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朴修订《孽海花》时 把龚自珍“杜撰”在小说里

曾朴修订《孽海花》时 把龚自珍“杜撰”在小说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3/12/21 16:19:44

龚自珍是近代大文豪、大思想家,与魏源齐名,被誉为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他死于鸦片战争的第二年,即1841年。死后,龚自珍的名句“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激励了苦难中国好几代的仁人志士。不过,龚自珍除了这句名言被人传诵之外,人们还记住了他许多趣事。

龚自珍死后60多年,1905年,晚清文学大家曾朴,开始着手写历史小说《孽海花》。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来映射晚清历史,其主线是状元金雯青与妓女傅彩云的神仙眷侣生活。男主角以同治年间的状元洪钧为原型,女主角则以赛金花为“模特”。

本来,大文豪龚自珍是不曾出现在小说中的。毕竟《孽海花》都是虚构的人物,即便有原型,也不能实打实的指名道姓。可是,到了1927年,清朝早已覆灭,曾朴为了使“孽海”更“花”,更具有“写实性”,在重新修订《孽海花》之时,把龚自珍“杜撰”在小说里。随便点一下也就罢了,可曾朴却让龚自珍大放异彩,成了一个色胆包天、癫狂搞怪的情圣。

小说中,龚自珍在清朝的内务府工作,官职为“主事”,乃六品京官。京城官员多如过江之鲫,六品乃芝麻小官,不能满足大文豪的胃口,他很不爽。

恰此时,宗人府的领导是一个宗室贵族,喜好风雅,常请下属龚自珍来家里应酬唱和。领导金屋藏娇,有一个侧福晋,诗词书画,样样来劲。虽然在领导家的宴会上,老龚不敢多看一眼领导的爱妾,但回到家里,他就开始情不自禁,心猿意马。

害相思病,很难受,好在有一天,“冤家”路窄,龚自珍在一个寺庙里偶遇侧福晋。寺庙这种特殊场合,是明清小说最喜欢让痴男怨女相遇的宝地。《孽海花》亦未免俗,当时侧福晋独自一人,老公不在身边。此“老公”不在,彼“老龚”出现了。见此天赐良机,老龚斗胆上前,像个中学生一样,找侧福晋搭讪。

不过,与他人不同,老龚一张嘴,便秀着蒙古语。原来龚自珍喜好研究中国边疆的历史、地理,早学会了蒙古语和藏语。而侧福晋作为旗人,懂一点蒙古语很正常。当年,满蒙以联姻稳固关系,旗人贵族懂一点蒙古语,是必须的。

老龚用蒙古语作开场白,第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第二是让周围的人听不懂,毕竟侧福晋身边还是有婢女的。第三,即便被拒绝,也不至于很丢脸面。反正是说“外语”,事后传出来,亦不减风雅。

还好,大如龚自珍所愿,听到几句蒙古语的寒暄之后,侧福晋很高兴。原来,这位佳人对龚大才子也早就心向往之。分别之前,侧福晋还主动“续约”。

看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学习一点“外语”,恐怕老龚不至于如此之快就给佳人留下更多的好感。现在抱怨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奉劝各位,就算是为了谈恋爱,也应该向前辈学习,扎实学好一门外语。

外语和“外遇”如此之同音,这段“孽缘”便开始了。第二天,龚自珍应约跑到一个茶馆,侧福晋却不在,只有一个男仆人等着他。龚自珍口干舌燥,顺手饮下了男仆人递过来的茶水,然后就晕倒了。接着,他梦见自己到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然后摸到一张床,而床上正躺着一位佳人。很明显,龚自珍如贾宝玉一样,梦游踏入“太虚幻境”也。那警幻仙姑的妹子,当然就是侧福晋了。

很快,两人连话都没说,便被曾朴搞出了一台“爱情哑剧”。美梦结束之前,龚自珍听见公鸡打鸣之声,就醒过来。睁眼一看,原来睡在自己家里。龚自珍大惊,连忙叫来家里的人,问自己昨天是何时回家的。家人告知,他是今天一大早,由几个官府的差役,驾着马车,给送回来的。

