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渔的传说故事:李渔笠翁的来历

李渔的传说故事:李渔笠翁的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3/12/20 8:15:41

渔(1611约1680),取名仙侣,后改为渔,号无徒,字笠鸿、号谪凡,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他的着作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表演艺术及饮食、园艺等内容,在戏剧理论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签翁十种曲》,现在均广为流传。

李渔笠翁的来历

有一年闹大旱,伊山村边的塘水都干了,田间的禾稻瘪枯枯的。有几口大塘,水却是满满的,这是姜财主家的,村里人急得没法,去找李渔商量,托他到姜财主家讨水。

说起这姜财主,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不光家里财产多得连他自己也算不清,而且城里的县官,还是他的什么亲戚,有财有势的,谁敢去碰他一根毫。李渔倒不在乎,他受了大家的委托,便上门去了。

开始,姜财主见是李渔,勉强应酬了几句。可当一提起讨水,他竟把脸一沉,皮笑肉不笑地说:“嘿嘿,水,有呀,你带来多少银子?”

李渔一楞,塘里的水还要银子,岂有此理?但嘴上仍只好说:“乡亲们穷哪!哪有银子?”

姜财主摇了摇头,说:“既然没银子,那就不必多废话。”

李渔一听,好气恼,本要发作,但一想到乡亲的委托,只得耐下气,说:“田里禾稻都快枯死了,哪里还有闲工夫讲废话?”

姜财主把眼珠一横,笑一声,说:“晤,既然如此,老兄必如此认真呢,莫非收了银子难交账?”

李渔再也忍耐不住了,“刷”地站起身来,问:“水从山上来,人人都可用,你凭什么占为己有?”

财主急了,一时不知讲什么好,便拍着胸膛:“喏,喏,就凭我这个,这个,你有啥办法?”

两人言来语去,顶撞了起来。李渔水没讨成,反而讨了一肚子的气。

他回到村里,就把情况跟乡亲们说了。

大家一商量,决定到十里外的龙山坝去引水。话虽这么说,可引水也不容易啊,得穿过一片荒山地,挖条沟,水才能流过来呀。

人心齐,泰山移。大伙一条心,便决定动工啦。

这事很快传到姜财主耳朵里,他想:糟了,要是让穷鬼挖好沟,我这两口大塘,岂非白修了。他转来转去,赶紧上县城去找亲戚,请县官替他作主。

历来乌龟、八是同一路货色。财主同县官一商量,竟出了布告,说什么这片荒山地,全是姜家的,准也不准动。

不得了了,明摆着不准挖沟,逼着要买水啦!村里人又急着找李渔去商量。

李渔想了想,说:“你们带几升芝麻,再来八个人,每人带把开山锄,排成行,走一步,挖一下,你们前面去,我在后面跟,一同去查看查看。”

整整跑了大半天,才回到村,李渔又说:“先别急,回家歇着,顺便准备准备。待我查了历书,择吉破土。”

李渔这么一说,有的人在肚里嘀咕:人家事情这么急,他还要择个吉日,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又不好当面说,只得在心里纳闷。

一天,李渔到荒山地上一看,播下去的芝麻都发芽啦,赶紧回来,说是破土吉期已到,即刻动手。

这下,村前村后可热闹了,呼儿唤女的,一群群,一队队,直荒山地奔去。

姜家财主一看,不妙,这班穷鬼吃了老虎胆啦,竟敢动手破土,那还了得,就奔进城里去告状了。

县官接到状纸,发下竹签,立传伊山村首到堂。谁知李渔早在那里等候,一传就到。

李渔手里也拿着状纸,只见上面写着:

村民要治水,挖点芝麻地,

只挖一条沟,何必多是非。

县官拿着状纸,拿不定主意,眼珠子转了转,问:“到底要挖多大的地?”

李渔答:“芝麻地么,就跟七品芝麻官那样,这么一点点。”随手把小指头一举。

县官一听,赶紧摸了摸自己的帽子,点了点头,说:“芝麻不大,唔,芝麻地么……”抬头一看,大堂上站着这么多农民,心里也有些慌,便朝姜家财主说道:“姜翁,芝麻地,反正大不了。我看算了吧!”

姜家财主本是个目不识丁的草包,被县官一说,也只好点点头。

县官马上在状纸上批道:

区区芝麻地,与民去治水。

本县今批示,不准有翻悔。

李渔拿着批示,赶紧回到荒山地,真的破土动工啦。

很快便挖了一大片,姜家财主一看,哎唷,不对,芝麻地,怎么有这么大呀!想想实在不放心,又连忙赶进城里,请县官亲自来查看。

县官无奈,只得开锣喝道地坐着大轿,来到荒山地,找着李渔,问:“大胆刁民,为何目无批示?”

李渔不慌不忙,把批示一举,说:“小民素来守法,遵老爷之命,在挖芝麻地!”

县官手一指,又问:“这么大一片,还叫芝麻地?”

李渔也把手一指,答:“这些便是芝麻地,请老爷细看。”

县官哪里认得清芝麻、绿豆,一瞧,的确是些成行成片的嫩芽,轻声问随从:“这些是什么?”

