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刘大夏的故事: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

清官刘大夏的故事: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6 更新时间:2023/12/26 12:41:07

刘大夏,字时雍,号东山,明代华容(今属湖北)人。他于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此后,本来可以留在时人向往的翰林院步步高升,但他却主动要求到地方去做官。由于他勤政廉政又精明能干,官职不断升迁。数年后,被任命为广东右布政使。

刘大夏上任不久,就开始清查布政使银库。他发现有一笔巨款没有人账,就问库吏为什么?库吏告诉他,这笔款从来不上库簿,都是历任布政使直接掌握和具体支配的。照现在的话说,属于单位的“小金库”,由单位领导来安排。那库吏还劝刘大夏萧规曹随,照例行事。刘大夏听后,思忖良久,突然大声地自我责备起来:“刘大夏啊刘大夏,多年来你一直在读圣贤书,做好人,可今日却为何遇到这么一件事,就沉吟许久呢?实在是有愧古人,非大丈夫也!”说罢,即命库吏将这项余羡如数登入库簿,作正支销,自己分文未取。

后来,刘大夏又被任命为都御史负责治河,作为钦差大臣到宣府(今宣化)清理兵饷。无论到哪儿,他都严于律己,决不私占一文钱。在宣府,他还针对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限制势豪,并鼓励中等之家纳粟,从而保证了边防的军需供应,协调了军民关系,他本人也随之名声日着。

刘大夏年过花甲后,惟恐力不从心而有误国事,曾接连三次上书请求致仕(退休)。明孝宗朱祐樘见他体弱多病,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他在家休养不到二年,朝廷又基于两广一带“盗贼”猖獗,民怨沸腾,起用他为右都御史,总理两广军务。他接到圣旨,只带了两名书童,便赶赴两广。到任后,他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方知两广因赋役不均,才导致了社会矛盾激烈尖锐。于是,有的放矢地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使当地治安状况迅速好转。史书上说:他“为清吏治,损供亿,禁内外镇守官私役军士,‘盗贼为之衰止。”

刘大夏为人刚正,从不顾私,即使在皇帝面前也总是直截了当地发表个意见。有一次,他向孝宗上陈兵政十害,孝宗命他更详细地谈一谈弊端之所在,他便列举了南北漕运中的军民之苦,边防军的困敝,以及一些文官武将如何侵吞公款、搜刮民财等等,引起了孝宗的高度警觉和重视。也正因此,他得罪了不少权贵。

孝宗死后,武宗朱厚照继位。在武宗正德初年,大太监刘瑾专权。这时,70多岁的刘大夏已退休还乡,但奸臣焦芳等人仍诬告他贪污受贿,还说他家的财货足够边防费用十几年。刘瑾遂公报私仇,下令逮捕刘大夏,将他下狱戍边,并抄他的家。当官校到达刘家时,只见刘大夏正在园内种菜;当翻遍了他家所有的箱柜,只找到了俸金30两。刘大夏将这些钱全都交给了官校,而那官校却流着眼泪拒绝而去。

刘大夏被发戍肃州(今甘肃酒泉)。临行前,“观者叹息泣下,父老携筐送食,所至为之罢市,焚香祝刘尚书生还”。

据史载,刘大夏被冤枉的消息传出后,朝野无不震惊,就连朝鲜、越南的使臣也都频频询问,并公认他为海内第一人。

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瑾因图谋发动政变而被杀,刘大夏这才被赦归。从此,他在家率子孙种田。稍有盈余,即分送给亲朋故旧中的一些贫困人家。

刘大夏当年曾有两句名言,一是“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二是“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前一句的意思是:做官要首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只有不图名利,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后一句则是说:严于律己要自始至终,不可有一日松弛。他晚年时,又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其中有句话是:“无使人饰美,俾怀愧地下也。”意思是:无须别人去美化与吹捧,扪心自问,无愧于良心,方可以死而瞑目。许多人认为:这些话都是他一牛的真实写照。

