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的母亲为何抛夫弃子?王娡如何当上皇后的

汉武帝的母亲为何抛夫弃子?王娡如何当上皇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3/12/18 11:28:17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是怎么“二婚”当上皇后的?刘彻生母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想象。

汉景帝不仅上边有一个胡搅蛮缠的妈妈窦太后,身边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女人王娡。王娡的家乡是今天陕西扶风县槐里镇,她的母亲臧儿出身名门,后家道中败沦落至此。臧儿曾两度出嫁,与先夫生一男两女,王信和王娡、王息,与后夫育两子—田(音“坟”)和田胜。

由于家境不好,作为长女的王娡早早就嫁了人,她的丈夫名叫金王孙,名字大气,但命运不济,他们育有一女名金俗。就在王娡踏踏实实过她的农家日子时,她母亲臧儿却不甘心自家的落魄,请人来算了一卦。结果相士说她的两个女儿有大富大贵的命,臧儿一听来了精神,她终于有了指望!

可这时王娡已为人妻,怎么办呢?臧儿厚着脸皮跑到金家,要人家把女儿退回来,金家大怒,对于这等无理要求坚决不答应。臧儿没了办法,只得把王娡送到长安,进太子宫做了宫女。

王娡毕竟是做过人妻、生过孩子的女人,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比那些少不更事的小宫女要精通百倍,很快,她就把当时的太子刘启给钓上了。刘启本来是有正妻的,这位太子妃还是刘启的奶奶薄太后的侄孙女,但这个小薄氏的命运与她的姑祖母老薄氏出奇地相似,始终被丈夫冷落。不知为什么,刘启从心眼里不喜欢这个远房的表妹,两个人的感情一直不好。更要命的是,小薄氏始终没有为刘启生下一男半女,这就意味着她没有本钱。

这些跟王还没啥关系,她这时不过是让太子痛快高兴的玩具,况且,刘启宠爱的并非王娡一人,最受宠的是栗姬,她首先为刘启生出了儿子刘荣。王娡虽说也没闲着,但一连三个生的都是丫头,量虽多可质不行,这让她在栗姬面前抬不起头。

王娡肯定是一个从骨子里就不服输的人,她又把妹妹王息拉进太子宫帮忙,妹妹年轻貌美有资本,姐姐成熟老到有经验,刘启哪里招架得住,王息自然成为红人。她也的确争气,一连为刘启生下了四个儿子,也许是急于争面子生育过度,王息在生下第四个儿子后不久便去世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王娡终于又有了,她对刘启说:“我梦见一个大太阳钻进我的肚皮了!”刘启高兴地说:“这可是个好兆头!”。这个儿子还没出生,刘启的爸爸文帝就去世了,刘启继位,史称景帝。这时,发生了刘启的母亲窦太后要刘启立他的弟弟为储君的事情,景帝刘启为保证江山在自己这一脉中传承,决定立太子。由于皇后小薄氏无子,刘启只好立长子、栗姬生的刘荣为太子。

栗姬感觉更加良好,但争强好胜的王娡也更加地不服气,这时的王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儿子,这是刘启的第七个儿子,但却是他当皇帝后得到的第一个儿子。王娡为这个希望之苗取了一个贱名:彘儿也就是猪儿。他的大名叫刘彻,就是后来如雷贯耳的汉武大帝。王娡有了儿子做本儿,身价也就高了,被册封为美人,这是后宫中很高的级别了,从道理上与栗姬平级,享受同等待遇。

但风头正劲的栗姬根本没把王娡放在眼里,她现在虽然不是皇后,却已经是太子的妈了,当皇后是早晚的事情,这时来巴结她的人也越来越多。景帝刘启有个亲姐姐,被封馆陶公主刘嫖,这位权势极大、威望极高的姑奶奶也找上栗姬的门,希望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陈娇许配给栗姬所生的刘荣太子。

