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秀全科举考不上从而走向起义:坚持18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

洪秀全科举考不上从而走向起义:坚持18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3/12/30 12:29:39

洪秀全

创立教派

在广东花县北面山区,有个荒凉的小村庄,名叫福源水。1814年1月1日,在这个村庄的一位姓洪的普通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为洪仁坤,这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洪秀全。洪秀全父亲名叫洪镜扬,他有两个哥哥,两个妹妹。

洪秀全出生不久,父亲洪镜扬因生活所迫,带领全家从福源水迁到附近的官禄布村定居下来,靠耕种田地维持生计。洪秀全7岁的时候,父亲不顾家境贫寒,送他到村里的私塾读书,希望他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他聪颖勤奋,熟读《四书》《五经》,准备去科考。

洪秀全也曾把自己的未来寄托于科举考试上,希望能通过考试取得功名来改变自己的地位。他从16岁起赴广州参加取得秀才功名的科举考试。第一次失败了,他没有灰心,把这归罪于自己学业不精。以后又接连三次应试,都名落孙山。洪秀全于是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决定以后再不考了。读得不好,比自己差的都有功名而自己辛苦十几年,却一无所获,他又气又恼,愤然决定不考了。

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赴广州应考时,在街头得到一本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这是一本浅陋的传播基督教教义的书,当时并没有引起洪秀全的兴趣,他仅粗略地翻阅了一遍,就搁置一边了。但毫无疑问,这本小册子使他获得了基督教的基本神学知识。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科考失败回家,大病一场,卧床40多天不起,昏迷中时常挥舞手臂,高喊“杀妖,杀妖”。病愈后自称,上帝派遣他为人间的主宰称为天王,让他带领人们进入幸福的太平世界。这场大病及病中呓晤,实际上是他屡次应考落第,自觉仕宦无望,抑郁成病,产生的一种幻觉,但正是这幻觉促使他日后走上反抗之路。

1843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到广州应试,再次落第落第:科举考试(乡试以上)没考中。这时正值鸦片战争失败不久,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科场的黑暗,加上个人的坎坷遭遇,激起了洪秀全的愤怒,使他彻底从追求功名中清醒过来。他丢掉课本大声疾呼“还是让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回家后,洪秀全仔细阅读了那本久被搁置的《劝世良言》,开始改变信仰,敬拜上帝,自称是上帝次子奉命下界拯救世人的。

1843年6月,洪秀全仿照基督教的入教方式,自行洗礼,创立了拜上帝会。从此,拜上帝会就成为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发动群众、酝酿起义的组织。

为了表明自己确实“授命于天”,他们整天神秘的向上帝进行膜拜膜拜:跪在地上举双方虔诚地行礼。渲染神秘的气氛,洪秀全还特意铸了一把寒光闪闪的“斩妖剑”。

拜上帝会只承认上帝是独一真神,除此之外,一切偶像是邪神。因此,洪秀全和洪仁�(gān)、冯云山把私塾里的“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砸烂,把孔子的圣贤书都烧掉,学生都回家去了,乡民听说了以后,指责他们,为此,洪秀全还遭到父兄的打骂,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不得不背井离乡,靠出卖笔砚作路费,辗转进入广西、桂平传道。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到了广西的大早地区传道,但收效很低,只招收了几名信徒,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分头行动,由冯云山留在广西继续传教,洪秀全返回家乡,以教书作为掩护,编写教义。洪秀全回到家后,埋头写作,先后写成了通俗易懂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的兴起奠定理论基础,在书中,他把清朝说成是妖界,皇帝是“阎罗鬼”,号召人们推翻清朝。

起义反清

冯云山到了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紫荆山纵横270平方公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理想的根据地,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业。

冯云山经常爬山涉水,走村串寨,宣传拜上帝会的宗旨。他对人热情,又善于宣传,得到了当地汉、壮、瑶各族人民的拥护。紫荆山区有许多贫苦雇农和地位低下的客家人,冯云山经常深入到他们中间,向他们讲:“无论贫富都是兄弟姐妹,天下财物皆归上帝所有,理应均分共享。”这些教义最能打动他们,许多人纷纷加入拜上帝会。3年间,在冯云山周围团聚了2000多信徒。

