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治皇帝怎么死的?同治帝死因何在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同治帝死因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3/12/29 0:30:52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亲政后不到两年的同治帝载淳)一命归天了!关于这位小皇帝的死因,过去有的说是死于天花,有的说是死于梅毒,也有说是死于疥疮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来,我们在清代档案中发现了《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一份,属于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以下简称“脉案”)。它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10月30日下午载淳得病,召御医德立、庄守入宫请脉起,直至12月5日夜载淳病死,前后37天的脉案、所开的处方、共用了106服药的情况。这本“脉案”是敬事房太监根据御医李德立、庄守和每天请脉记录和所开药方,誊抄汇辑成册的。

据这份脉案的记载,载淳无疑是死于天花,而绝非死于梅毒或其他病症。

载淳得病卧床的当天下午,太医院院判李德立和御医庄守和诊断的情况是:“脉息浮数而细。系风瘟闭束,阴气不足,不能外透之症。以致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酸腿软,皮肤发出疹形未透,有时气堵作厥。”第一次请脉,御医就能作出上述明确的诊断,这主要是因为载淳的病来势很凶,“疹形”表发得较显着。对此,御医开出了用生地、元参、牛蒡子、芦根等12味药配制的“益阴清解饮”,进行避风调理。此药服过一夜,第二天早上即疹形透出,且能看出其中夹杂着瘟痘。

经过御医们近两天的精心医治护理,痘颗虽然很快开始表发了,但是,由于瘟热毒滞过盛,以致头面、颈项发出的痘粒很稠密。这还不算,令人担心的是痘粒颜色紫滞。内症则咽痛作呕,身颤口干,便秘溺赤。很显然,痘粒透出后内里过盛的毒滞并没有完全表发出来。按中医观察所得,出痘时分为“逆”和“顺”两种情况:如果痘颗一开始即出得齐,且灌浆饱满凸出,并有嫩红逐渐变为淡黄等,这是属于平顺的出痘,一般也少有生命危险。如果痘颗出得稀疏不齐,灌浆顶平或塌陷,并呈紫色的,这就是属于逆险的出痘。从载淳头几天的脉案记载看,它很快即转为逆险的一种。因此,御医在11月1日即诊断为:“由气血为毒滞锢所致,症界于险!”御医们几乎没有离开过载淳的病榻。到2日,稠密连络的痘颗虽继续表出,但病情也随之恶化。除头两天的症状外,又加上“腰疼胸堵,懊脓作呕,大便四日未行”。诊断为“此由毒滞薰蒸肺胃,阴分不足所致”。御医们由此下了比昨天还重的诊断:“症势重险!”

偏偏在11月8日病中的载淳又“微感风凉”,“以致咳嗽鼻塞,心虚不寐;浸浆皮皱,似有停浆不靥之势”。自此以后,我们看到“脉案”所记病情,越来越坏;许多并发症此时竞相发生,且日益沉重,痘毒日渐侵蚀了载淳的内脏机体。特别是由于体内抵抗力的严重衰退,痘颗出现相对处于“停浆不靥”的态势,就给痘毒乘机袭入各个职能器官和神经系统创造了条件,其它病菌也乘隙而入,形成多种并发症;从而各种病菌借以在痘盘溃烂的基底上,滋生竞存,使溃烂迅速蔓延扩大,形成恶性循环,病上加病。这种情况,从11月8日至11月18日的载淳脉案中看得很清楚,此时他已是每况愈下沉疴日深了。如在这八天中,载淳又增添了好几种新的病症:浮肿症、失眠多梦症、气喘胀痛症等,且有增无减。只是有些个别症状在经过治疗后,间有消长而已。特别是由于气血虚亏,此时周身又出现了“痘痂干燥,抓皮见血”的症状。

待到11月16日卯刻,又一严重症状出现,即“肾虚赤浊,毒挟湿,袭入筋络。以致腰软重疼,微肿,不易转坐;腿病痉挛,屈而不伸……”,痘毒至此已“袭入筋络”,真可谓病入膏肓了。接着,又出现了遗精、尿血的症状,且日渐加重,身体愈益瘦弱,心神恍惚不安。此时毒火已流聚腰部,御医们虽然开出“益肾消毒饮”、“益肾清解饮”、“扶元清解饮”等加固肾阴的方子,但奏效甚微,无济于事。而且既要治痘,又要治喘、治头、治腰……真是难以对症,良医束手了。

果然,从11月19日起,载淳病情急转直下。若算至11月30日,此间长达11天之久,是载淳最痛苦难忍之时。此时在前段痘毒潜入各部器官大发作的基础上,形成痘后多处痈毒,致使发生多处溃烂。它的集中暴发点,首先是腰部溃烂成洞,脓血不止;痘痈遍身,肿疼难忍;面颊肿硬,牙浮口粘;口喷臭气,胸满肋胀;大便腥臭,小便赤短。后来,痘毒上亢,有增无减。

集中暴发的大溃烂之快之烈,从“脉案”看也是十分令人惊异的。如在11月18日辰时的脉案还只是记录着“腰软重疼”,而仅隔了一天,到了19日辰时,则急转直下,“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慢流脓水,腿痛痉挛;头项、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到了22日,除了腰部溃处仍流脓血不止外,又有其他部位的痘痈接连溃破流脓。23日,又有臀肉左右溃孔二处流脓。这样,载淳全身已有三处大的痘痈溃烂流脓不止。病势如此急剧恶化,使御医李德立、庄守和万分忧虑。他们在这一天的“脉案”里忧心忡忡地写道“莫蔓溃陷透膜为要”,也就是说,如果是烂穿了,皇帝就会立即丧命。结果到了25日,蔓溃真的发生了,腰部与臀部的溃烂已串连一起,并且是溃口外小,而内溃很深很大,即俗称的“里烂”。到了26日,漫肿、串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每日流出的脓汁多达一茶碗。为了集中治疗蔓肿和串溃,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样、韩同九四位御医共议用“外用熨洗”的方案进行治疗。这个药方是用木香、生附子、苍术、山甲、川贝等12味药配制起来的。经过几番熨洗,至28日,也没有使腰部等溃处的脓血有所提换。相反,“腰间溃处如碗,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参看《翁同龢日记》)。同日申时,发烧更高,寐虚恍惚,胸满慒杂更甚。

