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关于窦仪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窦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窦仪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窦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79 更新时间:2023/12/25 19:28:47

人物评价

范质:窦仪清介重厚。

赵匡胤:①非斯人不可处禁中。②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

脱脱:窦氏弟昆以儒学进,并驰时望。仪之刚方清介,有应务之才,将试大用而遽沦亡。……数贤虽当创业之始,而进退之际,蔼然承平多士之风焉,宜宋治之日进于盛也。

王夫之:王朴、窦仪起自燕、赵,简质有余,而讲习不夙,隔幕望日,固北方学士之恒也。

主要着作

建隆三年(962年),窦仪等人奏请朝廷建议修订法律,得到朝廷同意后,由窦仪等人主持其事。次年,编成《宋刑统》三十卷。同年八月谟印颁行。

《宋刑统》在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但在律下分213门,律后附唐中期到宋初的敕、令、格、式。在乾德元年(963年)同月谟印颁行,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轶事典故

恪尽职守

郭威平定兖州时,打算杀尽胁从者。窦仪告诉冯道、范质,一起向郭威请求,这些人得以免死。显德年间,赵匡胤攻克滁州,柴荣派窦仪前去登记那里的府库财产。赵匡胤还命令亲吏拿府库中绢分给部下,窦仪说:“太尉刚刚攻下此城,即使把库藏全部分给军士,谁敢道论呢?现在既然库藏已经登记,就是国家财产了,没有诏令不能强取。”后来太祖多次对大臣们称赞窦仪有执守,想任他为相。赵普忌惮窦仪刚直,于是援引薛居正为参知政事。

直言敢谏

学士王着在酒醉后犯罪,被免官。赵匡胤就对宰相范质说:“宫殿里是森严的地方,应当选择一个品行老成、学问弘博的人来才好。”范质说:“窦仪为人清介厚重,可当重任。”太祖说:“的确非那个人不可。”

有一天,赵匡胤召窦仪起草制书。窦仪到了宫门口,看见赵匡胤身着便服,露额赤脚坐着。窦仪就在宫门口立住,不肯进去。赵匡胤立刻叫人拿了冠带,穿着好了,窦仪才走进去。窦仪对赵匡胤说:“陛下是开国之君,应当用礼法昭示天下。”赵匡胤听了正敛神色,称谢他的建议,自此以后见近臣,不再随意着装。

窦仪识镜

宋太祖起初命令宰相选一个过去从未采用过的年号,替换当今所用的年号(建隆),宰相献上了“乾德”的年号。易经中有所谓“大哉乾元”,一诚不息天下动。乾德者,元德也。象征着北宋开国的新新意象。

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灭掉后蜀后,后蜀有宫女被送入后宫。一天,宋太祖观赏她的镜匣,发现一副旧的铜镜,铜镜背面镌刻有“乾德四年铸”的字样。他大为惊奇,取镜子给宰相看,并问道:“现在怎么已有了(乾德)四年铸的铜镜?”宰相等都答不上来。于是,又召见学士陶谷、窦仪询问此事,窦仪说:“

此镜一定是前蜀的东西,

过去前蜀主王衍用过乾德这个年号,铜镜应是那时候铸造的。”宋太祖听了才恍然大悟,并由此感叹道:“宰相必须用读书人来当。”此后宋太祖更加重用读书人了。

五子登科

窦仪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其弟窦俨、窦侃、窦偁、窦僖,都相继考中进士。冯道与禹钧有旧情,曾经赠他诗,有这样一句:“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大臣们常吟诵这句诗,当时号称窦氏五龙,又称“五子登科”。《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即是描写窦禹钧与窦仪五兄弟。

