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4年甲午之战爆发:投降主义招致北洋海军覆灭

1894年甲午之战爆发:投降主义招致北洋海军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3/12/16 7:25:47

甲午战争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1894年9月17日(清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下午,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上,巨浪翻滚,炮声震天,一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战正在进行。交战双方是被迫应战的中国北洋水师和早有虎狼之心的日本海军。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共投入了二十二艘战舰,五千六百多人。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战斗之激烈在当时为世所罕见。这便是着名的中日大东沟海战。在这场激战中,中国北洋水师的广大爱国将士面对强敌,英勇顽强,以生命和热血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日舰包围清舰图1894年春天,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封建统治者无力镇压,请求清朝政府派兵“进剿”。6月,清军进驻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早就对朝鲜及中国垂涎三尺的日本看到有机可乘,便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出了大批军队在朝鲜仁川登陆,进入汉城,与驻朝清军形成对峙,并多次蛮横地拒绝“两国同时自朝撤军”的建议。朝鲜半岛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就在日本极力筹划侵略战争的同时,愚弱的清政府却把希望寄托在与日本狼狈为奸的帝国主义国家所谓的“调停”上。6月20日,李鸿章再次请求俄国驻华公使喀希尼出面调停朝鲜事,希望中日两国同时撤兵。但日本方面根本不予理睬,日军反而于7月23日闯入朝鲜宫,劫持了国王,组织傀儡政府。25日,蓄谋已久的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悍然对运送援兵赴朝的中国海军“济远”、“广乙”等舰发动海盗式的突然袭击,击伤“广乙”、“济远”两舰,击沉“高陛”号运兵船,船上七百余名清军官兵遇难,还掳走了满载粮饷的“操江”号。几乎同时,日本陆军驻守牙山成欢驿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日甲午战争由此爆发了!

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等爱国将士主张予敌以坚决回击。然而掌握着清廷外交大权的李鸿章却把北洋海军视为一己私产,采取“避战自保”的消极方针,严令丁汝昌只可守大同江至威海卫一线,后又缩小至成山角和鸭绿江一线,决不准“滥进袭击”。对于这个命令,广大将士愤慨不已,但也不得不只在规定区域内游弋。

中日甲午海战开始时双方队形图9月17日上午,刚完成护航任务的北洋舰队,停泊在鸭绿江大东沟口外的海面上正准备返航。这天天气晴朗,水波不兴。10时30分,“镇远”舰的望哨报告西南方海面有一簇烟雾,并且越来越大,烟雾下面一支舰队疾驰而来,估计是日本舰队。尖锐的警报声立时打破了海面的宁静,丁汝昌果断下令起锚迎敌。北洋舰队开足马力,破浪前进。在距敌舰五千米处,旗舰“定远”号发出了开炮的命令。北洋水师先敌开火,各舰大炮怒吼不止,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敌舰,激战开始了。

北洋水师参战舰艇共十艘,而日本舰队不但舰数要多两艘,而且航速快,火力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日本方面公然叫嚣,要“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气焰极为狂妄。这次由日本海军中将伊东柘亨率领的舰队有备而来,当然不会放过到手的机会。

日舰速率快、炮位多的优点,很快便显示出来。他们避开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绕向北洋舰队的侧后,以左右舷炮轰击两翼小舰,而以首炮狂轰“定远”、“镇远”两舰背面,致使北洋舰队队形大乱,陷于被动局面。在敌人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济远”、“广甲”两舰相继临阵脱逃,其余各舰仍奋勇还击。

面对强敌,丁汝昌指挥果敢冷静。激战中,他身负重伤,站立不稳,便坐到甲板上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英勇杀敌。

日舰打乱北洋舰队的编组队形后,又以先锋舰“吉野”号为首的四艘快速巡洋舰直逼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定远”号是整个北洋水师的指挥中心,若有闪失,后果无法设想。为了保护旗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驶到“定远”号之前迎战来敌。顿时,“致远”舰陷入了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致远”舰将士在邓世昌的指挥下,顽强作战,不断给敌舰以沉重打击。舰上配备的炮弹打完了,便用步枪射击。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中弹累累,船身倾斜,势将沉没。这时,敌舰“吉野”号野兽般冲近“致远”舰。这艘“吉野”号是日本参战舰中速度最快的主力舰,其马力几乎是“致远”的三倍。开战以后,它横冲直闯,对北洋舰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邓世昌怒视“吉野”号,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决定撞沉那横行霸道的‘吉野号,与敌人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表示拥护。邓世昌跨进驾驶室,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号猛冲过去。

日舰发现“致远”撞船的意图,立刻集中火力向“致远”猛轰。“致远”号燃起了熊熊大火,但并未停止,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舰。“吉野”号上的日本兵见此情景,惊恐万分,纷纷跳水逃命。眼看“吉野”号就要完蛋了,不幸的是一枚罪恶的鱼雷击中了“致远”号,顿时全舰起火爆炸,不久便沉没了。

邓世昌落水后仍大呼杀敌,他拒绝别人的救助,抱着“阖船俱没,义不独生”的信念,与全舰二百五十多名将士一起牺牲于汹涌的波涛中。

“致远”舰的英勇行为大大激发了北洋水师将士的爱国热情。“定远”号在刘步蟾的指挥下,越战越勇,首先击伤敌舰“比睿”号,令其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狼狈退出战斗。