在最初冯云山所团结的对象中,涌现出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核心人物。杨秀清,他一个字不识,但为人机警圆滑,有组织能力,很快就成为冯云山身边的一个骨干分子。萧朝贵也以种山烧炭为生,为人刚直勇猛,讲义气,是一员虎将。石达开是贵县龙山那邦村人,出生于小地主家庭,自幼喜欢读书,长得高大雄伟,为人正直刚毅,有勇有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功臣、猛将,为太平天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1850年,拜上帝会已发展到近2万人,洪秀全以最高领袖身份主持教务,为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反抗意识,他大力宣传自己是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人的,这种荒诞的宣传,对于当时没有文化,信奉迷信、深受压迫而迫切要求改变现状的农民来说是最厉害的思想武器,拜上帝会因而形成了一个有宗教信仰、组织纪律、斗争纲领的革命组织。

创立天国

1849年前后,由于连年不断的水、旱、虫灾和官吏、地主的欺压盘剥,逼得饥寒交迫的农民走投无路,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即将爆发。

随着革命时机日益成熟,洪秀全开始了起义的准备工作,他建立一个核心的领导机构,奉上帝为天父,与冯云山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然后,赶制兵器、火炮。1850年7月,洪秀全命令各地拜上帝会的会众在11月4日以前,即秋天收获季节,到紫荆山南麓的桂平县金田村集合。这次大集合,集合了大约2万人。洪秀全把他们按照军、师、旅、卒、伍的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并建立了“圣库”制度。“圣库”是收集团营会众带来的银钱谷物等设置起来的,全军食用,都由“圣库”按官兵大体平等的原则,统一支拨。

洪秀全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军事体制,把广大的教众,按男女分别编营,男的统称为兄弟,女的统称为姐妹,大家地位平等,宣布共同讨伐“妖朝”,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

经过激战,太平军攻下第一座城-永安城。

10月1日,洪秀全在一片欢呼声中进入永安州城,把州衙署改为“天朝”。他又把杨秀清、冯云山等人召集在一起,商议建立太平天国的各项制度,进行政权建设。12月17日,发布封王诏书,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加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的各王中,东王地位最高,其它诸王都要受东王节制。从此以后,杨秀清实际上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接着,太平军摆脱了清军对永安的围困,继续北上,乘胜向湖南进军,在全州北面10里的蓑衣渡附近,遭清兵拦截,太平军损失惨重。在危急时刻,南王冯云山奋不顾身,不幸身亡,时年仅30岁。太平军折向东南,攻克道州、桂阳、郴州。9月,在攻打长沙的战役中,西王萧朝贵也不幸中炮牺牲,太平天国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人,洪秀全得信后大怒,立即亲自率军围攻长沙为萧朝贵报仇。但长沙城防守极严密,太平军攻了两个月也未能攻下,于是调军北上,克益阳、渡洞庭、下岳州。1853年1月,占领了武昌城。

武昌是清政府在长江中游的政治、军事重镇。武昌失守后,清朝咸丰皇帝坐立不安,急命大军堵截太平军。但是,这时太平军已发展到50万人。浩浩荡荡的大军从武昌出发,水陆并进,沿江而下,势如破竹,连连攻克九江、安庆,乘胜在芜湖一举歼灭湘军主力,主将曾国藩差一点就投湖自尽了。

接着就占领了南京,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清军不甘心失败,迅速组织力量反扑。在孝陵卫一带,扎下了江南大营;不久琦善在扬州城外,拼凑了一个江北大营。这两股反革命力量严重威胁着天京的安全。

1856年,在天京附近,东王杨秀清亲自指挥军队,打垮了清朝军队用来长期包围天京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消灭了好几万敌人,解除了清军对南京的威胁。

洪秀全决定出师北伐、西征。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军从扬州出发,向清政府的老巢挺进。一路上,屡战屡胜。但是由于孤军深入,给养跟不上,北伐军攻天津不下,被迫南撤山东。经过一年多艰苦战斗,这支精锐的队伍因弹尽粮绝,于1855年全部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太平军北伐以失败告终。

不久西征的军队也因为缺少援兵、被围困兵败。主将赖汉英被杀害,西征失败。

这时,西自武汉,东到镇江,都掌握在太平军手中,太平军掌握着南方大部分领土,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