这一下,老龚恍然大悟。原来昨天在茶馆碰到的男仆人,是侧福晋派来的“联络员”。当老龚“喝茶”晕倒之后,他就被人送到一个秘密场所,而侧福晋正在此恭候。唯一可惜的是,老龚当时是半昏迷状态。

《孽海花》肯定有所夸张。但大体上,龚自珍与侧福晋的暧昧故事,在当时和后世的记载中被屡屡提及。只是,侧福晋与龚自珍的“秘密约会”,虽有缘分,但太过于奇幻,恐怕就是小说家曾朴杜撰的了。

标签: 孽海小说龚自珍

更多文章

  • 功过参半的石亨是如何害死大清官于谦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于谦,功过,害死

    石亨是渭南人,所属朝代是明朝。他是明朝的武将。他在人生巅峰时期,曾就太子太师一职。明朝石亨出生在武将之家,当时,明朝的武官职位可以继承,所以,他算是个官二代,继承的是他伯父的职位,因为他伯父没有自己的孩子,而且他本身长相就比较威猛,也可以算是善战之人。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长流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矛盾

  • 揭秘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的传奇人生,被称“清末四公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之父,公子,清末

    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上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成就、意义和影响已远超学术界,为世人所广知,相比之下其父陈三立则不大为人所知。据史志记载,陈三立“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他1882年入乡试,因恶时文,自以散文体作答,主考陈宝琛赏识其才,破例录为举人。1886年,陈三立

  • 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什么会被康熙发配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才智,盛京

    导读: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

  • 清代秘史上——皇清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代,秘史

    皇清秘史述前朝关东钟王气谈天女塞外记红妆满州的开基地方,是在山海关外,沈阳东边,长白山麓。其始不过一小小村落,聚群而居,浇土为城,地名鄂多里,人种是通古斯族。后来人口渐渐增多,各分支派,大约每一个部落,拥戴一个骨格魁梧,膂力过人者做首领。日以操练人马,开疆拓土为务,于是逐渐强盛起来。据官私记载,满清

  • 真正的年妃是给雍正生育四个孩子,一生宠幸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孩子,年妃是,雍正

    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雍正的后宫有一位华妃娘娘,他是皇帝的宠妃也是功勋卓越的年羹尧的妹妹,但是历史上的华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甄嬛传》中,“华妃”年氏是真正深爱雍正的女人,但雍正却只是把她当作一枚棋子,在背后算计她,致使她常年不能怀孕。事实真是这样吗?年氏于康熙五十年(

  • 第八章 私人礼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礼仪,私人,第八章

    如果说国家级祭祀场所的祭祀活动为的是统治,清朝的宗教保护为的是政治,那么私下的祭祀仪式为的就是作为一个家庭的宫廷。宫廷的祭礼是萨满教、道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各种民间宗教的混合物,是在内廷范围内举行的。这些仪式或者是为了标明皇帝和皇室的各个重要阶段,或者是为了祭祀他们的祖先,或者是为了象征性地把他

  •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为何将立有大功的周培公发配盛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千古,大功,被誉为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有那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习一下,如

  • 两组人物,留给我们的自豪与反思沉思五:英雄败类之我见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沉思,甲午,败类

    每当一个民族遭到外敌入侵时,都会出现舍身为国、奋勇抗敌的英雄;也会出现那么几个或贪生怕死、临阵逃脱,或卖身求荣、认贼作父者,更有助纣为虐、残害同胞的败类。这些不足为奇,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是大规模地出现?二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记得有一年去河北白洋淀,朋友

  • 揭秘:清朝全图是不是周培公绘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全图,周培公,清朝

    2001年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周培公。他得到康熙重用,屡建奇功。后被康熙调任镇守盛京。在临死之前周培公把一副清朝全图交给了康熙。周培公临死前交给康熙的大清图,详细的描述了清朝国土及边疆地区所面对的或即将要面对的一些国土问题。正因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图,康熙才知道了葛

  • 隆科多与雍正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系,隆科多,雍正

    佟佳·隆科多(1671—1728),清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是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国维之子。在康熙末年累官至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掌管北京城内外武力,地位十分重要。隆科多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佟国维的姐姐是康熙的生母,隆科多的姐姐又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隆科多既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