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雍正仅用了四个字评价他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雍正仅用了四个字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4/1/16 11:02:02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李光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熙王朝》是部久映不衰的电视剧。不管过去多少年,还经常能在电视上看见它。里面的李光地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还记得他怎么当官的吗?被绑着进京的,照死不肯当官,太子劝了也没用,最后一批格格把他骂醒了,这才回来当官。

电视剧拍得好看,但你要真信了,我也只能呵呵了。李光地为官近五十年,几乎贯穿了康熙朝,同时他也是理学大家,着作颇丰。但他这一辈子可不像想的这么简单,故事颇多,有的还少为人知。

少年经历

李光地小时候聪明,十三岁时家里出事了。全家连他12口人都被山贼抓了,只有他父亲逃掉了。抓他的山贼叫林日胜和林兴珠。看着眼熟吧?这个林兴珠应该就是跟着韦小宝去打俄国人会用藤牌地堂刀的那位。

李光地有位伯父叫李日燝,是个文武全才的奇人。听说后特地跑回来,先是帮忙凑赎金。可是甭管给多少钱,对方就是不放人,没完没了。于是他开始招募乡勇,配合官军,四个多月,大小近百战,把山贼打的没处躲,最后才把这十几口人在时隔一年多以后弄回家。

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倒成就了李光地,回家后他就变了个人,读书非常刻苦。

时间问题

电视剧中有情节很有趣,太子胤礽代表康熙来请李光地出山做官。这个事儿比较麻烦,因为李光地在康熙十二年就进士及第开始做官了,而太子胤礽要到康熙十三年才出生,为难太子了。

举荐施琅

电视剧中姚圣在康熙面前突然说出举荐台湾水师的施琅做平台主将时,简直是振聋发聩,令满座皆惊。这么写效果好,但不真实。施琅在顺治时期已经降清了,康熙时期即便举荐他平台也属正常。而且举荐他的虽然有姚启圣,但主要是李光地。

三大诟病

全祖望是乾隆时代的大儒。他对李光地的评价是: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明显不是好话啊。这里面涉及到李光地的三段隐私故事。

初年卖友说的是一段被称为“陈李公案”的事。三藩起兵时李光地刚好回家探亲,就被耿精忠拿下了。他就顺手投靠了耿,但其意则是希望当个间谍。当时耿精忠处被迫投降的还有李光地的同榜进士叫陈梦雷。于是李光地两次秘会陈梦雷,研究耿精忠的情报,并由李光地写成奏折用蜡丸封了,偷偷转给康熙。因为这个,李光地被康熙无条件信任,但他并没提陈梦雷的功劳。后来三藩事后,陈梦雷差点被砍头,狱中喊冤,李光地才大概说有这么回事,于是陈梦雷改判流放。

中年夺情则是指李光地的母亲去世了。当时他正“提督顺天学政”。康熙认为他的工作太重要,不能耽误,命他一边上班一边守制,这叫“夺情”。可李光地算好时间,找康熙请了九个月的假,回家办丧事,办完就赶回来不耽误。结果被御史们知道了,弹劾他,说:要不你就夺情,要不就守制,你这请假算怎么回事?还是理学大家,说的做的完全两面派。最终康熙处罚了他,但仍然信任他。

外妇之子来归说的是李光地年轻时风流,逛妓院把妓女的肚子搞大了。等到他老了,忽然有个儿子来认祖归宗。面对亲生骨肉,李光地异常冷漠,完全没有一点认亲儿子的意思。

这三件事搁任何人身上都算是瑕疵,但在他身上却是大毛病。因为他是理学大家,天天教别人怎么做人的人啊。

两大褒誉

封建王朝,谁给的夸奖最有价值?当然是皇帝。

康熙皇帝在评价他时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这就是君臣相知无以复加的意思啊。

雍正皇帝评价李光地相对简单,只用了四个字:“一代完人”。还需要再说别的吗?

标签: 是一个的人雍正

更多文章

  • 大龄女青年进宫后被宠上了天,她去世后皇帝也不想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上了,活了,进宫

    从古至今,“英雄难过美人关”好像是1个众人皆知的客观事实。在历史上的很多大事件通常也都和英雄人物漂亮美女的坎坷感情故事密切相关,例如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和平常人对比,做为封建王朝最大君主的皇上在情感层面就看起来甚为冷酷了,因而民俗也总有了

  •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 古代文人为什么爱逛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文人,青楼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当时文人大多有两面,在诗歌方面有着良好形象的龚自珍除了不抽鸦片,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在此节篇中先说到的是逛青楼。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年代,文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文人为什

  • 附: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事记,甲午,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4月2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为首的农民起义。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6月7日,中日两国相互照会出兵朝鲜。6月22日,日本外相向中国公使递交第一次绝交书。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植大院君执政。7月25日,日本海军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中国

  • 变法维新都知道康梁:去留肝胆两昆仑确是谭嗣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去留,变法维新,肝胆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乍看此诗,诸位一定觉得既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然也,此正是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义前所作的那首[狱中题壁诗]的原诗。而那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一百多年来被中国人反复吟颂、激励了无数人为理想而献身的“狱中题壁诗”却是被篡改过的伪作。篡改者正是谭嗣同

  • 礼部尚书张伯行为官清正被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官,清正,礼部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

  • 溥仪第一次领工资买了什么?当过皇帝的人显然与众不同,花钱不带皱眉头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不带,买了,的人

    爱新觉罗溥仪,他是清朝末期的最后一位皇帝,按血缘关系来算的话光绪皇帝便是他的伯父,而摄政王则是他的父亲。溥仪三岁就登基成为皇帝,自小养尊处优,珍奇异宝见过无数,可以说他一生对于钱没有什么概念。就算是后面已经退位,可是清王室依旧比普通人阔气多了,溥仪身边的古董宝贝也都是价值连城。溥仪特赦以后有了自己的

  • 第二节 青史留名,纪大烟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烟袋,第二节,青史留名

    根据历史记载,自纪晓岚上推七世,纪氏家族多读书人。祖先纪坤,虽然科举不顺,却很有诗名,着有诗集《花王阁剩稿》。纪晓岚的曾祖父纪钰,有幸进入太学,才学受到过皇帝褒奖。而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做过县丞,其父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而且写文

  • 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历史上的于成龙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事迹,有什么,清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于成龙》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以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朝大官于成龙的生平事迹与为官经历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清廉政治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人物也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 清朝最凄惨皇后,为弟弟生3子女,未料竟被亲生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凄惨,清朝,皇后

    王后古时候是国家的代表,他们享有到高于一切的华为荣耀,一般而言,下场会较为非常好的。殊不知,假如王后惹恼了君王,或是卷进了政治斗争,他们的结局就会较为凄凉了,例如乾隆第二任王后那拉氏,因断发而被打入冷宫,落得1个“不废而废”的下场,而清朝历史上也有一名更为凄凉的王后,她就是说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明英宗杀死了,他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他有,明朝,英宗

    在了解于谦的故事后,觉得于谦既伟大又悲惨。于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于谦是一个两袖清风,不与朝廷恶势力同流合污之人。之所以又说于谦是一位悲惨之人,这是因为于谦死的很凄惨。正所谓,一人之说怎抵得了悠悠之口。当于谦被陷害入狱时,他只能百口莫辩,等待皇帝的最终发落。既然说于谦死的很冤枉,那么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