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族英雄谭嗣同,被用钝刀行刑,我们难以想象!

民族英雄谭嗣同,被用钝刀行刑,我们难以想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3/12/16 3:34:39

何为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英勇就义的人,是面对死亡能够大义凛然的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被慈禧下令用钝刀行刑,砍了30刀才断气,但他临死前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惧怕和怯懦,他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牺牲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便是:谭嗣同

说起谭嗣同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谭嗣同出生于1865年,他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名维新派人士。

谭嗣同1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读王夫之的思想,受到了爱国主义蒙。12岁开始系统学习中国典籍,19岁游历各地、结交名士。

1895年,谭嗣同30岁,他的思想也成熟起来,这时帝国主义正对中国进行侵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陷入到深重的灾难之中,谭嗣同对此义愤填膺,开始倡导维新变法。

1897年,谭嗣同完成了维新派第一部哲学着作《仁学》,而后又创办了时务学堂,培养维新志士。1898年,谭嗣同创建南学会宣传变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6月的时候,光绪颁布了《定国是诏》,决定变法。

谭嗣同参与领导了这次变法运动,但运动仅持续了一百余日就宣告失败了,故而这次运动又称“百日维新”。

变法之所以失败的如此迅速,一方面因为慈禧太后等人的早有密谋,一方面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康有为潜逃,只有谭嗣同、康广仁等六人站了出来,他们也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很快被抓,并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斩首示众。人们不知道被斩首的人对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抱着多么深的关切,谭嗣同不怕死,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当时麻木不仁的百姓。

慈禧太后痛恨变法之士,本想对谭嗣同等人采用古代的酷刑,但因受关注太大,只得选择斩首示众这种刑法。

虽然是斩首,但慈禧太后不想让谭嗣同“痛快”地死去,于是下令将锋利的行刑刀换成了没有刀刃的钝刀,谭嗣同被坎了足足30刀才断气,他的头是被一刀一刀“锯”掉的。

谭嗣同死前承受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他却没有表现出丝毫怯懦,他大义凛然地接受着一切。

谭嗣同视死如归,他用鲜血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更多文章

  • 渥巴锡东归讲的是什么?东归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什么时候,发生在,讲的是

    “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美。”对这句话进行身体力行的阐述的最好例子要数发生在乾隆年间的“渥巴锡东归”了,德尼赛曾将这次事件称作“自有人类存在,最令人震动的事情”。而要想了解此次事件的始末,就必须从渥巴锡简介开始讲起。渥巴锡出生在清朝乾隆年间,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可汗。土尔扈特部本来是居住在当时的沙俄境内

  • “十八先生之狱”:孙可望大杀明桂王朝廷的18个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先生,大臣,王朝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南明永历八年)三月初六,南明将领孙可望杀害了明桂王朝廷的18个大臣,史称“十八先生之狱”。孙可望是一个充满了政治野心和帝王欲望的人物。他早年参加义军,投入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洪流中,并跟随张献忠入川征战。随着大西军占据云贵,他的个人野心也在不断增长。他派

  • 四、“同治”年号的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治,奥秘,年号

    无论如何,同治皇帝的一生都可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六岁继位,却一直在母亲的控制下。好不容易等了十二年亲政,本想大展抱负,却又一命呜呼。直到现在,他的死都是个谜。似乎一切都由天注定,他继位时所用的年号就注定了他的悲惨过程与结局。1.为何发生率西政变1861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

  • 《明夷待访录》——清初进步学者的活动与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学者,思想,清初

    黄宗羲黄宗羲(16051695)、顾炎武(16131682)和王夫之(16191692)三人,号称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了清初思想的主流。黄宗羲,浙江余姚人,被人们称为“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清初中国最进步的思想结晶。全书21篇,《原君》开头,《奄官

  • 太平天国军事将领陈玉成与李秀成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将领,更厉害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晚期将领,是太平天国着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统帅,在太平天国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陈玉成幼年父母双亡,十四岁跟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十八岁的时候随军西征,进攻西昌,率五百勇士率先登上武昌城头夺得首功。陈玉成一路从童子军到童子军首领,到殿右三十检点等,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其骁勇善战,在

  • 爱新觉罗·尼堪的资料 尼堪的战功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功,有什么,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尼堪爱新觉罗·尼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军人之外还是一位贝勒爷,他出生在皇室家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是清太祖的孙子,他出生在1610年,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短暂的,因为他在一六五三年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只有四十三

  • 于成龙破获奇特盗窃案的故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事物,奇特,盗窃案

    在生活中,我们要留心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因为事不关己就置若罔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牵扯到我们,到时候再费劲去调查就要再费一番周折,何况助人为乐是人类的美德。清代的于成龙官至巡抚,在他做知府的时候,曾破获过一件奇特的盗窃案。某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于成龙在邻县城外散步时,见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走着,其

  • 镇南关冯子材大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不败,大捷,法国

    1885年2月,法国入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一看到法国的军队过来,吓得立刻逃跑。2月13日,法军一场战斗也没打,就占领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由于潘

  • 清朝残酷的文字狱之下名着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字狱,是怎么,清朝

    当我们把清王朝酷烈的文字狱和那些光芒万丈的小说(比如《红楼梦》)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心头总有一种困惑之情涌动不止。直白而言,我不知道如何把文字狱的惨烈与那些辉煌的创作成就和谐地统一起来。按照世上俗理而论,在文字狱烈火遍及各个角落的年代,人们应该噤若寒蝉才对,斯文扫地,研究枯败,创作凋零才是应有的风貌,

  • 甲午之战:第九章 丧国权,马关之约_中国战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国权,甲午,马关

    缺乏预见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中国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