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

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4/1/10 17:33:15

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上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成就、意义和影响已远超学术界,为世人所广知,相比之下其父陈三立则不大为人所知。

据史志记载,陈三立“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他1882年入乡试,因恶时文,自以散文体作答,主考陈宝琛赏识其才,破例录为举人。1886年,陈三立34岁,春季会试中式,但是年未应殿试,至1889年才成进士,授吏部主事。但陈三立累什十年不就职,以诗文自娱,成为近代同光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传统诗人。陈三立与当时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惠康、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保初合称“清末四公子”。

“戊戌变法”时,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支持新政。当时陈三立与其父在省城积极资助谭嗣同、梁超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变法失败后,陈三立父子受到牵连,被一并革职,永不叙用。革职后,陈氏父子即离开湖南,返回江西原籍。

这是陈三立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时代的新潮流中退出,自号“散原老人”,长期过着隐居生活。陈三立在为其父陈宝箴所写的行状中,以极其沉痛的笔调描述他们这一段的生活情景:“往往深夜孤灯,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已。”

1900年,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西逃陕西,就在这一年,陈宝箴在失意、抑郁中去世。父亲去世后,陈三立定居南京达29年,期间不问政治。

陈三立表面上看起来隐居不仕,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消沉,而是积极入世。

1903年,陈三立赞助柳诒徵创办思益小学堂。让出自家住宅作课堂,延聘外国教师,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创办新式学校。1904年,陈三立与李有缺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兴建南浔铁路。1907年,陈三立出资创办了袛洹精舍。袛洹精舍是清末国内第一所组织严密、办学宗旨明确的新式佛学院,苏曼殊曾任英文、梵文教师,先后培养出了太虚大师、谢无量等一大批民国佛教界领袖人物。此后,陈三立又资助近世中国佛教复兴奠基人杨仁山居士的弟子欧阳竟无大师创办支那内学院,培养了汤用彤、熊十力、陈铭枢等一代大师。可以说,陈三立对于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复兴发挥过重要重用,居功甚伟。

陈三立虽然远离政治,以超然于世的诗人自许,但他仍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1932年,陈三立住庐山,正值一·二八事变,日军发动对上海进攻。陈三立日夕不宁,于邮局订阅航空沪报,每日阅读。以至于晚上做梦时喊出“杀日本人”的话语。忧国之心可见一斑。1933年,曾经的好友郑孝胥投靠日本人,辅佐溥仪建立伪满政权,陈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自图功利”。在再版《散原精舍诗》时,愤然删去郑序,与之断交。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进城。陈三立再三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中国必败,他怒斥:“呸!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不久,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纳陈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大怒,呼佣人拿扫帚将其逐出。从此绝食五日,忧愤而死,享年85岁。

标签: 之父公子清末

更多文章

  • 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什么会被康熙发配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才智,盛京

    导读: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

  • 清代秘史上——皇清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代,秘史

    皇清秘史述前朝关东钟王气谈天女塞外记红妆满州的开基地方,是在山海关外,沈阳东边,长白山麓。其始不过一小小村落,聚群而居,浇土为城,地名鄂多里,人种是通古斯族。后来人口渐渐增多,各分支派,大约每一个部落,拥戴一个骨格魁梧,膂力过人者做首领。日以操练人马,开疆拓土为务,于是逐渐强盛起来。据官私记载,满清

  • 真正的年妃是给雍正生育四个孩子,一生宠幸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孩子,年妃是,雍正

    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雍正的后宫有一位华妃娘娘,他是皇帝的宠妃也是功勋卓越的年羹尧的妹妹,但是历史上的华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甄嬛传》中,“华妃”年氏是真正深爱雍正的女人,但雍正却只是把她当作一枚棋子,在背后算计她,致使她常年不能怀孕。事实真是这样吗?年氏于康熙五十年(

  • 第八章 私人礼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礼仪,私人,第八章

    如果说国家级祭祀场所的祭祀活动为的是统治,清朝的宗教保护为的是政治,那么私下的祭祀仪式为的就是作为一个家庭的宫廷。宫廷的祭礼是萨满教、道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各种民间宗教的混合物,是在内廷范围内举行的。这些仪式或者是为了标明皇帝和皇室的各个重要阶段,或者是为了祭祀他们的祖先,或者是为了象征性地把他

  •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为何将立有大功的周培公发配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千古,大功,被誉为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有那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习一下,如

  • 两组人物,留给我们的自豪与反思沉思五:英雄败类之我见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沉思,甲午,败类

    每当一个民族遭到外敌入侵时,都会出现舍身为国、奋勇抗敌的英雄;也会出现那么几个或贪生怕死、临阵逃脱,或卖身求荣、认贼作父者,更有助纣为虐、残害同胞的败类。这些不足为奇,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是大规模地出现?二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记得有一年去河北白洋淀,朋友

  • 揭秘:清朝全图是不是周培公绘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全图,周培公,清朝

    2001年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周培公。他得到康熙重用,屡建奇功。后被康熙调任镇守盛京。在临死之前周培公把一副清朝全图交给了康熙。周培公临死前交给康熙的大清图,详细的描述了清朝国土及边疆地区所面对的或即将要面对的一些国土问题。正因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图,康熙才知道了葛

  • 隆科多与雍正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系,隆科多,雍正

    佟佳·隆科多(1671—1728),清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是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国维之子。在康熙末年累官至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掌管北京城内外武力,地位十分重要。隆科多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佟国维的姐姐是康熙的生母,隆科多的姐姐又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隆科多既是康熙

  • 有关于窦仪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窦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是一个,的人,轶事

    人物评价范质:窦仪清介重厚。赵匡胤:①非斯人不可处禁中。②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脱脱:窦氏弟昆以儒学进,并驰时望。仪之刚方清介,有应务之才,将试大用而遽沦亡。……数贤虽当创业之始,而进退之际,蔼然承平多士之风焉,宜宋治之日进于盛也。王夫之:王朴、窦仪起自燕、赵,简质有余,而讲习不夙,隔幕望日,固北方学

  • 索额图与索尼是何关系?索额图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系,是怎么,索尼

    索额图,赫舍里氏,是清朝康熙年间权臣,其父是顺治帝钦定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出生高贵。索额图是索尼的第三个儿子,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公元1636年,去世于公元1703年,享年67岁。顺治帝去世,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因为主君年幼,为了国家的安定,顺治帝在临死前,亲自指定了四位顾命大臣,帮助玄烨处理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