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母亲王娡是如何抛弃平民丈夫进宫当皇后的?

汉武帝母亲王娡是如何抛弃平民丈夫进宫当皇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65 更新时间:2024/1/1 23:23:59

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想象。她至少犯有重婚罪呀!

汉景帝不仅上边有一个胡搅蛮缠的妈妈窦太后,身边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女人王娡。

王娡的家乡是今天陕西扶风县槐里镇。她的母亲臧儿出身名门,后家道中败沦落至此。臧儿曾两度出嫁,与先夫生一男两女,王信和王娡、王息;与后夫育两子—田(音“坟”)和田胜。

由于家境不好,作为长女的王娡早早就嫁了人。她的丈夫名叫金王孙,名字大气,但命运不济,他们育有一女名金俗。就在王娡踏踏实实过她的农家日子时,她母亲臧儿却不甘心自家的落魄,请人来算了一卦,结果相士说她的两个女儿有大富大贵的命。臧儿一听来了精神,她终于有了指望!

可这时王娡已为人妻,怎么办呢?臧儿厚着脸皮跑到金家,要人家把女儿退回来。金家大怒,对于这等无理要求坚决不答应。臧儿没了办法,只得把王娡送到长安,进太子宫做了宫女。

王娡毕竟是做过人妻、生过孩子的女人,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比那些少不更事的小宫女要精通百倍,很快,她就把当时的太子刘启给钓上了。

刘启本来是有正妻的,这位太子妃还是刘启的奶奶薄太后的侄孙女,但这个小薄氏的命运与她的姑祖母老薄氏出奇地相似,始终被丈夫冷落。不知为什么,刘启从心眼里不喜欢这个远房的表妹,两个人的感情一直不好。更要命的是,小薄氏始终没有为刘启生下一男半女,这就意味着她没有本钱。

这些跟王还没啥关系,她这时不过是让太子痛快高兴的玩具。况且,刘启宠爱的并非王娡一人,最受宠的是栗姬,他首先为刘启生出了儿子刘荣。王娡虽说也没闲着,但一连三个生的都是丫头,量虽多可质不行,这让她在栗姬面前抬不起头。

王娡肯定是一个从骨子里就不服输的人,她又把妹妹王息拉进太子宫帮忙。妹妹年轻貌美有资本,姐姐成熟老到有经验,刘启哪里招架得住,王息自然成为红人。她也的确争气,一连为刘启生下了四个儿子。也许是急于争面子生育过度,王息在生下第四个儿子后不久便去世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王娡终于又有了。她对刘启说:“我梦见一个大太阳钻进我的肚皮了!”刘启高兴地说:“这可是个好兆头!”

这个儿子还没出生,刘启的爸爸文帝就去世了,刘启继位,史称景帝。这时,发生了刘启的母亲窦太后要刘启立他的弟弟为储君的事情。景帝刘启为保证江山在自己这一脉中传承,决定立太子。由于皇后小薄氏无子,刘启只好立长子、栗姬生的刘荣为太子。

栗姬感觉更加良好。但争强好胜的王娡也更加地不服气。

这时的王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儿子,这是刘启的第七个儿子,但却是他当皇帝后得到的第一个儿子。王娡为这个希望之苗取了一个贱名:彘儿—也就是猪儿。他的大名叫刘彻,就是后来如雷贯耳的汉武大帝。王娡有了儿子做本儿,身价也就高了,被册封为美人,这是后宫中很高的级别了,从道理上与栗姬平级,享受同等待遇。

但风头正劲的栗姬根本没把王娡放在眼里,她现在虽然不是皇后,却已经是太子的妈了,当皇后是早晚的事情。这时来巴结她的人也越来越多。

景帝刘启有个亲姐姐,被封馆陶公主刘嫖,这位权势极大、威望极高的姑奶奶也找上栗姬的门,希望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陈娇许配给栗姬所生的刘荣太子。这在当时是非常合理的婚配。栗姬如果能攀上刘嫖,就几乎半个屁股坐到了皇后的位子。可利令智昏的栗姬却以为自己已经坐上皇后位了,居然愚蠢至极地回绝了这门婚事。

大姑奶奶刘嫖哪里受过这等屈辱,心中与栗姬结了梁子。她又找到王娡来提亲。聪明的王娡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这并不般配的婚事(她的儿子刘彻比刘嫖的女儿陈娇小得多),而且对刘嫖感激不尽。

于是,刘嫖开始没事就到弟弟刘启那里说栗姬坏话。后来,景帝刘启终于把窝囊的小薄氏的皇后给废了,但也没有册立栗姬为皇后。而且,景帝对自己所有的儿子、妃妾一再嘱咐:“我死了之后,你们也一定要善待薄氏!”