随从点点头,答:“全是芝麻。”

周围的人也都喊了起来:“禀老爷,全是芝麻。”

李渔嘿嘿一笑,道:“老爷,没错吧,乡民挖的是芝麻地呀!”县官涨红了脸,一个转身钻进轿里,喊:快抬,快抬!

县官走了,姜财主灰溜溜地回了家。谁知李渔从此变成了他的眼中钉。

挖通沟,水进村,人们那股乐劲啊,还用说吗?

一天,有人来找李渔,说是姜家财主雇了打手进村了,要暗算他,叫他避一下。

李渔一怔,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避一下风头也在理。

哪里知道,李渔正在盘算,几个打手已到面前。急的啊,连家门也没敢进,转身就往村外走。

正巧,村口有人在耕田,听了这事,随手拿起蓑衣、笠帽,往李渔身上一披,往田里一指,李渔心下明白,便装模作样地去耕田了。

不一会儿,几个打手赶到田边,气呼呼地问:“喂,看到李渔了吗?”

李渔没作声。田边的老汉把手一指,答:“哦,李渔么,早到那边去啦!”

过后,李渔心想,千有理,万有理,地头蛇咬人实难避,这趟亏得蓑衣、笠帽救急,想来想去,便决定远走高飞,回到杭州去了,免得县官、财主生是非。于是,便改叫“湖上笠翁”,李渔的故事从此广为传诵。

一言心语

荒山开地的故事。道出了利欲熏心、依附权势的丑恶嘴脸。更表现出了李渔的超人智慧。

标签: 传说李渔来历

更多文章

  • 根据梁启超的查正,“戊戌六君子”被捕各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各有,君子,根据

    上排左起:谭嗣同,杨锐,林旭,下排左起: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时博览群书,好读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算

  • 第一节 三藩专制,剿抚并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ldquo,三藩,毛文龙

    康熙亲政后。将处置“三藩”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所谓“三藩”,即顺治年间清廷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精忠袭爵)。当时他们率清军南下,对于击败农民军及南明政权,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但他们的权势也随之恶

  • 第四节 手工发达,文化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手工,第四节,繁荣

    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手工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破坏。大约经过五六十年的光景,到康熙中期以后,手工业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整体而言,清代丝织业已落后于明代丝织业在清代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虽然清朝统治者在江宁、苏、杭设有织造衙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

  • 范文程生名哀荣,无一缺憾,他为清朝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他为,哀荣,缺憾

    有人说他是可耻可恨的大汉奸,有人说他是爱护百姓的大能臣,他自己说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就是清初文臣范文程。后世之人何以对他有这样云泥之别的评判?我们应该先看看范文程的所作所为,再来审视对他的评价究竟是否恰当。范文程(1597-1666),清朝开国重臣,字宪斗,号辉岳,

  • 被爱新觉罗氏父子敬重的范文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敬重,爱新觉罗,父子

    范文程是辽宁沈阳人,历仕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在建立和巩固清王朝中屡出奇谋良策,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谋略家。范文程蒙族统一东北后,接着要入主中原。范文程建议对明朝将实行招抚的政策。明将洪承畸被俘后,拿定主意,坚决不投降,还骂不绝口。皇太极派范文程劝降,洪还是骂,范

  • 千古清官忠臣于谦 刽子手因不愿杀他而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愿,忠臣,清官

    说起民族的英雄,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我们的岳飞大将军,因为岳飞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相信精忠报国的故事,会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这位英雄,可能不了解历史的人不了解他,但是他的事迹和功劳,和岳飞不相上下,甚至就连行刑的刽子手,都不愿杀这位令人敬佩的英雄,而选择自杀!我想从古至今,

  • 龚自珍儿子龚半伦:圆明园被毁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儿子,圆明园,罪魁祸首

    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名橙,字孝棋,又名孝拱,是龚自珍的儿子,半伦是他晚年的号,因被载引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将他骂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中国人讲究“五伦”,可这位龚大公子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别的通通不爱,故自号“半伦”,真是“坦诚”得让人佩服。龚半伦虽放荡不羁,可并非不学无术之徒,相反他自幼聪颖,

  • 清朝三藩之乱说的一起打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的人,第一个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藩之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而且还能凭借明将对明朝军事的了解,做出

  • 甘国宝与王莲莲是什么关系 清代名将甘国宝的生平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名将,国宝,清代

    ????????????????甘国宝,清朝中晚期着名的武将,他出生于1709年,卒于1776年,他一共活了67年。甘国宝主要在南方的福建等地任职,因为他做官兢兢业业,所以很得老百姓的心。《甘国宝与王莲莲》其实是一本书,甘国宝就是里面的男主人公。《甘国宝与王莲莲》《甘国宝与王莲莲》在福建、台湾一带是

  • 发现清五阿哥的墓,传言300年事情终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传言,发现,年事

    现在看文章的肯定有部分人是当年的还珠迷,对其中的一种清朝人物很是入迷,当这些人之中也都是有历史原型的,例如那位五阿哥永琪,专家还发现了他的墓。“当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听到这首熟悉的歌,琼瑶笔下《还珠格格》里那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