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可怜的一皇子,十一岁封多罗贝勒,却遭皇帝一脚踢死!

清朝最可怜的一皇子,十一岁封多罗贝勒,却遭皇帝一脚踢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3/12/21 3:18:50

在封建的古代社会,皇子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焦点人物,他们因为具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一些皇子却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落得凄惨的结局。

要讲的这位皇子并没有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相反还有继承皇位的最大可能性,然而,却被皇帝一脚给踢死了,堪称清朝最可怜的皇子一点也不为过,他就是隐志贝勒奕纬。

清朝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紫禁城南三所传来好消息,皇次子绵宁(道光帝)身边的官女子辉发那拉氏(妃)生下了皇长孙奕纬,嘉庆帝欣喜若狂,萦绕在心头多年的愁情终于可以烟消云散了。

话说,嘉庆帝本来就儿子不多,正因如此,他在亲政的第一年便选择了最优秀的一个为继承人,他就是皇次子绵宁(道光帝)。绵宁从小就备受祖父乾隆喜爱,在他十岁那一年跟随祖父乾隆外出打猎,因射中一头鹿,被乾隆赏赐黄马褂。绵宁被秘定为皇储后,被嘉庆看作是大清国未来的希望,然而,令嘉庆帝不解的是,自己亲定的继承人竟然一直生不下儿子。

奕纬的降生无疑令嘉庆帝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他的母亲辉发那拉氏也因此被赐封为绵宁侧福晋。可是,绵宁对这对母子却没有任好感,主要原因在于辉发那拉氏的出身太低了,她是来自内务府的一名包衣女子。

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刚过新年不久,年仅11岁的奕纬被嘉庆帝封为多罗贝勒,由此,奕纬便成了清朝最年轻的贝勒。仅过了一年,嘉庆帝便暴崩于避暑山庄,智亲绵宁继承了大清皇位,是为道光帝。

道光继位后,虽然将辉发那拉氏先后册封为和嫔与和妃,但对长子奕纬却并不感冒,甚至将奕纬的贝勒待遇降为普通皇子待遇,这令奕纬十分郁闷,但却无可奈何。在随后几年内,新入宫的静妃连续给道光帝生下了皇次子奕纲与皇三子奕继,这使得奕纬觉得自己继位更加无望,因此便开始荒废起来。

道光九年左右,静妃所生奕纲、奕继先后夭折,如此奕纬便成了道光帝唯一的儿子,当时道光帝已是年近半百的人了,还能不能再生下皇子也不好说,因此,道光帝开始对奕纬关心起来,为此专门给奕纬请来了师傅,教授学业。然而,这奕纬竟然在一次授课中对师傅不敬,声称以后做了皇帝第一个要杀掉师傅。

道光听到后差点怒气攻心,将奕纬叫到跟前踢了一脚,没想到竟踢中了奕纬的要害,结果奕纬没过多久便去世了,年仅24岁。此时的道光帝也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不已,于是便追封长子奕纬为隐志贝勒,后来咸丰帝继位,又追封这位大哥为多罗郡王。

五年后(道光十六年),奕纬的母亲和妃也在对儿子的无限怀念中离开了人世。

标签: 清朝皇子贝勒

更多文章

  • 清朝兴盛因孤儿寡母,败落也因孤儿寡母,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乎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孤儿寡母,有什么,玄乎

    通过观看清宫剧,我们可以了解到清朝的兴起是因孤儿寡母带来的,孝庄太后带着小皇帝使清朝逐渐走向正规,至此创造了封建史上的巅峰时期,也就是康乾盛世。但清朝的灭亡也是因孤儿寡母引起的。慈禧老佛爷带着小皇帝把国家搅成了一潭洪水,最后落得了十分凄惨的下场。于是有人说,清朝成也孤儿寡母,败也孤儿寡母,并且,都与

  • 如何评价谭嗣同的变法论?贩卖国土进行变法明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土,明智,评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谭嗣同变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领土都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当涉及到国家领土主权问题时,更是必须要坚持寸土必争的理念。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人向皇帝提出:通过售卖国家疆土来筹集经费实行变法的提议。也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想法既荒唐又可

  • 清朝灭亡,八旗子弟为啥改姓?八旗后裔都有哪些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后裔,姓氏,清朝

    晚晴阶段革命党呼吁全天地人们一起打倒清政府,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彻底消除倒台,而哪些八旗子弟而为了存活迫不得已变更姓式散播在各国,说不定不改姓式可能活都活下不去。事实上,满清八旗子弟改汉姓的趋势,并不是从清政府灭亡才开始的。早在乾隆年间,不少满族百姓就开始尝试将姓氏改为汉姓。但由于缺乏经验,改出来的汉姓

  • 第四章 皇家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女性,皇家,第四章

    慈禧太后(18351908)无疑是清代宫廷中获得这一最高头衔的24位女性中最着名的一位。得益于保存下来的大量照片和历史资料,我们对她知之甚多。虽然她的生活不具有典型性,但她的生平是征服者精英的女儿奋发向上的缩影。她于1835年出生于叶赫家族,1852年6月26日进宫,为级别较低的第六等嫔妃。两年之后

  • 明朝老汉奸称自己“大明骨大清肉”,竟被康熙皇帝相当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明朝,汉奸

    提起谁是最可恶的明末清初“大汉奸”,世人无不所指吴三桂和范文程。这两个人虽然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与生活阅历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怀有刻骨铭心的“夺妻之恨”。范文程却对“夺妻之人”不仅笑脸相迎,而且献计献策,帮助他们夺取明朝的“故国江山”。显然,这个明末清初的“大汉奸”,走过非常坎坷的生

  • 清官廉吏张伯行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官,皇帝

    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

  • 张伯行是谁?为何康熙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为,康熙,清官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八年,卒于世宗雍正三年,年七十五岁。康熙二十四年(公元一六八五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为尤着。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谥清恪。康熙称它为"天下清官第一"生平在清朝康熙

  • 草包将军奕经一战重创英军,为什么却被皇帝撤职查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战,英军,草包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于大清帝国的臣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当时的八旗子弟已经腐朽得不堪造就,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满万不可敌的满洲精锐。此时前线吃紧,望眼过去整个满清帝国竟然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而在这时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人进入到了道光皇帝的眼帘,他就是乾隆皇帝的曾孙"爱新觉罗·奕经"。爱新觉罗·奕经

  • 清朝亲王尼堪:一生战功赫赫可惜竟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亲王,战功,英年早逝

    爱新觉罗·尼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军人之外还是一位贝勒爷,他出生在皇室家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是清太祖的孙子,他出生在1610年,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短暂的,因为他在一六五三年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只有四十三岁。爱新觉罗·

  • 甲午之战:第九章 丧国权,马关之约_三、国人救国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权,甲午,马关

    甲午战争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比较典型的是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