脑子进水的栗姬本以为自己可以立马转正,见没有动静,心里存有怨气。她又出昏招,居然与景帝耍性子,故意不听话,经常肆无忌惮对被废的薄氏出言不逊。景帝对此很恼火,但因为栗姬毕竟是太子母亲,强压怒火没有发作。

栗姬在往绝路上狂奔的时候,王娡也驶上了希望的快车道。她明白景帝没有马上立栗姬为皇后,是对她不满。于是,王娡使了挺阴损的一招。她撺掇大臣写奏章,请立栗姬为后。这个大臣不懂政治,认为这既顺理成章,又能巴结未来的皇后,立即上奏,称“古人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如今太子他娘该封为皇后啦”。

这道奏章触动了景帝敏感的神经,他阅后大怒,认为这是一个阴谋,立即传旨将奏事的大臣宰了。而且,景帝很自然地联系到这主意肯定是栗姬出的,于是他要解决栗姬的问题了。从根上说,栗姬儿子的太子位必须要废,否则栗姬总有翻身之日。

倒霉的刘荣就这样被母亲牵连进去,曾以母贵,终因母贱。栗姬这才明白自己的愚蠢,她根本就不是王娡的对手!但一切都晚了,她已经连景帝的面都见不到了,最后在抑郁中死去。

在王忙于设计搞掉栗姬的同时,另一项工作也在抓紧进行—树立儿子刘彻的形象。不过这事不用王娡出头,她的亲家母刘嫖比她还起劲,整天扒在弟弟景帝耳边夸她这个女婿多么多么的好。

景帝对这个儿子印象本来就不错,王娡怀刘彻时就出现吉兆,而且怀上他不久刘启就继位当了皇帝,所以景帝刘启动了换太子的念头。而请奏栗姬为皇后事发后,无疑更坚定了景帝废掉刘荣太子的决心。

刘荣被废后,那个爱捣乱的窦太后又恰到好处地跳了出来,要景帝重新考虑由弟弟刘武接班的事,景帝只好速下决心,要立刘彻为太子。

但刘彻是景帝的第七个儿子,废了长子刘荣,按体统也轮不到老七接位呀,所以只能从刘彻他娘王身上找辙。如果王娡成为皇后,那么立她儿子刘彻为太子就顺当多了。

中国官场上的规矩历来复杂,绕开规矩的方法就更复杂。这就培养了一大批的天才。

就这样,王娡不容争辩地必须要成为皇后。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想象。她至少犯有重婚罪呀!

王娡就任皇后之后仅十二天,年幼的儿子刘彻就受立太子。九年后,景帝去世,刘彻接班,王娡顺理成章成为太后。由于刘彻最后成为一位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圣君,所以人们也就不再对这种歪七扭八的变通方式多嘴了。

王娡真正是母以子贵了,她的族人也跟着涨价。她活着的娘臧儿被封平原君,死去的爹被追认共侯。她的亲哥王信被封侯,她的同母异父弟弟田、田胜也都受封侯爵,田最后官至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当田权倾一朝甚至胡作非为时,姐姐王娡没少为他提供毫无原则的支持。至于王娡生的三个女儿和她妹妹王息生的四个儿子,就更没问题了,他们也都算当今圣上的儿女,女的都受封公主,男的均封王。

王娡成为皇太后之后,与太皇太后窦氏又斗了几次法,因为都是为各自的局部利益,两方外戚互相牵制,反倒酿不成“外戚之乱”。

当皇太后把一切都搞定后,她最挂念的就是与平民丈夫所生的女儿金俗了。儿子刘彻对母亲这不太光彩的过去表现出了难得的理解。当他得知宠臣韩嫣已经找到他失散在民间的这个姐姐时,不禁责怪说:“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刘彻马上派人侦查,在长陵镇找到了金俗的家。此时的金俗早已嫁人并生儿育女,这里应该是她的婆家。随后,刘彻让人备车,亲自去迎接异父姐姐。当车队赶到金俗家弄堂口时,发觉弄堂大门紧闭。刘彻让人砸开,驱车直到金俗家门口。刘彻又让警卫员把金家团团围住,然后自己进院去请姐姐。

这番折腾,院子里哪还有人。金俗的婆家人早已被这些浩浩荡荡打砸抢的官府人惊着了,吓得四处逃窜,金俗也藏到了床底下。刘彻只好派手下人四处寻找。当左右找到金俗,将她扶出门外,拜见皇上弟弟时,刘彻赶紧下车,慨然问道:“大姐,你干吗藏得这么难找哇?”

