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圣叹简介: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简介: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4/1/3 20:09:31

金圣叹

金圣叹(1608-1661),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名人瑞,一说原姓张,名采,字若采,吴县(今江苏)人。少有才名,为人狂狷(juàn,耿直)喜批书,曾批《离骚》、《庄子》、《史记》、《西厢》、《水浒》与《杜工部诗集》,合称“六才子书”。

金圣叹出生在苏州一个平民家庭,苏州当时是商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的地方,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繁华富庶的社会生活,从小极大地影响着金圣叹。这对金圣叹后来成为一个通俗文学的评点家和蒙思想家有重要关系。

据说金圣叹四五岁时,他父亲就教他识字读书。他天赋极高,记忆力惊人。10岁入私塾,诵经、诗文对句样样皆能,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教他的塾师也感到力不从心。这样使金圣叹更加自信自己的才学。有一次虎丘音乐会,他去闹会,在诸生之间,他大出风头。与诸生表演、对句、联诗,锋芒初露,才惊四座。

金圣叹因有神童之名,被补为庠生庠(xiáng)生:科学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但他秉性磊落,卓尔不群,加之豪放不羁豪放不羁(jī):性情豪迈,无拘无束。“每遇岁试,或以俚(lǐ,粗俗)辞入诗文,或于卷尾作小说讽刺试官”,因此,被除名。

金圣叹到中年时决意不再求取功名,并定了一个较大的评书计划。选定《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诗集》、《水浒传》、《西厢记》等,称为“六大才子书”,着手加以评点,希望用这些书代替孔孟圣贤书,作为大众读物,流行于世。这在我国文学评论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胆创举。

金圣叹最早评改的是施耐庵的着作《水浒传》。《水浒传》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刻成。当时的《水浒》有很多的版本,但都是宣扬农民起义者的投降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内容。尤其是苏州袁无涯刻的120回《忠义水浒传》,更是如此。金圣叹就以这种本子为底本,删掉了它的后49回,又对前文进行评改,从而突出了这部小说逼上梁山的主题,把一个投降派宋江改为“人中俊杰”。这样,《水浒》经他这么一评改。就成了宣扬反抗封建压迫的文学作品。

金圣叹在50岁时,评刻了《西厢记》。他大胆地删去《惊梦》以后的各折,又修改前文,把这个皆大欢喜的喜剧,变成了反封建门第婚姻、并批判科举制的古典悲剧,他还对莺莺、张生、红娘的艺术形象进行了创作加工。从而使之成为300年来舞台上广泛演出的剧本。原本《西厢记杂剧》也被淘汰了。驰名一时的越剧《西厢记》也是根据金本改编而成。他对《水浒》、《西厢记》所作的评改,是我国小说、戏曲评论中最宝贵的遗产。

金圣叹批《史记》、杜诗,每每借古讽清,指责清代封建暴政。顺治十七年(1660年)秋他写的《庚子秋感》中“乱世黄泉应有路,愁人孤枕总无情”,写他渴望郑成功、张煌言能够取得反清胜利。

顺治帝十八年(1661年)二月,顺治逝世,发布哀诏:巡抚以下官员都要设幕祭奠。在这个所谓“人神乏主,妇孺屏息”的国丧期间,金圣叹等秀才却组织了许多人,写了揭贴,去灵堂控告县官贪污。官府把倪用宾等十多名秀才关起来。金圣叹非常气愤,决定要与贪官任维初评评理。到了年初四,以金圣叹为首,跨进文庙,百余人跟着拥进大成殿,跪在孔子像前。这时,人越来越多,殿内外、门前场院,到处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金圣叹在击鼓鸣钟之后,历数明末以来,山河破碎,百姓涂炭,并且大骂那些数典忘祖的降清官员、投机钻营的贪官,说他们同为圣人子弟,却做出许多有辱祖先、令人发指的坏事。同时把任维初侵吞钱款的事大加揭发,诉说他们假公济私、挖肉补疮、侵吞民财、任意挥霍等罪行。他们向孔子祷告说:“民有疾苦,无处伸张,特诉予圣人,在天有灵,请惩罚这些小人,以消民心中之恨!”

这是一次示威性反抗活动,被清政府定性为造反。因此,巡抚朱国治说这些秀才是惑乱人心,企图造反。可见这一事件,有严重的政治性质。而金圣叹既是哭庙的组织者,又是“哭庙文”(宣言)的起草者,因此,金圣叹等八人被判定斩刑,家产籍没,妻子充军;其余10人也是斩刑。这18人连同其他九案“人犯”200余人,都于秋后被杀于南京。

金圣叹被害后,他的着作历来被封建正统文人视为“着书毒天下”的“毒瘤”,怕“其书尚在”、“流毒将未有已”。因此,金圣叹的书没有一本收入《四库全书》的。所有官修的文苑传、儒林传、乡贤传也都没有为他立传。

乾隆期间,明令禁《水浒》,说它是“恶薄轻狂,业经正法之金圣叹妄加赞美”的“教诱犯法之书”。乾隆以后的禁毁《水浒》、《西厢记》,等书禁得一时,禁不了一世,金圣叹的书照样流传下来了,而且第五、六才子书的版本达四五十种之多,可见这两部书一直是家喻户晓的读物。