标签: 是一个的人轶事

更多文章

  • 索额图与索尼是何关系?索额图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系,是怎么,索尼

    索额图,赫舍里氏,是清朝康熙年间权臣,其父是顺治帝钦定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出生高贵。索额图是索尼的第三个儿子,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公元1636年,去世于公元1703年,享年67岁。顺治帝去世,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因为主君年幼,为了国家的安定,顺治帝在临死前,亲自指定了四位顾命大臣,帮助玄烨处理国家大事。

  • 清王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是从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二月,李自成亲率一百万大军渡过黄河,兵分两路进攻北京。三月十七日,两路都打到北京,在城下会师,开始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祯帝登上煤山(在皇宫的后面,今北京景山)自缢身亡。结束了明王朝277年的统治。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惩治明王朝的皇亲国戚

  • 范文程简介:大清第一文臣,功劳卓着,历事四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文,功劳,卓著

    范文程是明末清初这一风云际会时期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他自愿投效努尔哈赤,参加后金政权,为参与帷幄的主要谋士之一,深受倚重。凡清朝伐明的策略、争取汉官归降、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他力主清军尽早进关,并建议严肃军纪,以收人心。顺治皇帝定鼎北京,百废待举。

  • 清代后期汉族婚姻风俗探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1.旧礼通行晚清社会品官士庶的婚礼各依官方规定的婚礼制度而行,同光后西式婚礼渐有影响,一时出现新陈并杂的局面,表现出烦琐复杂的特点。旧式论婚先使媒妁,然后选吉日纳娶。是时穿吉衣,祭告天地,告遏祖先,各种仪式都有严格的规矩。婚俗也十分讲究,迎娶之日,有的“置马鞍于门限,令夫跨过。院中设香案

  • 康熙帝师熊赐履,铲除鳌拜立下大功,却因一奇葩事被革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却因,大功,奇葩

    朱言认为,中国的事情有时不是坏在小人手中,而是坏在所谓的君子手中,譬如晚明的东林党,治国无能,打仗不行,嘴炮一流。有些所谓的君子,理论是道德标杆,做事行小人行径,内心定极度分裂。康熙朝,有位理学名臣,名叫熊赐履,字青岳,又字敬修,号素九,别号愚斋,湖广汉阳府孝感人,世籍南昌。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

  • 联合舰,日本人的扩张之本序三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本,日本人,甲午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很早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上力量,16世纪,大名织田信长建造了一种名为“安宅船”的铁甲船,装备多门火炮,可看做日本海军的雏形。到幕府末期的“黑船事件”中被美国强行打开国门后,日本开始真正认识到建立海军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全力打造自己的海军。1870年日本天皇发布训令,将英国海

  • 历史上的雍正生母乌雅氏和隆科多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生母,私情,雍正

    隆科多和太后之间也不可能是“旧情人”的关系。因为隆科多的祖父、父亲都对朝廷有功,家庭显赫,他的父亲既是康熙的舅舅也是康熙的岳父,他的姑姑是顺治的皇后,而这位皇后生下的孩子便是康熙。而乌雅氏则是内务府包衣出身,身份很卑微,两个家族之间不可能有来往,隆科多与乌雅氏之间也没有接触的机会。再者,按时间计算,

  • 为什么清朝官员的官帽上都有一把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都,有一,清朝

    我们看电视剧,清朝的各级官员都要“顶戴花翎”。“顶子”是区别清朝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顶戴”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形宝石,中为球形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形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

  • 清朝的吉祥鸟为何是乌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乌鸦,吉祥,清朝

    有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金枝欲孽》的热播,掀起了一股清宫戏的热潮。在剧中有这样的情节,盘旋在皇宫上空的乌鸦被称为“神鸦”,打下这些“神鸦”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的。那么,原本普通的乌鸦为什么会被称为“神鸦”,其中有哪些原由呢?原来,乌

  • 明朝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还好有人急中生智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危机,急中生智,明朝

    明朝午门血案,是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癸酉(1449年8月23日)北直隶京师午门的一起血案,此案为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此血案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参与此事的官员均没有受到惩罚。明朝正统十四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