这在当时是非常合理的婚配,栗姬如果能攀上刘嫖,就几乎半个屁股坐到了皇后的位子。可利令智昏的栗姬却以为自己已经坐上皇后位了,居然愚蠢至极地回绝了这门婚事。

大姑奶奶刘嫖哪里受过这等屈辱,心中与栗姬结了梁子,她又找到王娡来提亲。聪明的王娡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这并不般配的婚事(她的儿子刘彻比刘嫖的女儿陈娇小得多),而且对刘嫖感激不尽,这让姑奶奶心里非常舒服。

于是,刘嫖开始没事就到弟弟刘启那里说栗姬坏话,后来,景帝刘启终于把窝囊的小薄氏的皇后给废了,但也没有册立栗姬为皇后。而且,景帝对自己所有的儿子、妃妾一再嘱咐:“我死了之后,你们也一定要善待薄氏!”

脑子进水的栗姬本以为自己可以立马转正,见没有动静,心里存有怨气。她又出昏招,居然与景帝耍性子,故意不听话,经常肆无忌惮对被废的薄氏出言不逊。景帝对此很恼火,但因为栗姬毕竟是太子母亲,强压怒火没有发作。

栗姬在往绝路上狂奔的时候,王娡也驶上了希望的快车道,她明白景帝没有马上立栗姬为皇后,是对她不满。于是,王娡使了挺阴损的一招,她撺掇大臣写奏章,请立栗姬为后。这个大臣不懂政治,认为这既顺理成章,又能巴结未来的皇后,立即上奏,称“古人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如今太子他娘该封为皇后啦”。

这道奏章触动了景帝敏感的神经,他阅后大怒,认为这是一个阴谋,立即传旨将奏事的大臣宰了。而且,景帝很自然地联系到这主意肯定是栗姬出的,于是他要解决栗姬的问题了。从根上说,栗姬儿子的太子位必须要废,否则栗姬总有翻身之日。

倒霉的刘荣就这样被母亲牵连进去,曾以母贵,终因母贱,栗姬这才明白自己的愚蠢,她根本就不是王娡的对手!但一切都晚了,她已经连景帝的面都见不到了,最后在抑郁中死去。

在王忙于设计搞掉栗姬的同时,另一项工作也在抓紧进行—树立儿子刘彻的形象。不过这事不用王娡出头,她的亲家母刘嫖比她还起劲,整天扒在弟弟景帝耳边夸她这个女婿多么多么的好。

景帝对这个儿子印象本来就不错,王娡怀刘彻时就出现吉兆,而且怀上他不久刘启就继位当了皇帝,所以景帝刘启动了换太子的念头。而请奏栗姬为皇后事发后,无疑更坚定了景帝废掉刘荣太子的决心。

刘荣被废后,那个爱捣乱的窦太后又恰到好处地跳了出来,要景帝重新考虑由弟弟刘武接班的事,景帝只好速下决心,要立刘彻为太子。但刘彻是景帝的第七个儿子,废了长子刘荣,按体统也轮不到老七接位呀,所以只能从刘彻他娘王身上找辙。如果王娡成为皇后,那么立她儿子刘彻为太子就顺当多了。

中国官场上的规矩历来复杂,绕开规矩的方法就更复杂,这就培养了一大批的天才。就这样,王娡不容争辩地必须要成为皇后,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想象,她至少犯有重婚罪呀!

