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夷待访录》——清初进步学者的活动与思想

《明夷待访录》——清初进步学者的活动与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3/12/25 18:23:22

黄宗羲黄宗羲(16051695)、顾炎武(16131682)和王夫之(16191692)三人,号称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了清初思想的主流。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被人们称为“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清初中国最进步的思想结晶。全书21篇,《原君》开头,《奄官》结尾,其中有《原臣》、《原法》、《学校》等篇。“明夷”是《易经》中的一个卦名,意思是“明入地中”,象征太阳落山的黄昏时刻。太阳是落山了,但西天却红云仍在、光芒犹射,而且明天太阳还会升起。他用“明夷”暗示明朝虽亡,其政尚在,其史长存,其兴可待。“明夷”也代表个人的不幸,但又暗示他的学说还有用,等着人们来采访。

《明夷待访录》中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君权,透彻地发挥了民主思想。《原君》篇说:“上古时代人民为主、君为客,君是人民的公仆;后世君却为主、人民反倒为客,于是,天下就不得安宁了!君夺天下之时,屠戮生民,离散夫妇,毫不动心,只求一人产业的获得,公然说,我替子孙创万世帝王的大业;得了天下之后,更敲剥天下人民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家庭,供一己的淫乐,又公然讲,这是我产业的花息。这样看来:天下唯一的大害就是君,如果没有君,人民就会各得其安居乐业了。因此,天下人怨恨君是应该的,把君看作寇仇、称为独夫,是合理的!”君是大害,只为自己一姓,臣子们怎么办?《原臣》篇接着说:“臣子们应该为天下人民,不要为君;为亿万姓,而不要为一姓!”因为“天下的治乱,不在一姓的兴亡,而在万民的忧乐。”为了限制君权,黄宗羲又主张立法。《原法》篇说:“如今所谓法者,不过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应该废一家之法、立天下之法,天下之法非常重要,“有治法而后才能有治人”。《学校》篇更公开提出:君认为的“是”,未必真“是”;君认为“非”的,未必真“非”;“是”、“非”应该由人民公议,首先应由学校公议,学校应成为舆论和监督的机关。这一整套反君权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是很大胆、很了不起的。

《明夷待访录》,还对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进步的主张。《田制·二》里主张均田(全国田地先按每户五十亩的原则,优先分给农民,剩下的再让地主任意占有)。《财计·一、二》里,则主张废金银、行制钱,并一反世儒“重本抑末”的理论,发出了“工、商都是民生之本”的时代新声,代表了进步工商业者的要求。

黄宗羲的着作很多,一共有好几十种。《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史专着的开端,《明儒学案》还是中国第一部哲学史。

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时人称之为“亭林先生”。他一心朴实做学问,两袖清风度年华,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书。他不轻信古人,总是博采异说相互比证而求出比较真实可信的说法,这种严谨的学风,使他成为后来的“乾嘉考据学派”的开山大师。他的《音学五书》,一共写了30年,五易其稿,三次手抄,更是清代音韵学的开端。在《日知录》里,他尖锐地反对明儒的夸夸其谈,说他们“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导致了“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因此,他主张学问要“经世致用”,文章要“明道、纪政事、察民隐”,“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那些关于怪力乱神的无稽之谈,多写一篇,就是多贻一害!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尽括民生利弊、经济、制度、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实用价值非常大。

最可贵的,还是他的民主思想。他反对君主的专制。他明确地指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不行,而应该实行众治。在《日知录》里,他还强调:“保天下者,匹夫之贱者有责焉耳矣。”他又认为:治乱的关键,不在于君主一人,而只在于广大人民的人心和风俗。

明末清初第三大思想家是王夫之。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也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以惊人的毅力,写了《张子正蒙注》、《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100多种、400多卷的书。王夫之也反对君主专制。《噩梦》开头就说:“土地不是帝王所得而私有。人民生在土地上,用自己的力耕自己的田,土地分明是耕者所有。”《读通鉴论》中还指出:如果不是“以一人疑天下”、“以一人私天下”,明朝就不会亡,汉族的统治地位就一定会巩固无忧。