标签: 为先故事清官

更多文章

  • 《明朝十讲》后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记,明朝

    历史就像大海一般辽阔而深邃,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令人难以捉摸。面对历史,个人总是显得渺小而又无助,也只有阅读历史,才能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充实。明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二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朝已经过时。明朝历史中所产生的种种话题,现在还被人们讨论着,比如“黄宗羲定律&rdqu

  •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下西洋,航海家,郑和

    郑和,(13711434[?])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人,回族。原姓马,曾祖父叫拜颜,祖父、父亲都叫哈只;哈只是阿拉伯语“naji”的译音,意为“巡礼人”。大概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去朝过圣,也就是巡礼,因此颇受地方百姓尊重,

  • 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下游,明清,长江

    在当今的学术界,对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如经济、城市、社会、文化等各种专题,而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其发展变迁必然关联、影响到其它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因此,要想对某区域的社会和文化有较清晰、准确的认识,必先探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变迁过程。可以说,经济研究是其它各种专题研究的基础。在我国长期

  • 第九章 明军是这样强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强大,是这样,第九章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这个选项的诱惑力,从来都是不分朝代的。无论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热度极高的军事发烧友,历代王朝的内外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开疆拓土的荣光,铁马金戈的

  • 杀官无数的朱元璋,为何偏偏对天天怼他的韩宜可不曾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他的,朱元璋,韩宜可

    在中国古代,有一类官员相当生猛,虽然官职不是太高,却敢怒怼皇帝,甚至为了一些事情,敢撸起袖子与皇帝争辩,他们就是谏官。比如包拯,曾多次与宋仁宗争辩,每次都怼道仁宗没脾气,一边擦拭脸上的唾沫星子,一边称赞包拯为朝廷着想。明朝建立后,虽然也有不少谏官,却几乎没人敢怒怼明太祖朱元璋,否则分分钟被拉出去砍了

  • 揭开四大美女之貂蝉人生结局的七个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版本,结局,貂蝉

    貂蝉,姓任,小字红昌,15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貂蝉化清风而去,不知所终。貂蝉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计

  • 明孝宗:朱明最后一个没有污点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孝宗,污点,皇帝

    土木堡之变对于朱明王朝的伤害是巨大的,偏偏其后的皇帝宪宗拥有执着和宽厚等美德的同时,却不具备一个合格的统治者的特质。好在他有一个优秀的儿子,这个侥幸存活下来的男孩成了明朝中兴的全部希望。无法继续生育的万贵妃为了独自占有宪宗,对后宫中任何有喜的嫔妃都狠下毒手。朱祐樘是幸运的。他的母亲纪氏,只是一个在宫

  • 明代“土豪”的日常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土豪,日常生活,明代

    晚明之世,商业繁盛,崇尚节俭的风气早已被奢靡风尚所取代。江南富庶之地,富商大贾云集,竞相以豪奢为胜。作为诗书传家的士大夫,文震亨自然看不上这些富豪的恶劣品位,要以此书匡扶风雅。他的好友沈春泽也忍不住出言讽刺:“近来富贵家与一二庸奴、钝汉,沾沾以好事自命,每经鉴赏,出口便俗,入手便粗。”有钱而无文化、

  • 明宪宗和万贵妃:帝王的恋母情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帝王,恋母情结,贵妃

    明宪宗和万贵妃明宪宗爱上了比自己大19岁的万贞儿,这段旷世忘年恋在史上被称为“成化畸恋”。本来年龄大些也无可厚非,可这位万贞儿为了维护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不惜对众多怀孕宫人广施毒手,害得宪宗膝下荒凉。可怜宪宗的一片痴情,却成了万贞儿争权夺利的工具。祸水入宫明宪宗宠妃万氏,青州

  • 明宣宗朱瞻基是个好皇帝吗? 朱瞻基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宣宗,是个,皇帝

    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是谁?很多人也许都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大家肯定都知道他的爷爷朱棣。其实朱瞻基不论是在明朝还是对于后代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因为在他统治的10年期间,百姓生活安定,社会发展和平,经济上得到了发展。那么这位如此有成就的明宣宗朱瞻基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朱瞻基是明朝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