他自己曾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所以虽然读了不少经书,却都是勉为其难的,因为实在“无以消岁月”。虽

  • 郑贵妃为什么可以得到万历的宠爱,后宫争宠的手段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后宫,贵妃

    明神宗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名奇葩皇上,他的祖父嘉靖皇帝是以藩王承继大统的,登台以后就刮起了大礼议之战,让臣子迫不得已妥协,嘉靖皇帝还搞出去二龙不愿见,和万历皇帝的老爸隆庆弟及其万历皇帝大部分不碰面,直至万历皇帝朱翊钧来到5岁才有姓名。等到万历皇帝继位,朝政大权基本上掌握在张居正手里,张居正和万历

  • 明代300年中争议最多的一个人,他和严嵩狼狈为奸,却又帮助徐阶杀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却又,最多,狼狈为奸

    明代三百年中,出现了许多的忠臣,佞臣,善人,坏蛋,这种角色的出现是历史时间的必定时尚潮流。纵览明代万历年间惟有1人的出现令人很是没解,他是明代中得到异议数最多的1人,他的一生繁杂无比,从他不悔改看来,他只不过是善良的人,却都是1个坏蛋,该人就是说陆炳。陆炳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都是明代三公三孤惟一一起得

  • 《明史·蹇义传》原文及翻译,蹇义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原文,明史,生平简介

    明史原文: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

  • 铁铉在史书上是一个奸臣 为什么最后铁铉会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史书,奸臣,是一个

    对国家做了贡献的人当然值得大家去纪念,做了无益事情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要被大家去唾骂呢?其实在历史上很多被描述成坏人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坏,有可能是出于时代的要求,他们不得不被写成这样的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大家做的事情出发点就不一样,有时候他们做的所谓的坏事也许在当时是可以被原谅的,有一些还是值得被大家歌

  • 朱元璋返回应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之所以要急忙赶回应天,是因为他一向采取守势的西线战场那时出现了新变化。胡大海进攻绍兴受挫的那些日子里,徐达与俞通海组织军队,乘着陈友谅东进轻敌的良机,冷不丁地杀了回马枪,夺回了被西线红巾军悍将赵普胜占领的池州。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可把他给高兴坏了,当即下令擢升徐达为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 谜团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后事,朱升墓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父子,谜团,身后事

    自秦建黟歙,徽州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许多谜团,其中朱升父子的身后事就是诸多谜团之一,至今仍未破解。实事求是地说,朱升生性低调憨实,原来的知名度不及锋芒毕露的刘伯温和李善长,不仅在史学界,就是在朱的家乡徽州,也很少有人研究朱升,朱的生平及事迹也是付诸阙如。看过《朱元璋》的电视剧,刻画那么多谋臣,竟

  • 奸相严嵩是如何发迹的?以青词获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奸相严嵩是,青词获宠

    明世宗嘉靖皇帝,喜好道术,奸相严嵩在未发迹之时,为了投其所好,就苦练青词。青词是指道士设坛做法事时上奏天神的表章,因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叫“青词”,也称“绿章”。严嵩精于撰写青词,更得世宗赏识,与夏言两人争宠。夏言后来所写,往往失帝意,逐渐失宠。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