刘彻让金俗上了自己的备用车,一起疾驰回到皇宫,直奔母亲王所住的长乐宫。王娡见了风尘仆仆的儿子,不禁问:“你一脸倦色,干吗去了?”刘彻得意答道:“我今天去了长陵,把我姐姐找回来了!”说罢回头大叫:“姐姐,来拜见太后!”母女相见,禁不住悲喜交加,金俗伏地痛哭,王娡也是老泪横流。

刘彻设宴敬酒,庆贺家人团聚,并且赏赐大姐大批的人财物。面对如此孝顺的儿子,王娡只有连声谢谢,说:“让皇儿破费了。”

后来,太后王娡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女儿及其一双儿女格外偏袒,但最后都不成器。

由于儿子刘彻身体好,加之王生娡刘彻时已逾三旬,母子年龄相差较大,所以王娡没有熬死儿子便先他而去,这一年是公元前126年,终年大概在七十岁左右,也算寿终正寝了。三十六年后的公元前87年,王儿子汉武大帝辞世,终年七十岁。母子的享年差不多。

如果今天的人为王开追悼会,悼词的第一句话肯定是“伟大的汉武大帝的母亲王娡……”

标签: 平民汉武帝皇后

更多文章

  • 薛瑄:两袖清风留书诫子,明代着名思想家薛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袖清风,思想家,明代

    自古以来,在家庭教育的分工上,我国的传统方法是“严父慈母”,父亲是严肃可畏的,而母亲则是慈祥可亲的。当然,这也与传统的社会制度有关,父亲的地位总是高高在上的,他们是家庭中权威的代表。但是也有例外的。如明代着名思想家薛瑄,世人尊称他为“薛夫子”。在学问上,他清修笃学、自成一派,堪称一代之宗。在为官上,

  • “明朝第一文人”的癫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人生,文人,明朝

    他叫徐渭,字文长,号天池、青藤道人,浙江绍兴人,着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活到72岁,这个岁数,在古代算是长寿了。可是,回头看看这位才子、狂人,这72个春秋,却经历了无尽的辛酸坎坷。一个生活上穷困潦倒之人,处处与人为忤,不合时宜,他该有一颗多么孤傲、狂放的心灵呢?人人都叹息他“无命&rdq

  • 顾炎武简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匹夫有责,天下兴亡,简介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那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前夜。外有满清贵族崛起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当年的三月份,明朝廷又再次增加江南淮扬等府赋税,致使民怨沸腾。就在这年的五月二十八日,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

  • 葛贤痛打税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故事

    明神宗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这种商业城市的繁荣情况,使明朝统治者认为有利可图。为了榨取更多钱财,

  • 朱厚照是个好皇帝吗?不问政事的朱厚照荒唐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政事,是个,荒唐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宪宗皇帝去世,由他儿子朱祐樘继位,年号为弘治。朱祐樘18岁登基,作了18年皇帝。他好读书,性情温和,政治上比较清明。史书上认为明朝皇帝中,太祖、成祖是创业的皇帝,仁宗、宣宗是守成的皇帝,再其次便是这位孝宗了。史书称

  • 老郭家的女孩我都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女孩,肥水不流外人田,都要

    打过长江去,开创江南第一个根据地自从冯国用首次指点迷津后,朱元璋的个人野心日益膨胀;李善长给他竖起了一尊贫民皇帝汉高祖的偶像,使得他有了直接明确的效仿对象。南略定远,攻占滁州,智取和州……当年濒临于生死边缘的朱重八由家乡一路“重磅”杀出,正一步步地

  • 正德皇帝:我和两个男人的暧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我和,正德,皇帝

    有人说,我提拔、重用钱宁的内在原因还是我跟他相好,是“断背”式的“同志”关系。钱宁之后,江彬似乎又成了我的豹房的同性“恋人”。我甚至将国姓也赐给了他,赐他姓朱,叫朱彬。史书上屡屡提及豹房状若迷宫,宜行暧昧之事。在豹房,所有的道德

  • 洪武初年立纲陈纪,稳定了新兴大明帝国,奠定了明朝近300年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明,帝国,明朝

    洪武初年朱元璋立纲陈纪所面对的形势很特别:除了四川的明氏夏国和云南元皇室梁王政权等尚未归附大明外,北方尚有强劲的顽敌即故元残余势力,仅其“引弓之士”就“不下百万众”。对此,洪武君臣前后进行了10次“清沙漠”军事打击,但与此同时又

  • 明朝最大的官杨一清,如今坟墓荒芜部分坍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坟墓,如今,明朝

    在镇江市蒋乔街道嶂山,有一座友谊水库,高铁就在旁边穿过,附近新建的各种楼盘拨地而起,在水库东岸有一座树木茂盛的小丘陵,偏僻荒芜少人问津,这里埋葬着一位被誉为明朝最大官的内阁宰辅杨一清,可惜坟墓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做为朝廷重臣,杨一清墓原来有神道、石兽、翁仲、墓冢、牌坊等建筑,现在一对石狮一立一卧被遗弃

  • 大明朝的第一皇宫迷雾层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皇宫,迷雾

    疑惑不解的问题是:如果您留心中国地名的话,就会发现在中国版图上只有“两京说”,即南京与北京,而且往往是南北两京对称性的意味很浓。到了北京外地人最感兴趣的要去看看天安门和故宫。在参观游览之余,您可曾想过北京城里的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和故宫是来自哪里?有人说:“这还用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