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有想法的太监,还想反抗皇帝

明朝最有想法的太监,还想反抗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62 更新时间:2024/1/4 10:00:08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太监人数最多的朝。这是因为明朝的特殊制度,太监可以参与政治,而且有着不小的地位。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明朝近三百年来,出现了特别多的又有名的太监,而在这些人中,想法最大的那个太监就是曹吉祥

曹吉祥是河北省唐山人。他最初作为太监进入宫殿,在王震的手下工作,所以他也是的一个党。王震是明朝第一位执政的太监。在王震之前,明朝没有太监可以垄断政治事务。因此,曹吉祥不知道在他还是太监之前有多久。当英宗刚刚登上王位时,由于王震的晋升,曹吉祥成为了一支受监督的军队,并跟随军队征服反叛分子。

这次,监督部队是曹吉祥第一次立功。后面的事,就是曹吉祥跟着不同的人,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然后自己有了一些权力和实力。可以说,刚开始的曹吉祥确实为大家做了好事,因此,他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太监。明英宗喜欢王震,这直接导致了民改堡垒"。英宗被抓后,大家就开始都支持岱宗,曹吉祥作为英宗时期的老成员,王震的人,实际上已经过了岱宗时期。据说是一个奇迹。

然后到了明朝的后期,英宗得了个称号,在八年皇帝之后,皇帝岱宗得了大病,此时,曹吉祥和他的同事徐有贞石亨等人马上发现事自己逆袭的时候了,所以他们接管了被软禁的权利。后来,又让英宗做了皇帝,曹吉祥作为支持英宗回来的最大代表,自然成了太监中最厉害的人。在目前关于明朝的影视剧中,所有曹姓太监都是用曹吉祥来做示范的。

当曹吉祥执政时,虽然他不想让王震如此垄断,但他和王震一样贪婪。他不仅贪婪地指责,而且还排除了他的持不同政见者。他与曹吉祥的力量一起成为第二个王震。越来越大,引起了他的同伙石恒的不满。这两个人原本是同伙,但由于利益关系,他们也有冲突。

当两人即将战斗时,其他的一些人开始对付曹吉祥。两人只能再次团结起来反对职官员团体。英宗皇帝不是傻子。王震的那件事他还记着,所以他也十分怀疑曹吉祥。英宗首先撤销了许多曹吉祥的人马,并否认了他的支持。这让曹吉祥很不爽,但他只能看着,慢慢等待。在天顺四年,曹吉祥召集了自己的下属,杀死了几名官员,直接进行了反动,甚至一次袭击内阁,并立即入侵内阁官员和内阁的第一助手李贤,李贤还收了大伤。幸运的是,孙镗极力对抗曹吉祥,曹吉祥的团队最后没有成功。

此事件发生后,曹吉祥连同家里的亲戚一起都被杀死,曹吉祥也是大明王朝唯一一个反叛的太监。后来的一些太监人的控制力量都超越了曹吉祥,但没有人像他这么反动。皇帝用一句话杀死了他们,而曹吉祥想要反抗皇帝,曹吉祥就是那个想法最大的宦官。

标签: 明朝最有还想

更多文章

  • 五、奸臣当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奸臣,当道

    由于明武宗荒淫无度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也没有任何子嗣,而他的父亲孝宗则是一生钟情于张皇后,只有武宗单传一个儿子,所以孝宗一脉随着武宗的驾崩也就断了香火,于是大臣们决定从最近的皇族旁支中中选出皇位继承。于是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兴王朱佑沅被认定为最近支的皇室,此时时兴王也已经去世,所以理应由他的

  • 杨家将中说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说,奸臣,昏君

    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理想政治是什么?那就是“贤人美政”:圣人或者最次也是君子执政,一个国家就会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事实真的如此吗?“贤人美政”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过?那些贤人的真实面目又是如何呢?对中国百姓来说,八贤王是个家喻户晓的贤者、大好人。世无八贤王,遍地萧冯道八贤王的造型,来自明代白

  • 明代地方诸司衙门的《责任条例》及政务记录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代,衙门,记录簿

    在官员被任命到岗那一刻起就给划定一个职责范围,用今天话来讲,就是官场行政工作所必须做到的“死”规定。规定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即使你皇帝老子规定了,我可不执行,你又不能一天到晚盯在我屁股后面。对于这样的情况,朱元璋有何良策呢?洪武二十三年(1390)

  • 第一节 承业曲折,历尽艰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曲折,艰险

    仁宗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登基,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病逝于钦安殿,享年48岁。明史说他“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由此可见,仁宗在位

  • 明代朝贡体系之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体系,兴衰,明代

    【关键词】明代;朝贡贸易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91-02“朝贡”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卷一百下:“汉兴柔远,与尔剖符……修奉朝贡,各以其职。”这种朝贡形态在商周时代就已

  • 明朝史上最有谋略的4大首辅,张居正竟然并非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上,明朝,最有

    前两年当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受欢迎我国,刮起了有股科学研究明代的热潮。明代是个“自主创新”颇多的皇朝,明代废止了研修上千年的丞相规章制度,可是由于当政的皇上较为懒又只有建首相、设首辅。明代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开设的首辅数不胜数,能被选入首相变成内阁首辅的人全是人中龙凤,有勇

  • “千呼万唤”称帝南京洪武朝廷“奉天承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千呼万唤,南京,朝廷

    东灭张士诚后,西吴政权开始势如破竹的北伐战争。就在北伐凯歌声中,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那位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长相奇特、老南京俗称为洪武爷的朱元璋在南京城里的明故宫与御道街一带举行了开国大典;也就是正月初四这一天,一个影响中国历史长达600多年的新兴的政权大明帝国宣告诞生。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大一

  • 二、从和尚到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帅,和尚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要么是生长于士大夫家庭,从小学习文韬武略,为成就将来霸业打下基础,例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要么本来就是名臣良将,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众人推捧,鼎力相助,例如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陈胜、吴广提出着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忿口号,但做将

  • 刘大夏为什么是朝野公认的弘治中兴第一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是,刘大,朝野

    明孝宗弘治一朝(1488—1505年),颇多善政,史称其为弘治中兴,刘大夏则是辅佐明孝宗将弘治中兴推向高峰的第一名臣,史家将其比作促成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和推毂宋仁宗实行仁政的韩琦、范仲淹。刘大夏(1436—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入仕后,历任兵部主事、郎中和户部侍郎、两广总督、兵部

  • 从张士诚嘴里叼走诸暨和张士诚报复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嘴里,张士诚,诸暨

    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底,朱元璋任命耿再成为行枢密院判官,令其率兵屯驻缙云县黄龙山,为攻取处州做好前期军事准备。与此同时,命令行枢密院同佥胡大海率兵攻打近邻婺州的绍兴府西南重镇诸暨。张士诚守将华元帅战败宵遁,诸暨随即被占领。朱元璋下令将诸暨改为诸全州,以帐前元帅张彪为统军元帅兼知州事,王玉为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