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3/12/18 18:03:35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专门批评专制君主的文章《原君》,其中有“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一句。大概中国古代的成年皇帝,很少有不荒淫的,大都三宫六院,嫔妃成群。

明代的皇帝尤其如此。但有一个明代皇帝例外,那便是明孝宗朱祐樘。有人说,他可能是中国皇帝中唯一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他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张氏,没有任何其他的嫔妃,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逝世,太子朱祐樘即位,年号弘治。

孝宗为明朝第九位皇帝,他病逝于1505年,享年36岁,在位时间18年。固然不算多长,却也不是很短。在这么长时间的帝王生涯中,他一直模范地实行一夫一妻制,实在是不容易。孝宗皇帝一生勤政、宽容、遵礼大臣、体恤民生,当时就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赞誉。长久以来,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家伦理的模范皇帝。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他确是一位少有的榜样皇帝和君主典范。晚明学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认为孝宗是夏商周三代以后,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比肩的贤主,评价很高。

孝宗是明代中叶唯一的较为励精图治的贤君,年号弘治。他即位后,首先裁抑宦官及佞幸之臣,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党羽均被治罪,又淘汰传奉官2000余人。罢遣禅师、真人等240余人,佛子、国师等780人,被追回诰敕印仗,遣归本土。并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依附权要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任用贤能,提拔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名臣参与机密事务。提倡直言进谏,多次修省,求直言,并令讲官进讲直言勿讳。注意节俭,减免供用物料,节省各种费用。孝宗勤于政事,多次减免灾区粮赋。禁止廷臣请托公事,禁宗室、勋戚霸占土地,侵夺民利。重视司法,令天下诸司审录重囚,慎重处理刑事案件。弘治十三年(1500)定《问刑条例》。十五年,《大明会典》成。执政期间,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统治阶级内部亦较稳定,外患平定,史称“弘治中兴”。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或后宫的专权,也少有弊政。所以,弘治朝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政治最贤明的时期。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能这样勤于理政、选用贤臣,注意节俭、不近声色,破天荒地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一是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又一定得禁欲意识,故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二是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

三是张后本人不仅非常漂亮,而且很有一套驭夫手段,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真是少见。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孝宗夫妇感情专一、对张后宠爱有加的另一面,就是造成了弘治朝外戚张延龄、张鹤龄的跋扈。所谓爱屋及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氏成为皇后且受宠于孝宗,给张家带来了极大的荣华富贵。父亲张峦在弘治四年(1491年)进封为寿宁伯,不久封侯,死后追赠为昌国公。张皇后的两位弟弟,也先后受封。

外戚张鹤龄继承了父亲张峦的封爵为寿宁侯。张延龄初封建昌伯,在弘治十六年的时候(1503年)也进封为建昌侯。孝宗还在皇后的家乡兴济为张家立家庙。据说张峦还未因女儿的大富大贵而跋扈,仍然非常尊重读书人,礼敬士大夫。但是,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以外戚骤然富贵,不免气焰嚣张,纵容家人掠夺民田,鱼肉乡里,干一些犯法的事情。大臣们纷纷向孝宗提意见,要求追查张氏兄弟的违法之事。于是,孝宗派侍郎屠勋和太监萧敬去查实。但是,事情查实了,却没有办法处理,因为皇后不同意处理她的兄弟。

皇后不仅不同意处理她的兄弟,而且,还很生气。皇后生气了,后宫自然很严重。爱妻至深的孝宗也只好跟着假装生气。事后,孝宗将萧敬找来,对他说:“你们说的我都相信。”然后,赐给了萧敬一些银子,这件事情就算不了了之。当时的大臣中,像李梦阳、吴世忠,都差点因为弹劾张氏兄弟而获罪。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日,孝宗去世。当时,“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哭声震野”。同年十月,孝宗被安葬在泰陵。