就在太平天国革命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太平军内部发生了为了夺权的相互残杀,史称“天京事变”,这以后太平天国就走下坡路了。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在进入天京以后,逐步滋长了居功自傲、享受的意识。当初创立拜上帝会时的平等思想,在他们脑海中逐渐淡忘了。他们不愿再和部下同甘共苦,开始讲排场、摆架子,制订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洪秀全大兴土木,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天王府,开始享受封建帝王的特权,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而把国家大事都交给杨秀清去处理。杨秀清自恃功高,仿效洪秀全,大修东王府。还常常贬抑其他诸王,与太平天国领导层中的许多人结下了怨恨。

他甚至假托天父下凡,还要杖责洪秀全,至此杨秀清与洪秀全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

1856年8月的一天,东王府内突然鼓乐齐鸣,号炮连天。天王府中的洪秀全听说上帝又借东王之体下凡了,就匆匆赶到东王府中拜见天父。杨秀清高高在上,以天父的口气责问洪秀全:“你和东王都是我的儿子,东王功劳大,称九千岁合适吗?”洪秀全只得答:“该称万岁,但加封应选个好日子,等东王诞辰那日,就行加封典礼。”杨秀清见目的达到,便说:“我回天也。”又变成了东王。

洪秀全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但心里十分不满,回到天王府后,对杨秀清逼封万岁的事越想越气,就立即发密诏,召在前线的韦昌辉回南京,诛杀杨秀清。

韦昌辉对杨秀清怀有个人恩怨,早就盘算着要除掉他,好夺取最高领导权,但表面上却装出恭敬驯服、唯命是从的样子。得到天王密诏,韦昌辉十分高兴,立即率领心腹部将3000人,连夜赶回天京,迅速包围东王府。9月2日,韦昌辉带兵杀进东王府,一剑将东王刺死。韦昌辉杀兴大起,将杨秀清全家和东王府侍从全部杀死。并连日关闭天京城门,以搜查“东党”为名,洗劫天京。

韦昌辉大肆搜杀东王党羽、部众,两个月总共杀害了太平天国重要领导及骨干分子两万多人,给太平天国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还在武昌的翼王石达开,听说韦昌辉在天京制造惊人的屠杀事件后,顾不得前线战事紧张,昼夜赶回天京,当面斥责韦昌辉杀人太多。韦昌辉恼羞成怒,杀机又起,阴谋加害石达开。石达开得到消息,连夜逃走。但是,石达开的家属却未能幸免于难,被韦昌辉一个不留地杀死在屠刀之下。

韦昌辉的血腥屠杀,终于使天京广大太平军将士忍无可忍。洪秀全在天京全体军民的配合下,经过两天激战杀死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平息了这场史称“杨韦事件”的内乱。

内乱平息后,洪秀全立刻让人将韦昌辉的首级送到石达开的军营,请他回京,石达开这时虽然只有26岁,却极有才干,深得人心。天朝文武向天王请求让石达开主持朝政。洪秀全对石达开怀有戒心,看到满朝文武拥戴石达开,心情十分不悦,不敢把大权全部交给石达开,又封了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为安王、福王,名义上辅佐朝政,实际上监视和挟制石达开。安、福二王无才无德,又妒贤嫉能,处处挟制石达开,石达开一气之下,于1857年5月,率部下10万余人脱离洪秀全,开始单独行动。

石达开离开天京后,转战南北,没有固定的根据地。1862年他率军进入四川,在大渡河遭到清军围剿,全军覆没,他被押解到成都,拒不投降,被凌迟处死。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全线退却,内部政权瘫痪,政治上呈现混乱状态,天国出现“军中无将”的局面。

洪秀全提拔年青的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掌管军队,任命族弟洪仁轩总理政事。

但是,敌众我寡的形势越来越明显,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清军已经包围了天京。天京只是孤城一座,危在旦夕。李秀成劝天王逃离天京,另谋生路,以后想办法东山再起。但洪秀全拒不听劝。

此时,天京城里已严重缺粮,开始吃树叶、草根了。1864年6月3日,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天王洪秀全不幸逝世,享年52岁。其子洪天贵继位,年仅16岁。

