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1/5 7:34:01

我国古代旗帜不少,但古时候人们却不知“国旗”为何物。战场上惯用“旌旗”,旗上绘有军队将领的姓氏,表明军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边缘有波浪形的镶边。皇室有御旗,一般为金黄色,上面要么绣黄龙、金凤,要么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不是代表皇帝就是代表亲

到了19世纪,国门被打开,清政府不得不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设计一面“国旗”。但最初的旗帜不是中国人设计的,而是英国人。因为当时大清政府要定制英国的军舰,为了使这些船只区别于其他国家的船只,英国人设计了一面旗代表大清国――长方形,绿底,黄色对角线交叉,中心嵌黄龙图案。

与此同时,总理衙门曾慈禧提交了很多备选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也有一面与英国人设计相仿的黄龙旗。慈禧认准了“龙”是君主的化身,金黄色又是皇家独享的颜色,既然“朕即国家”,那么用黄龙来代表大清,最为合理了。清廷批准了总理衙门的奏议: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以黄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

之后,鸿章又进行了改进。1872年10月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中国轮船桅梢所常挂之式样为三角的旗帜是海军旗。龙旗要求龙头向上,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制,定于11月1日所有旗帜一律更换。

1881年,洋务大臣李鸿章奏请把三角旗改为纵高三尺、横高四尺的长方形旗帜。他曾在19世纪60年代上奏过慈禧太后,请求颁制国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后批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龙旗。自此,清政府的国旗才算最终确定。

按照国际惯例,国歌与国旗同为国家的象征。大清国既没有像样的国旗,自然也没有像样的国歌。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

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国的国歌,李鸿章傻了眼: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国歌是什么。没办法,李鸿章只好把它理解为一首中国的歌曲,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歌词还算大方:“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此曲后来改称《李中堂乐》,算是旧中国最早的一首国歌。

标签: 国旗国歌大清

更多文章

  • 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制度,吏治,第三节

    到了清圣祖康熙当政的中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及时了解地方情况,康熙帝特别命令他的亲信官员用密折方式奏报情况。开始出现了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它是由皇帝特别指定的官员,将上奏事件亲手书写密封,直接派人送到御前再由皇帝启封、批示(后来或与军机大臣等批阅)后,再直接发与具奏者执行

  • 清代独特的旗人兵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兵役,旗人,清代

    清代徭役中最有特色的是旗人的兵役,以及由旗人构成的八旗军。以旗人为主要兵源构成的八旗军,最初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旗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是一种军政合一的部落兵制。清统一全国后,又以汉人为基础组成了“绿旗军”。1615年,努尔哈赤将满族、蒙古族、汉族力量编成8个旗,分

  • 康熙与赫舍里皇后的“权色交易”,竟影响了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半个,康熙,皇后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长达六十一年的帝王生涯中,康熙所染指的女人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据史料记载,康熙的后妃,经过册封,有据可查的有六十余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那就数不胜数了,在封建社会中,后妃的作用无外乎两个,第一是伺候帝王并传宗接代的工具,第二则是政治上的

  • 着名思想家王夫之对哪些潮流观念做出了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出了,思想家,观念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画照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

  • 曹雪芹与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红楼梦

    曹雪芹曹雪芹(?――1763年,一作1764年),清代伟大小说家。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pǔ)、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曹寅之孙。世代任江宁织造,家势贵盛。其父以事获罪,产业抄没,家遂衰落。曹性傲岸,不谐于俗。中年居北京西郊,生活困苦,以卖画和依靠朋友接济度日。曾以十年时间写作小说

  • 清朝亲王尼堪:一生战功赫赫只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亲王,战功,英年早逝

    爱新觉罗·尼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军人之外还是一位贝勒爷,他出生在皇室家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是清太祖的孙子,他出生在1610年,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短暂的,因为他在一六五三年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只有四十三岁。爱新觉罗·

  • 三大藩王之耿精忠为什么被称为"食人族"?背后的真相丧尽天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大,丧尽天良,被称为

    耿精忠是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一,后来因为朝廷削三藩所以造反,被平叛后被除以凌迟。而耿精忠后人有记载的不多,其中能找到比较详细资料的是他的两个儿子——耿昭忠和耿聚忠。当初耿精忠谋反的时候的确会波及家人,但是这兄弟二人根本没有受到责罚。因为耿精忠谋反的事情暴露之后,兄弟二人就带着全家向皇帝请罪,这抱着必死的

  • 清代定额化赋税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定额,清代,赋税

    清朝廷通过从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建立起完备的赋税制度。清代的田赋、火耗、平余、摊丁入亩,以及工商税诸项制度,体现了清代在赋税应征额及简化赋税项目方面的一系列原则,有助于朝廷的赋税收入和征解行为,使得朝廷业已固定的总额更

  • 纳喇·苏克萨哈:清朝最惨的顾命大臣,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他是,大臣,清朝

    你们知道纳喇·苏克萨哈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于紫禁城。顺治帝遗命由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由于玄烨时年仅有六岁,顺治遗诏以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政,在对权力的争夺中,这四个顾命大臣也走向了各自不同

  •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是个怎样的人?才华横溢 名垂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是个,满族,的人

    清朝初年,京城里有一个才华横溢、侠义豪爽的满族青年词人,叫纳兰性德。他只活了三十一个春秋,便去世了。但他那超众的才华,精彩的词章,却名垂后世。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荣若,号椤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康熙廿四年(1685年),他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的词风清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