《明史》对孝宗的评价也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他的勤政、宽容、尊礼儒臣、体恤民生,使他赢得儒家士大夫的一致好评,被视作明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他接受儒家士大夫们的劝谕,并尽可能遵照他们的要求去行事,因此,也有将他比作周成王,意思是能够听从周公(儒家士大夫以周公自比)的辅导。从个人修养来看,孝宗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一味迷恋于房中术,而是在诗、琴、画上的造诣颇深。在治国方面,孝宗任用大臣、修明制度、体恤民情,创造了一个明代历史上的中兴盛世。

标签: 一夫史上皇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的母亲为何抛夫弃子?王娡如何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当上,汉武帝,皇后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是怎么“二婚”当上皇后的?刘彻生母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想象。汉景帝刘启不仅上边有一个胡搅蛮缠的妈妈窦太后,身边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女人王娡。王娡

  • 解缙组编《永乐大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典,永乐,组编

    朱棣是明朝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而且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在不容易。朕想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厚照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祖籍安徽凤阳,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第01讲点击朗读:第02讲点击朗读:第03讲点击朗读:第04讲点击朗读:第05讲点击朗读:第06讲点击朗读:第07讲点击朗读:第08讲点击朗

  • 《我们的四十年》冯青身世是什么?其实正是冯胜利亲闺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四十年,身世,闺女

    近几年,自从《父母爱情》播出产生如潮的好评后,年代剧的封印就好像彻底被揭开,不断地涌出演技动人,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年代就有一个着名的特点,就是人物的经历与中国的往事相结合。但是最近热播的新剧《我们的四十年》没有以往年代剧的激情感,更多的是甜到齁感情戏。而目前,剧情已经进展到我们的四十年冯青怀疑身世。

  • 明朝的穿靴戴帽:对各色人等的穿着打扮有明确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各色人等,明朝,穿靴戴帽

    以前读《儒林外史》,见两个戴方巾的秀才痛打王义安的场面,觉得那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最近知道,明朝确实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法令。王义安有钱但不是读书人,硬充儒生戴了一顶方巾,那是不合规定的,两个秀才见了先是喝斥他“胡闹”,继而怒从胆边生,“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劈脸就是

  •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年轻时,明朝,这是

    名字,这是一个人的代名词。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于起名字这件事都是非常看重的。通常大家会给男孩子起一个强壮威武、聪明、智慧的名字,至于女孩子大家则会起一个文静、娴熟、可爱、漂亮的名字。不过,历史上一些人的名字就非常有趣。比如朱元璋,那你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朱的意思其实是消灭的意思,元的意思就是元

  • 第九章 明英宗为什么要废除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第九章,英宗

    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春秋以后,人殉的事情不多见,但秦始皇死时又有上万名宫女和工匠被逼殉葬。一千多年之后,在明朝初期,又再次出现了嫔妃殉葬的制度。明英宗以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是皇室公开的惯例,死于殉葬的嫔妃,总数达几百人之多。当景泰帝去世时,英宗朱祁镇还安排了给

  • 朱熹名人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名人,朱熹

    名人语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在哲学领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名人历史】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长期侨居建阳(今属福建)

  • 布喜娅玛拉容貌复原图 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容貌,布喜娅玛拉,颅骨

    众所周知,布喜娅玛拉就是指叶赫老女。近日,有网友上传几张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顿时,掀开叶赫老女研究狂潮。据资料显示,布喜娅玛拉出生于1582,卒于1616,叶赫那拉氏,又名东哥。明万历十年出生于叶赫部,布喜娅玛拉出生时,叶赫部的大萨满(巫师)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然东哥长大后成为了

  • 熊廷弼本是抗金名将却被魏忠贤给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害死,本是

    熊廷弼,湖广江夏人(今湖北武汉)。自幼家贫,但读书极为刻苦,经常边放牛边读书。万历二十五年,熊廷弼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又考中进士,经过他人的举荐,28岁正式踏入政坛。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在当时,辽东边境时常有外族部落来犯,动不动就打一仗,搞的当时的皇帝明神宗非常头疼。熊廷弼仔细分析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