邓世昌殉难

紧接着,“定远”号又咬住了敌“赤城”号,一举击毙敌舰长坂元八太郎。然后又击伤敌“西京丸”号。不久,“经远”号也中敌鱼雷沉没。打到后来,“扬威”、“广甲”两舰伤重自毁,“超勇”也被击沉。作为北洋舰队的两大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相互掩护、相互支持,在中方只有四舰与敌搏杀的情况下,一再给敌人猛烈的回击。敌军旗舰“松岛”号屡被击中,其储备的弹药被引爆,八十四人当场毙命,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和指挥力。

标签: 北洋投降主义甲午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末小官员刘光第为什么会参与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官员,戊戌变法,清末

    导读:从“戊戌六君子”的身世背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已居高位的杨深秀,官二代谭嗣同、林旭,张之洞的嫡系杨锐,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刘光第既非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变法呢?并无显赫的家世背景1898年9月28日,京城的菜市口人头攒动,这里是清朝的刑场,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

  • 洋人也当官——清初自然科学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洋人,清初,自然科学

    16世纪末叶,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向资本主义迈步,而古老的中国,却仍在封建社会里蹒跚。中国自然科学的某些部门,逐渐落在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后面,因此,西方的一些传教士,便开始以数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学、医学等为媒介,力图在中国打入传教的楔子。带着西方先进科学来传教的第一个人,是明神宗时的意大利的耶稣

  • 清朝龚自珍与龚半伦父子为何对清廷恨之入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恨之入骨,清廷,清朝

    晚近史上,龚自珍及其子龚半伦都是名人,但在官场上,又都混得不是很如意。如冒鹤亭在《孽海花闲话》中讲的小段子:英法联军之役时,龚半伦作为英使威妥玛秘书亦参与谈判,期间对中方百般刁难,“恭亲王奕?大不堪,曰:龚橙世受国恩,奈何为虎像翼耶?龚厉声说:吾父不得官翰林,吾贫至糊口于外人,吾家何受恩之有?恭亲王

  • 沈葆桢去世前后:沈葆桢的失败与福建水师的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水师,沈葆桢,福建

    多年来,我们苛刻地评价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化的努力,对于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洋务派人士缺乏一种“理解的同情”。我们一味地指责他们的失败,这种轻率的指责无助于我们从历史中获取思想的资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洋务运动的关键时期,此时艰难拓展的福州海军船厂,则是洋务运动的标志性事业。其间,作为洋务

  • 雍正为什么要杀他的舅舅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他的,舅舅,雍正

    胤禛刚登基,对隆科多非常信任,在许多事情上都咨询他的意见,一派君臣和睦相协、同舟共济的景象。但到1725年下半年,雍正已经对他有所责难,并开始有步骤地打击隆科多。为什么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雍正的态度就转了一个大弯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隆科多居功自傲,擅权结党,已对雍正的皇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自比

  • 两支海军,上演了荡气回肠的一幕北洋水师,中国人的强国之梦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洋,水师,甲午

    甲午战争有陆地和海上两个战场。其中海上两支舰队——清朝的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交锋更具代表性和决定性。它们之间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通过对它们各自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在海战中表现的分析,或许我们能获得一些启迪与思考。从珠江口岸英国舰队那一声炮响开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基本都是从海上而

  • 谢庄之战:冯三保和冯婉贞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之战,冯三,故事

    北京近郊,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周围是茂密的森林,连绵的群山。村民们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猎、种田自得其乐。这个“桃花源”式的小山村便是后来名噪一时的谢庄。村里有户姓冯的猎户,是早年间自山东迁移来的。户主冯三保,练得一身好功夫,为人豪爽仗义,被

  • 养一个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需要多少钱

    八旗制度是清朝赖以立国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一项社会制度,也是一项军事制度。正因为八旗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爱新觉罗家族可以一步步统一女真各部,以至于最后问鼎中原统治全国。在八旗制度下,八旗子弟作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为清朝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如此,清朝入关之后,对八旗子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清朝的八

  • 雍正祭天后回宫,给乾隆扔了一块肉,没想到乾隆竟哭着把肉吃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吃完,雍正

    乾隆可以成为皇上,跟康熙年间产生的这件事儿关联挺大,康熙皇帝尽管是在快过世的那时候才初次看到12岁的弘历,可是康熙皇帝对他的印像却很好,乃至在自身剩下为数不久的时日里边让弘历始终陪着自身。在这里大半年内,随之对弘历的掌握加重,康熙皇帝也更为喜爱他了。康熙皇帝初次教弘历阿胶,他就连中五矢,康熙皇帝很是

  • 慈禧太后身份谜团,说到底就是居心叵测者所为,经不住反复推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反复推敲,居心叵测,谜团

    今日跟大伙儿来聊一聊晚晴知名政冶角色都是最有异议的自己慈禧,坚信很多人都讨厌她,说真话网编毫无例外,也是割让土地也是赔偿款的,一见到晚晴这些历史时间恨不能把材料给扔了。只有今日见到某些物品觉得很有趣就跟大伙儿来唠叨。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为满洲镶蓝旗人,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