天京军民意志坚定,继续与敌人昼夜鏖战,打退了清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7月19日午后,敌人炸塌太平门城墙,蜂拥入城。守在城上的太平军临危不惧,与冲入的敌人展开肉搏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一个投降的。最后被围的战士都壮烈殉国,用鲜血写下了太平天国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到黄昏,天京终于陷落,湘军大肆抢劫、烧杀,大火三天三夜不熄。

天京的陷落,革命主要领导人的牺牲,标志着转战14个省坚持18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至此以失败告终,但英雄们的业绩将永放光芒。

标签: 之久太平天国科举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历史上苏克萨哈和鳌拜都中了孝庄的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了,孝庄,清朝

    康熙年幼在孝庄扶持下上位,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四个人辅政。索尼、鳌拜和遏必隆都是两黄旗的奴才,只有苏克萨哈是两白旗的旗主。不过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死后倒向了顺治,帮助顺治清洗两白旗的多尔衮余党,献上了投名状,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皇太极儿子的忠诚;两白旗作为努尔哈赤的亲领,拥有很强的实力(当时的

  • 上海小刀会起义:上海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海,小刀,清朝

    1853~1855年(咸丰三年至五年)上海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小刀会是天地会的支派之一。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

  • 白衣女侠王聪儿:王聪儿最后是跳崖还是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侠,是跳崖,白衣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俩凭借着一身技

  • 第一节 西学东渐,天文地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天文地理,西学东渐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到辉煌,它以超越前代的光芒照亮了18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遍地开花,经济繁荣发展。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历法的修订和颁行,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曾出现过多次相关的变革和更新。元代以前的700多年里,中国一直沿用南北朝时期科学家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但是其误

  • 富察·明亮简介:为清朝廷效力长达7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余年,朝廷,长达

    富察·明亮明亮(1735-1822),字寅斋。满族镶黄旗人,富蔡氏。出身于本朝最显赫的家族,其家族中有一人封王,三人封公爵,多人封有世职。祖父李荣保有十余子及一女。女儿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在李荣保十几个儿子中,有一人名广成、即明亮之父,曾为某旗都统。明亮初为生员,乾隆十八年(17

  • 鸦片战争呈现的复杂的世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复杂,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呈现了复杂的世相。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一组群像,恐怕是由林则徐、魏源、徐继畲、冯桂芬、夏燮、姚莹等一批有识之士所组成的阵营。对他们以外的群体,后人则有点模糊。确实,林则徐等一班先进分子,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为后人提供了不少养料。不过,一个社会的走向,不是由一部分人决定的,而是决定于这个社会各个

  • 黄宗羲的治史宗旨:经世应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宗旨,黄宗羲

    “经世应务”,是黄宗羲治史的根本目的和为学宗旨,他曾说:“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又说:“夫二十一史所载,凡经世之业无不备矣!”他所说的“经世”、“应务&rdq

  • 英雄难过美人关 洪承畴到底还是被皇妃征服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妃,美人关,英雄

    明朝末年,洪承畴本是祟祯的肱股之臣,其二十三岁中举,二十四岁中进士,科举路上毫无坎坷,仕途上也是一帆风顺。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被封为兵部尚书,曾率部于潼关大破农民起义军,迫使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趁着农民军在背后捣乱,满洲八旗兵也开始侵犯辽东。之后,洪承畴又被授为蓟辽总督,率大军出山海关救援锦州。但晦气

  • 清朝历史上的香妃是不是真的身怀异香,知道专家打开其棺木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异香,才知道,棺木

    清朝是个少数名族当政的时期,历史的中国也有不少周边的部落、小国通过政治联姻来加强双方的关系,清朝也例外从蒙古刀朝鲜无一不是通过敬献美女的方式来取得信任,历史上还有一个来自维族部落的女子香妃,身体异香而闻名,那么这个历史上的香妃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专家打开棺木才找到真相说起香妃,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 盘点古代英年早逝五大名将,霍去病第四,岳飞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大,名将,英年早逝

    英年早逝,就是很年轻就去世了。在古代大将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今天我们就说五位,最大25,最小19,一位奠基东吴,一位马踏匈奴,一位岳飞之子,一位20岁死后被奉为神,一位19岁大刀120斤。五位大将,按去世时年龄从小到大排序。第五位:孙策(175-200),东汉末年割据诸侯,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东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