时至29日,御医们万般无奈,只得在当天的“脉案”上写下了这样的警语:“正不制毒”、“症势日进,温补则恐阳亢,凉攻则防气败”的诊断。而在30日的“脉案”中,记下了这天载淳有“知觉痛痒”之感。可见在此以前的几天里,由于痘痈使神经系统遭到了大破坏,载淳已是处于麻木不仁、昏厥的状态了。而此时的所谓“知觉痛痒”,大概如世俗所说的临终前的“回光返照”吧!

一进入严寒的腊月,载淳在痘痈多处溃烂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致命的走马牙疳。绝望和悲切便笼罩了整个宫苑,死神已至,只待时辰,这已是宫廷上下心照不宣的事了。好歹熬了5天,到初五日,同治帝便命归黄泉了。

标签: 同治死因皇帝

更多文章

  • 第一节 乾隆登基,宽严相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宽严相济

    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82岁,廓尔喀国王拉特纳巴都尔请求停战,愿向清朝臣服。这年,十月初三日,他亲撰《御制十全记》,用满、汉、蒙、藏四种民族文字书写,刻碑建亭,用以宣扬他的武功成就,以垂久远。按高宗的说法,其十大武功计有: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回部”、两次扫荡金川、

  • 太平天国后期猛将,揭秘陈玉成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期,太平天国,猛将

    陈玉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玉成是天平天国自己培养的一员猛将,他的一身本领几乎是在太平天国中练就的。在陈玉成年仅14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金田起义运动,所以说哪怕陈玉成当时尚且年幼,但他绝对算得上是太平天国的元老级人物。而陈玉成的叔叔陈承瑢则是天平天国的第一批将领,这么看来,

  • 雍正皇陵到底有什么秘密?竟让已开始挖掘的专家,差人赶忙封死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有什么,皇陵,雍正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虽说其最终的下场很惨淡,但在此之前也曾辉煌过。在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统治时,清朝的实力是很强大的,在此后的日子里,更让这个国家达到了盛世繁荣的局面。可在整个大清王朝之中,也并不只是这两位皇帝,有着卓着的功勋。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最初建立起大清王朝的皇太极,以及为清朝更加强大而

  • 清末权阉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事儿,清末

    清朝的宦官制度开始于顺治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时规定由内务府总管宫廷事务,并设立敬事房作为太监的管理机构。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统治之时,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对宦官的约束非常严格。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如吃酒赌博、当差懒惰、口出怨言、混乱行走、言语高声等行为在宦官来说也都是禁止的。乾隆时还禁止太监与外廷官

  • 大清的“试婚”制度与清代皇室的试婚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代,皇室,试婚

    1886年8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清国皇室生活记趣》一文称,清朝被确定为皇储的太子,在正式选立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为太子挑选一位比其长一岁的适宜宫女,前往太子的东宫侍寝,教太子学会怎么做丈夫。如果太子同意,皇帝与皇后也不反对,这位宫女便可立为太子妃。《纽约时报》的这则报道大抵不虚,大清

  • 戊戌六君子是乱臣贼子吗?谭嗣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乱臣贼子,君子,是怎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戊戌六君子为中国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戊戌变法》记载:“戊戌维新…..实为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在1898年时,一心变法的戊戌六君子遭到处决,而慈禧竟然下令用钝刀行刑,谭嗣同被剁了30刀才咽气!变法推行受阻,百日落幕在甲午战后,清朝签订

  • 分庭抗礼——后金政权的建立与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分庭抗礼,金政

    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在苏子河畔巍峨的烟囱山上筑起了内外三层、楼台高耸的佛阿拉城有的书上也写作“费阿拉城”。;万历二十七年(1599),又命额尔德尼、噶盖创制了老满文。从那时起,努尔哈赤就有与明朝分庭抗礼的打算。随着对女真各部统一的进展,他当然不能满足这点规模。于是

  • 黄宗羲:义不仕清,晚节时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义不仕清,晚节,黄宗羲

    黄宗羲在70岁时,停止了讲学活动,而集中精力着书立说,他年寿愈高,学问愈精,声名日卓,朝中大臣仰慕其学问,多次向皇帝举荐他,康熙皇帝为笼络人才,也曾几次下诏颁旨希望能征召或礼聘黄宗羲出仕任官,但梨洲先生坚守遗民气节,不为名利所动,多次拒绝了朝廷与地方官吏的征聘,而致力于他的学术事业。康熙十七年(16

  • 清代最后的格格:平生只求人一次,抱怨姐姐川岛芳子拖累了她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姐姐,川岛芳子,清代

    1918年,逃亡旅顺,沉浸于在期盼修复大清国祖业的肃亲王善耆迈入了他的第一个闺女,他为这一小性命起名字爱新觉罗氏·显琦。将会大伙儿对爱新觉罗氏·显琦这个名字不了解,她汉名金默玉,被称作“清代最后的格格”,亲姐姐就是说灭绝人性川岛芳子。金默玉的一辈子

  •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台湾有过多少次被占领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宝岛,有过,甲午

    荷兰、西班牙殖民沦陷时期时间:荷兰殖民沦陷时期,1624-1662年(38年);西班牙殖民沦陷时期1626-1642年(16年)。16世纪,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朝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