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熹名人历史

朱熹名人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93 更新时间:2023/12/14 8:40:27

名人语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朱熹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在哲学领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名人历史】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长期侨居建阳(今属福建)。

朱熹的幼年是在战乱烽火中渡过的。他父亲朱松为躲避战乱而东躲西藏,丢掉了官职,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朱熹身上。朱熹从小苦读儒家经典,从不间断。10岁时,当朱熹读到《孟子》中所述的“圣人与我同类者”时,他很受感动。从此,他确立了要做“圣人”的人生奋斗目标。

朱熹14岁那年,父亲朱松病故。朱松在临死前对朱熹说:“籍溪的胡宅、白水的刘勉之、屏山的刘子晕,这三位先生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学识渊博,我死后,你一定要跟随他们好好学习啊!”朱松死后,刘子晕就把朱熹母子俩接到五夫里去了。

来到五夫里后,朱熹师从胡、白、刘三位先生,受到严格、良好、全面的儒学教育,他在儒、佛、道等方面的学识突飞猛进。1148年,19岁的朱熹考中进士。三年后,他被任为泉州同安县主簿。朱熹踏上仕途后,丝毫没有放松对学问、真理的追求,反而为了“齐国平天下”,更是踌躇满志。他立志要以振兴儒学为目标,以接嗣道德为己任,去发展中国的文化思想。

朱熹从青年时代起,虽然多次被任命为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员,但他却屡次辞官,先后为官时间不足十年,在朝廷时间不过四十天。他一心专注于理学的学术研究、兴建学校和收徒讲学。朱熹在担任南康军知军期间,修复了荒废已久的白鹿洞书院,并为书院制定了一整套学规。在书院正式开学的那一天,他前去亲自为学生讲课。每逢休息日,他总是要到白鹿书院去,与学生们一起研讨论辩,答疑解惑。他对学生们说:学习一定要博学、勤问、谨思、明辩和矢志不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1193年,已是64岁的朱熹被任命为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他到任后,立即着手重新修复岳麓书院。书院开学后,朱熹白天处理公务,虽然十分疲劳,但到了晚上,他又去与书院的学生们讨论学术,而且是随问即答,毫无倦色。一时际,岳麓书院成为三湘学子问道学经的圣地,学生多达数百人。朱熹每到一地,总是兴办书院。他还创办了武夷精舍、考亭书院等,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朱熹以毕生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和开展教学活动,终于集理学之大成,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在先,气在后”,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他精通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他一生着作甚多,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义》等。他的着名诗作《春日》、《观书有感》等脍炙人口。他在哲学史上被公认是“一代宗师”、“理学大师”。

标签: 历史名人朱熹

更多文章

  • 布喜娅玛拉容貌复原图 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容貌,布喜娅玛拉,颅骨

    众所周知,布喜娅玛拉就是指叶赫老女。近日,有网友上传几张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顿时,掀开叶赫老女研究狂潮。据资料显示,布喜娅玛拉出生于1582,卒于1616,叶赫那拉氏,又名东哥。明万历十年出生于叶赫部,布喜娅玛拉出生时,叶赫部的大萨满(巫师)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然东哥长大后成为了

  • 熊廷弼本是抗金名将却被魏忠贤给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害死,本是

    熊廷弼,湖广江夏人(今湖北武汉)。自幼家贫,但读书极为刻苦,经常边放牛边读书。万历二十五年,熊廷弼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又考中进士,经过他人的举荐,28岁正式踏入政坛。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在当时,辽东边境时常有外族部落来犯,动不动就打一仗,搞的当时的皇帝明神宗非常头疼。熊廷弼仔细分析了一下

  • 西洋人利玛窦见证最大皇宫最大皇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最大,皇城,皇宫

    以上是明皇宫和明皇城的主要建筑和规制,如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明皇宫是前后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建成的。讲到这里,读者朋友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你讲的这些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了,你能不能将明皇宫在今天的南京城内的大致范围作个描述呢?据考证,南京明皇宫比较确切的占地范围应该是,东起中山门以内南京博物院一

  • 文人画家孙因为蓝玉家的画题了几个字竟成了蓝党分子而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个字,文人,被杀

    〇文人画家孙因为蓝玉家的画题了几个字竟成了蓝党分子而被杀孙,字仲衍,广东顺德人。自小机灵聪明,喜好读书,诸子百家,各类书籍,无所不读,因此成年后的孙可谓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每每写诗作文,援笔立就,词采灿然。除此之外,孙还特别讲究人的德行,凡是发现志不同、道不合者概不交往。元末天下大乱,何真割据岭南

  • 尾声 抗日援朝战争(2)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尾声,战争,援朝

    平壤之战除被烧死和淹死的外,明军和朝鲜军队共斩获日军1647人,活捉5人,夺得马2985匹,救出朝鲜被掳男女1225名,收复了平壤城。据统计,明军区阵亡796人,马骡死亡575匹。平壤的收复对日本侵略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仅小西行长的部队于十七日退回汉城,汉城以北的黄海道、开城等地日军也逐渐向汉城方

  • 村妇变皇后还生出了皇帝 她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她是,村妇,皇后

    王娡,公元前179年出生,槐里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兴平人,是西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王娡未做皇后之前,曾是金王孙(汉武帝母亲王氏的前夫)的妻子,并生有一女金俗。后来被母亲臧儿(西汉初期开国异性燕王臧荼的孙女)逼迫离婚,将女儿送入宫中,最终成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说到这里,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臧儿逼迫着

  • 夹气板:明初第二任宰相汪广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夹气板,宰相,汪广洋

    〇夹气板:明初第二任宰相汪广洋朱元璋虽然以“同意内退”的方式稳妥地处置了第一宰相李善长,但同时又不得不对中书省宰相府的领头人空缺问题加以认真和周全的考虑。在他看来,中书省宰相府之所以对皇权构成侵犯和威胁,关键在于淮右集团核心人物李善长居功恣肆;如果换上一个小心谨慎的大臣可能不

  • 明代行省制度:实行“三司分立制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司,明代,行省

    幸好当时的华云龙已经重病在身,还没等到回南京就一命呜呼,也免了秋后大算账。不过对于当时的洪武皇帝来说,华云龙虽死,但他的心里一点也不轻松。想想很悬,华云龙敢住到脱脱府第,想做中书省丞相?想做第二个朱元璋?我朱元璋不也是由中书省派出机构行中书省的丞相起家的?想到这些,朱皇帝心里的气没得说。对大臣的肆意

  • 明宪宗六年不知得子:只因万贵妃横行霸道,狠毒异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横行霸道,狠毒,贵妃

    在封建王朝的宫廷里,什么怪事都能发生。亲生儿子长到六岁,当父亲的竟不知道,就是怪事中的一件。这是明朝宪宗年间的事情。为什么宪宗六年不知得子呢?这和当时的一个万贵妃有关,但追寻根源还与景帝的家庭纠纷有些牵连。景帝是个私心很重的人,因为他的哥哥英宗成了瓦刺也先的俘虏,他才得以取而代之,做了皇帝。本来英宗

  • 第六节 蒙古边务,保持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稳定,第六节,蒙古

    尽管在以前几十年明朝经常遭受蒙古诸部落的骚扰,但宣德在位时期的北方边境还是比较平静的。这种暂时平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阿鲁台对东蒙古人的无可争辩的领导已被永乐帝的无情征讨所破坏。结果,部落领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到永乐帝去世时,阿鲁台已经江河直下,因为重新振兴的瓦剌人在脱懽(死于1439年或14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