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老四而不是号称贤王的老八?

康熙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老四而不是号称贤王的老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95 更新时间:2023/12/22 2:05:49

公元1722年,在位了61年的康熙皇帝去世。康熙去世以后,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的继位仍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因为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皇八子胤禩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老八最终还是落选了,胤禩一直有八贤的称号,但是康熙为什么没有选择老八做自己的继承人。

一、胤禩看似聪明,实际上不懂帝王心术

皇八子胤禩以宽厚贤明着称,在朝中有人称他为八贤王。胤禩在朝中拥有自己的势力集团,而且是最大的势力集团。在太子胤礽还在位时,胤禩就时常进行一些小动作,搞得胤礽很被动。在太子胤礽被废以后,一场争夺继承人位置的好戏就开始了。在推荐太子人选时,推荐其他皇子的官员很少,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推荐老八。这样一来,老八看上去已经坐稳了太子的位置。但是他太幼稚了,一点也不懂帝王心术。皇帝不希望继承人触及自己的权力,而老八在朝中势力很大,这就犯了皇帝的大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继承人在自己去世以后再触碰政治,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毕竟皇宫中的政变与厮杀太多了,而康熙作为老江湖,不可能一点也不了解。

与胤禩相比,老四胤禛的优势很明显。看上去老四一直在踏踏实实的做事情,似乎从来没有考虑皇位的问题。而且老四做事情杀伐果断,几乎与整个官场为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老四的势力比老八小得多,所有的帮手也就只有胤祥、隆科多、年羹这些人。做人低调、做事高调是老四的特色,他每干一件事就会出现满堂彩的效果,但平时做人十分低调。他从来不不会公开表示自己觊觎皇位的野心。这让一些官员认为老四是一个实干家,有这样的人继位更利于国家的发展。康熙作为一个精明的皇帝,不会考虑不到这一层,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四比老八更让康熙放心。这个放心,无论于公于私都可以打满分。

二、老八的执政策略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上文所述,老八是一个十分宽厚的人。为了组建利益集团,他联合了很多官员。这些官员为什么要跟着老八,无外乎钱和权,也就是所谓的封官许愿。但是当时清朝的国情是边境战事不断、国库亏空、政治腐败,康熙已经老了,他没有这个经历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必须在自己的儿子里选择可以托付重任的人。老八胤禩虽然贤明,可是他执政太宽,如果选择他为继承人。那他继位以后,清朝的政治只会更腐败,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国家需要贤君,但是也要看什么时候。即便想学宋仁宗,也要看看有没有那样的土壤。就这样,康熙第一个排除的就是老八,接下来就是老四和老十四之间的较量。

康熙晚年,西北地区战事又起。老十四胤禵奉命出征,由此很多人认为老十四将成为康熙的继承人。但西北准噶尔部队仅仅是小打小闹,根本不可能威胁清朝的统治。清朝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经济改革和整顿吏治,只会冲锋陷阵的老十四明显也不符合当时的要求。最合适的人选还是老四胤禛,他继位以后,推行了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确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不过那些地方豪强的负担却加重了。那些关于雍正的各种段子,基本上都是这些人搞出了的。雍正即位时,国库里只有700余万两白银;但是等到雍正驾崩时,国库里的储银增加到了5000余万两。康熙就好比是创业之君,而雍正就是合格的守成之君,乾隆则是保准的败家之君。

标签: 康熙皇位要把

更多文章

  • 心腹做生意被当做间谍、女儿被作为慰问品送人,谢再兴被逼降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心腹,慰问品,间谍

    其实对于邵荣谋反的真实缘由,事后朱元璋还是略知一二的,军人么,大老粗,一般不会想得那么多,邵荣等长期在外作战,军纪要维系好,当然不能随便碰女人咯。以邵荣事件为鉴,朱元璋想起了“三杰”中的另外两人,徐达和常遇春,忽然间有一件事勾起了他沉睡已久的回忆:记不得具体时间了,徐达曾跟自

  • 土木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之变,历史背景,土木

    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正统十四年六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八月至大同,闻前线战败消息后,王振决定回师。退至土木堡时被也先率

  • 明朝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明太祖与明思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主,亡国,明朝

    朱元璋以布衣出身,锻炼成才,利用农民战争,血战十五载,创成新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他执政期间政绩显赫,奠定了明朝几百年的基业,其成功经验,还是在于用人。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未棣外,真是没一个说得过去的,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

  • 被朱元璋呼为“先生”的刘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先生,朱元璋

    刘基出生于书香地主家庭,自幼敏而好学,才智出众。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基赴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当时元朝纲纪废弛,官场腐败,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刘基性格耿直,看不惯官场风气,常常不顾情面,直言谏事,因而遭到上司和其他幕官的忌恨和排斥,被罢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博览群书,天文地

  • 大明一统:兼顾南方重在北伐三路大军同时出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路,大军,大明

    100多年前在南京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当时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率领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们一起拜谒了城东的明孝陵,并在随后的一次紫金山行猎途中表示:“百年之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躯壳。”即他发愿:死后葬于南京明孝陵旁。那么孙中山先生为什么

  • 大脚马皇后的故事:风雨伴君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脚,皇后,风雨

    常有人感叹:人生几何才能得一知已。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希望在前行的道路中有一个红颜知已能与自己携手共行,但往往难以如愿,所以才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况且即使有也往往只能同甘苦而未必能够共富贵。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皇后,她不仅能与开国帝王生死与共,安国以后还能共享安乐。这就是明朝开国帝王朱元

  • 黄宗羲简介: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思想家,明清,杰出

    黄宗羲黄宗羲(xī,1611-1695年),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一生坎坷,经历了明清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坚持民族气节,晚年过着与清政府不合作的遗民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黄宗羲是第一个公开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而主张&ld

  • 打着孝敬皇帝老子的名义乘机捞一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票,名义,打着

    古代时除了常规税收、赋役外,还有一种地方百姓必须要承担的变相赋税,叫做“解纳诸物”。这是古名,用今天话来说就是征收地方土特产,孝敬皇帝老爷。明初朱元璋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规定“解纳诸物”由地方官府自行负责。但由于洪武时期对于官府的财政开支抓得很紧,&l

  • 元代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代

    元朝大事年表1206年(蒙古太祖元年)铁木真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1209年(蒙古太祖4年)成吉思汗进攻西夏。1211年(蒙古太祖6年)成吉思汗统军攻金朝1219年(蒙古太祖14年)成吉思汗进攻花刺子模。蒙古第一次西征1223年(蒙古太祖18年)成吉思汗西征结束东返。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

  • 蒙古酋长铁木真生于公元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古

    铁木真生于西元1170年卒于西元1227年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着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把蒙古牧民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