金圣叹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之所以成为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首先由于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是主体,而人的概念则是它的反映。他说的“圣人胸中有一……乾卦,然还不是正本,只是副本。大千世界是正本”的话,就是肯定第一性的是客观世界。金圣叹还汲取了印度的“极微论”,强调世界是“微质”构成。这不仅有助于金圣叹建立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而且促进他在小说、戏曲批评史上,总结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倡“文章之事,关乎至微”,主张作家深入观察现实生活,重视细节描写。

金圣叹还大力提倡“率性”、“任情”的“人性论”。他说:“性即自然”,“自然即天命”。

他从这种人性自然的观点出发。反对封建礼法的束缚,并从古代劳动人民所作的《击壤歌》引申出对君主制的怀疑与否定。“夫民自幼而壮,而老,而死,其有何事曾欲劳上之人尽心者哉?”他还大胆提出,无论在生产、生活乃至文化教育诸方面,“王者所尽之心竟在何处?任是眼通人也指不出来。夫‘帝力何有之歌,‘岂欺我哉?”揭露君主是社会的寄生虫,这是何等卓越的见解!

此外,金圣叹还提倡庶人议政,要求写作自由。

总之,金圣叹用辛辣的笔锋,反对极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揶揄揶揄(yéyú):耍笑,嘲弄。道学,冲击礼教,抨击宗教,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启蒙者。

标签: 思想家批评家清代

更多文章

  • 英王陈玉成临死前留下十字遗言 两年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两年后,遗言,陈玉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英王陈玉成遗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太平天国的悍将,前期来说,翼王石达开是位令人臣服的名将,他曾打得曾国藩跳水自杀,打得清军闻风丧胆;而后期来说,陈玉成是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他力挽狂澜,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时,书写一段经典的传奇轶事。陈玉成原名为陈丕成,他从小就父母

  • 清代后期汉族冬时节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时节,汉族,清代

    1“冬至大如年”十月初一日,南方名曰‘十月朝,《说杭州》曰:杭州“例行城隍会……即为赈济孤魂者。”此日,朝廷则要颁新时宪书(历书),“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街巷间亦有负箱唱卖者。”富察敦崇:《

  • 第二章 征服者精英与皇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征服者,皇亲,第二章

    征服者精英在清代逐渐演变为一个在法律上与被征服的汉族相隔离的集团。它在大清的统治中,特别是(但不仅仅是)在新并入帝国的东北和内亚地区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八旗贵族虽然也出任文职官员,但更主要的是把持内廷要职,以此为皇帝出谋划策。他们的职权既与掌控外朝的汉族文士的职权有重叠,又是对后者的一

  • 魏源简介:“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世界,第一人,简介

    与龚自珍同时代,还有一位被后世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年少成名,并且以广阔的胸怀接受了西方的先进事物,看到了老大的中华帝国的“软肋”,他留给后人一部《海国图志》,那是一份丰厚的精神财产。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良图,

  • 后人的《红楼梦》多元批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人,红楼梦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最具思想价值和文学艺术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四大名着”第一名着,被称为一部“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典雅的风格,以及背后无数的辛酸,留下的诸多谜团,让我们无法割舍对它的爱意。早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r

  • 慈禧病重,自己开药治病,喝下去后她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限,她才,知道自己

    慈禧老佛爷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久病成良医”,慈禧老佛爷也略懂一些医道了,在她最后的人生岁月中,太医们已无力回天。可慈禧却并不甘心,她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副药方,太医们看到药方后却不敢声张,只是不停的摇头叹息。究竟慈禧给自己开了什么药方呢?为何太医们要连连摇头?公元1908年,慈禧

  • 林大钦与皇后的故事 林大钦戏弄村姑反遭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村姑,林大,皇后

    林大钦有《东莆先生文集》《林大钦集》等作品,作为潮汕唯一的本土文状元,潮汕地区流传着他许多故事,像是被皇后戏言“短命仔”、戏弄村姑遭“反杀”。林大钦与皇后的故事相传古时,每逢有人考中状元,皇帝就赐他游街三天,让他威风一下。林大钦也不例外,当他游街至御街时,适逢皇后在楼上看见,见他是个漂亮的状元,甚为

  • “天父”之女洪宣娇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女,天父,是怎么

    古代有很多着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洪宣娇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她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相传洪宣娇是洪秀全的胞妹、萧朝贵的妻子。但在浩如烟海的太平天国史料中并没有留下她的任何痕迹。经很多学者研究证实,“洪宣娇”原型是《天兄圣旨》中的黄权政的女儿“杨宣娇”。但

  • 婉贵太妃:雍正赐给乾隆的妃子,因长寿被封为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长寿,雍正

    对婉贵太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婉贵太妃,名为陈氏,其父全称陈延璋,关于她的家世背景,除了这一条资料外,再无多余记载,也就是说她的出身可能没有半点可圈可点的地方。看她的姓氏,她应为汉女,既没有身份显赫的父亲兄弟,也不属于满族旗下人士,她到底是怎么成为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侍

  • 平等对话的丧失,乾隆帝错失中国崛起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崛起,平等,错失

    在乾隆朝,人们感到遗憾的是,东西方的平等对话因为乾隆帝和英国人的傲慢而最终破裂。在此之后,中国对西方列强基本处于“弱势”的地位,根本就没有平等对话的权力。而乾隆时期,清帝国正值盛世,如果那时候中国可以敞开大门,正视西方的崛起,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也许历史将从此改写。在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