和黄宗羲、顾炎武一样,他批判了明代王守仁宋代陆九渊的“心学”。但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他说得比黄、顾更唯物。他批判了陆、王的“心外无物”,也批判了程、朱的“理在气先”,提出“气”(物质)是独立的客观存在,认为“理在气中”,离开了“气”,便谈不上“理”,而且,他还认为:这“气”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根据这种观点,他更驳斥了“五行相克”的说法。他说:金克木,然则水就不能将木渍朽,火就不能将木烧毁么?木克土,可是土也可以腐蚀掉树根!土克水,水不也会滔滔而下,冲垮堤坝么?水克火,然而火不但会把水烧干,而且即使把火置入水中,水也会被炙热成汤哩!火克金,不过,火炀金流,金并没遭到损害呀!所以,五行相克,都是“戏论”,“不是穷究物理之人所应相信的”!再说,把世上一切物资都拿来比拟,更是属于“玩戏之至”!“天地并不是一块印板,万物并不是从印板上刷出!”由此可见:五行不能尽释复杂的自然万物。“天下的物理无穷,已精而又有其精者,故只有随着时间的变化来具体分析,才能使自己的看法不失其正呵!”

王夫之的这种看法,可说是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而且,还有一些辩证的观点。他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标签: 学者思想清初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军事将领陈玉成与李秀成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将领,更厉害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晚期将领,是太平天国着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统帅,在太平天国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陈玉成幼年父母双亡,十四岁跟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十八岁的时候随军西征,进攻西昌,率五百勇士率先登上武昌城头夺得首功。陈玉成一路从童子军到童子军首领,到殿右三十检点等,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其骁勇善战,在

  • 爱新觉罗·尼堪的资料 尼堪的战功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功,有什么,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尼堪爱新觉罗·尼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军人之外还是一位贝勒爷,他出生在皇室家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是清太祖的孙子,他出生在1610年,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短暂的,因为他在一六五三年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只有四十三

  • 于成龙破获奇特盗窃案的故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事物,奇特,盗窃案

    在生活中,我们要留心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因为事不关己就置若罔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牵扯到我们,到时候再费劲去调查就要再费一番周折,何况助人为乐是人类的美德。清代的于成龙官至巡抚,在他做知府的时候,曾破获过一件奇特的盗窃案。某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于成龙在邻县城外散步时,见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走着,其

  • 镇南关冯子材大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不败,大捷,法国

    1885年2月,法国入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一看到法国的军队过来,吓得立刻逃跑。2月13日,法军一场战斗也没打,就占领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由于潘

  • 清朝残酷的文字狱之下名着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字狱,是怎么,清朝

    当我们把清王朝酷烈的文字狱和那些光芒万丈的小说(比如《红楼梦》)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心头总有一种困惑之情涌动不止。直白而言,我不知道如何把文字狱的惨烈与那些辉煌的创作成就和谐地统一起来。按照世上俗理而论,在文字狱烈火遍及各个角落的年代,人们应该噤若寒蝉才对,斯文扫地,研究枯败,创作凋零才是应有的风貌,

  • 甲午之战:第九章 丧国权,马关之约_中国战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国权,甲午,马关

    缺乏预见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中国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

  •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龢“吃得起鸡蛋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皇帝,鸡蛋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于皇帝,而出任此职务者多为皇帝亲自简任之亲信,亦或为八旗贵族与宗室。能进

  • 民族近代科技的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族,萌芽,近代

    中国古代曾经拥有过光辉灿烂的创造和发明,在科技上一直出于领先地位。但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方面却逐渐落后了。并不是中国的科技停滞不前,而是因为西方发展得太快。这种骤然的变化在今天必然会引起所有人的重视,但古代的中国由于闭关锁国,对西方缺乏基本的认识,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随

  • 清朝官服的“朝珠”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官服,有什么,清朝

    清朝官服的朝珠是朝服的主要配件之一,不能或缺,视官阶大小配戴不同质地的朝珠。朝珠的计数单位叫做“盘”,一盘朝珠要串108颗白珠子和4颗红色的大结珠。这些珠子都是有讲究的,108是由12、24、72组合成的,12代表的是一年中的十二个月,24代表的是二十四个气节,而72则代表的

  • 李光地在历史上是康熙心腹,雍正口中的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完人,心腹,雍正

    电视剧的李光地结局凄凉,但历史上却是康熙心腹,雍正口中的完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康熙皇帝手下最受重视的两位大臣,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争斗一直在持续,朝廷上也分派争斗,这时候满朝的大臣就存在站队的问题,想要在中间和稀泥是很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应当属被夹在中间,无法脱身的李光地。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