王娡就任皇后之后仅十二天,年幼的儿子刘彻就受立太子。九年后,景帝去世,刘彻接班,王娡顺理成章成为太后。由于刘彻最后成为一位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圣君,所以人们也就不再对这种歪七扭八的变通方式多嘴了。

王娡真正是母以子贵了,她的族人也跟着涨价,她活着的娘臧儿被封平原君,死去的爹被追认共侯。她的亲哥王信被封侯,她的同母异父弟弟田、田胜也都受封侯爵,田最后官至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当田权倾一朝甚至胡作非为时,姐姐王娡没少为他提供毫无原则的支持。至于王娡生的三个女儿和她妹妹王息生的四个儿子,就更没问题了,他们也都算当今圣上的儿女,女的都受封公主,男的均封王。

标签: 当上汉武帝皇后

更多文章

  • 解缙组编《永乐大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典,永乐,组编

    朱棣是明朝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而且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在不容易。朕想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厚照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祖籍安徽凤阳,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第01讲点击朗读:第02讲点击朗读:第03讲点击朗读:第04讲点击朗读:第05讲点击朗读:第06讲点击朗读:第07讲点击朗读:第08讲点击朗

  • 《我们的四十年》冯青身世是什么?其实正是冯胜利亲闺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四十年,身世,闺女

    近几年,自从《父母爱情》播出产生如潮的好评后,年代剧的封印就好像彻底被揭开,不断地涌出演技动人,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年代就有一个着名的特点,就是人物的经历与中国的往事相结合。但是最近热播的新剧《我们的四十年》没有以往年代剧的激情感,更多的是甜到齁感情戏。而目前,剧情已经进展到我们的四十年冯青怀疑身世。

  • 明朝的穿靴戴帽:对各色人等的穿着打扮有明确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各色人等,明朝,穿靴戴帽

    以前读《儒林外史》,见两个戴方巾的秀才痛打王义安的场面,觉得那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最近知道,明朝确实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法令。王义安有钱但不是读书人,硬充儒生戴了一顶方巾,那是不合规定的,两个秀才见了先是喝斥他“胡闹”,继而怒从胆边生,“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劈脸就是

  •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年轻时,明朝,这是

    名字,这是一个人的代名词。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于起名字这件事都是非常看重的。通常大家会给男孩子起一个强壮威武、聪明、智慧的名字,至于女孩子大家则会起一个文静、娴熟、可爱、漂亮的名字。不过,历史上一些人的名字就非常有趣。比如朱元璋,那你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朱的意思其实是消灭的意思,元的意思就是元

  • 第九章 明英宗为什么要废除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第九章,英宗

    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春秋以后,人殉的事情不多见,但秦始皇死时又有上万名宫女和工匠被逼殉葬。一千多年之后,在明朝初期,又再次出现了嫔妃殉葬的制度。明英宗以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是皇室公开的惯例,死于殉葬的嫔妃,总数达几百人之多。当景泰帝去世时,英宗朱祁镇还安排了给

  • 朱熹名人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名人,朱熹

    名人语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在哲学领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名人历史】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长期侨居建阳(今属福建)

  • 布喜娅玛拉容貌复原图 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容貌,布喜娅玛拉,颅骨

    众所周知,布喜娅玛拉就是指叶赫老女。近日,有网友上传几张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顿时,掀开叶赫老女研究狂潮。据资料显示,布喜娅玛拉出生于1582,卒于1616,叶赫那拉氏,又名东哥。明万历十年出生于叶赫部,布喜娅玛拉出生时,叶赫部的大萨满(巫师)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然东哥长大后成为了

  • 熊廷弼本是抗金名将却被魏忠贤给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害死,本是

    熊廷弼,湖广江夏人(今湖北武汉)。自幼家贫,但读书极为刻苦,经常边放牛边读书。万历二十五年,熊廷弼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又考中进士,经过他人的举荐,28岁正式踏入政坛。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在当时,辽东边境时常有外族部落来犯,动不动就打一仗,搞的当时的皇帝明神宗非常头疼。熊廷弼仔细分析了一下

  • 西洋人利玛窦见证最大皇宫最大皇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最大,皇城,皇宫

    以上是明皇宫和明皇城的主要建筑和规制,如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明皇宫是前后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建成的。讲到这里,读者朋友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你讲的这些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了,你能不能将明皇宫在今天的南京城内的大致范围作个描述呢?据考证,南京明皇宫比较确切的占地范围应该是,东起中山门以内南京博物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