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龚自珍儿子龚半伦:圆明园被毁的罪魁祸首?

龚自珍儿子龚半伦:圆明园被毁的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74 更新时间:2023/12/10 18:20:07

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名橙,字孝棋,又名孝拱,是龚自珍的儿子,半伦是他晚年的号,因被载引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将他骂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中国人讲究“五伦”,可这位龚大公子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别的通通不爱,故自号“半伦”,真是“坦诚”得让人佩服。

龚半伦虽放荡不羁,可并非不学无术之徒,相反他自幼聪颖,“藏书极富,甲于江浙,多四库中未收之书”,少时即“沉酣其中”。

龚半伦虽家学渊源,又有严父亲授,却生性狂傲、喜空谈,世称狂士。为此,龚自珍曾多次劝勉儿子要踏实做学问。

可惜,龚半伦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后来他流落到上海,依然放荡不羁,挥霍狎妓,如果仅仅做一名“狂士”,倒也罢了,偏偏这位龚公子在走投无路之际投靠了英国公使威妥玛。龚半伦流利的英语,让这位公使大为惊叹,威氏对他极为赏识,给了他很高的待遇,行动有护卫跟从,月致万金。

包括公使本人在内,上上下下都恭敬地称他为龚先生,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龚半伦为洋人效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据《清朝野史大观》、《圆明园残毁考》等载: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中国,龚半伦随英舰北上来到北京后,将辫发盘到头顶,洋人帽,穿白色西装,出入洋兵营盘,狐假虎威,好不得意。

随后,他将联军引进圆明园,并抢先一步单骑直入,取珍宝重器以归,大发横财,然后,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这场大火燃烧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还烧得所有的中国人心痛,也让世界上所有有良知的人心痛。

与龚半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亲龚自珍,父子俩一个爱国,一个卖国,一个名垂青史,一个遗臭万年。清人赵翼说,名父之子多败德,这虽然不是必然规律,但名父不幸而有逆子,按照“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龚自珍自然也难辞其咎。

与几乎所有卖国贼一样,这位“杰出的强盗”最后也没能逃脱上天的惩罚,史载,龚半伦晚年生活极为潦倒,靠典当家私过活,最后因精神失发狂而死。看来,即使是自称“半伦”的人,也仍然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

标签: 儿子圆明园罪魁祸首

更多文章

  • 清朝三藩之乱说的一起打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的人,第一个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藩之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而且还能凭借明将对明朝军事的了解,做出

  • 甘国宝与王莲莲是什么关系 清代名将甘国宝的生平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名将,国宝,清代

    ????????????????甘国宝,清朝中晚期着名的武将,他出生于1709年,卒于1776年,他一共活了67年。甘国宝主要在南方的福建等地任职,因为他做官兢兢业业,所以很得老百姓的心。《甘国宝与王莲莲》其实是一本书,甘国宝就是里面的男主人公。《甘国宝与王莲莲》《甘国宝与王莲莲》在福建、台湾一带是

  • 发现清五阿哥的墓,传言300年事情终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传言,发现,年事

    现在看文章的肯定有部分人是当年的还珠迷,对其中的一种清朝人物很是入迷,当这些人之中也都是有历史原型的,例如那位五阿哥永琪,专家还发现了他的墓。“当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听到这首熟悉的歌,琼瑶笔下《还珠格格》里那些个

  • 第二节 盛世显赫,出征金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显赫,盛世,第二节

    金川,两条河流即大、小金川的合称,地处四川省西北,大渡河上游,以临河山有金矿而得名。早在隋代,始置金川县,唐属维州地;明时,隶属杂谷安抚司。此地处万山丛矗之中,汹涌的溪流环绕其中。地形十分险恶,气候寒冷,常年雨雪交加,只产青稞、荞麦等耐寒作物。居民多属藏族,筑石碉为居室。雍正元年,在此设金川安抚司,

  • 金圣叹的传说故事:对调孔夫子和财神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说,孔夫子,财神爷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入清后,因哭庙案被杀。喜批书,曾批改《水浒》、《西厢》,有《沉吟楼诗选》。传说有一天,金圣叹正在闭门读书,忽听得门外吵吵闹闹,便推开窗户一看,原来是一些应试未中的考生,在那里高声讲话,大发牢

  • 游岳忠武王祠:于谦岳飞两个英雄的惺惺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岳飞,惺惺相惜,武王

    于谦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②,不见将军奏凯歌?【注】①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迁都南京,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

  • 清朝时期福康安进兵西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时期,清朝,西藏

    乾隆帝是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各民族间和睦团结,但仍有一些地方发生动乱,威胁清政府的统治。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8年),台湾天地会数千人在林爽文、庄大田的领导下,其人数越来越多,攻城夺县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台湾总兵柴大化一面坚守,拼命抵抗;一面上奏朝廷、请求派兵协助剿灭天地会。乾隆帝得知后

  • 两朝帝师翁同龢是个怎么样的人?对清朝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政局,是个,的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两朝帝师翁同龢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晚清帝国,有一个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以状元进而入仕,先后成为统治招聘俩朝帝师不说,还把握了十数年的国家财政大权,毫无疑问他对晚清政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就是翁同龢。自古以来,位极人臣的官员都是非大忠即大奸,譬如连杀

  • 五、康熙遗诏的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价值,康熙,遗诏

    康熙61年11月13日,凌晨四点钟的样子,康熙把他七个儿子和尚书隆科多,召到畅春园御榻前面,向他们宣布了谕旨:“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就是史书记载的康熙口谕,此口谕和康熙遗诏最后一段话完全相同。但这份遗诏却让后人有了饭后的谈资

  • 地方控制的加强与博学鸿词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博学,地方,鸿词科

    在绝对专制主义集权的皇帝之下,清代的中央机构有内阁(实权在军机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和院寺(都察院、大理寺、理藩院、翰林院、太仆寺等),分别执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清代则设有行省和特别行政区。省下设道、府(或直隶厅、直隶州)、县(或厅、州);每省设巡抚(无巡抚,则由总督兼),每一省或数省设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