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第一清官忠臣!连刽子手都不愿杀他

千古第一清官忠臣!连刽子手都不愿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3/12/21 22:49:17

一说起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我们心中肯定唏嘘不已,岳飞作为我们民族的英雄,我相信他的名字将会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岳飞我们都熟悉,今天介绍一位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和功劳,和岳飞不相上下,甚至就连行刑的刽子手,都不愿杀这位令人敬佩的英雄,而选择自杀!我想从古至今,这是唯一的一个例子吧!

这个人就是在明朝中期,挽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的忠臣良将,于谦!

在明朝中叶,瓦刺也先率兵来犯大明王朝,而明英宗朱祁镇坚持要御驾亲征,却没料到在在土木堡遭遇瓦剌突然袭击,不仅损失了大明主力之师,自己还让敌人俘虏。

瓦刺也先俘虏了明朝皇帝后,突发奇想,想以此来要挟大明王朝,让大明王朝臣服于自己,但是没想到,于谦迅速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立代宗朱祁钰为帝,让敌人的野心没成真。随后,于谦迅速调兵反攻瓦刺也先,将敌人打败,并将英宗救回!

在这场灾难中,于谦随机应变,救回皇帝,可以说是功劳卓越,但是于谦本人低调行事,为官清廉,不占不拿,秉公办事,就连代宗朱祁钰感慨他的清廉,给他加薪,但是就是这样于谦依然谢绝了好意,认为自己的俸禄,已经可以足够的养活家人,把钱留给国家,以利国民!

甚至皇帝觉得,你不要钱,就送给你一座府邸吧,毕竟国家干部需要个像样的府邸,来显示自己的身份,结果还是被于谦拒绝,但是皇帝心想,我送给你,你不要,我也不收回,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反正就放在那,你自己处理,结果无奈,于谦把豪宅当做了仓库,把用不了的东西全放那,自己一年就去看那么一两次!

于谦不仅以身作则,同样对于自己的家人一样严格要求,甚至又一次大将石亨,为了报答于谦的知遇之恩,推举于谦的儿子为将,结果被于谦痛骂一顿。

于谦对于部下的严格要求,反倒让许多部下怀恨在心,上面提到的石亨就是其中一个,他认为于谦不识抬举,自命清高,不远寄人篱下,开始着手干掉自己的上级!

于是石亨找准机会,联合其他将军,将被俘虏过的英宗重新扶上帝位,也就是着名的“夺门之变”,上台后的英宗开始疯狂报复,首当其冲就是于谦!

皇帝下令要处死于谦,由于于谦的为官正直清廉,在民众中威望很高,被当时的人民成为“于晴天”,甚至民众全部跪在刑场为之送行,甚至连刽子手都不忍心杀害这位清官,而自己自杀在于谦的面前,就是不愿意担负杀害忠臣清官的骂名!

于谦甚至自己会被英宗清算,一切的解释都是无用的,于是也选择了自杀,同时还作了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着名的《石灰吟》。

在皇帝宣布查抄于谦家时,根本查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而一年之后,查抄害死于谦的主谋石亨家时,确是家资百万,这样的对比真是让人愤怒和不公!

官场如战场,如同现在一样,不管是在官场、商海还是职场,都是处事圆滑、溜须拍马的人,获得一步步高升,于谦的死正式印证了那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难道好人的下场就该这样吗?

标签: 不愿忠臣清官

更多文章

  • 大刀王五的青龙偃月大刀 竟然最后进了炼钢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刀,炼钢炉,进了

    大刀王五曾经教过谭嗣同学习武术,但是得知谭嗣同死后,他非常悲痛,率众积极参加,与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他原本可以不死,但是他为了100多名群中,他没有选择反抗。死后,还是霍元甲为他收尸的!最可惜的是,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在“大跃进”时期进了炼钢炉。

  • 甲午之战:第八章 再失守,连战连败_湘军与淮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湘军,甲午,连战

    湘军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湖南双峰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

  • 甲午之战: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一、排兵布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甲午,第五章,鸭绿江

    清军自平壤脱围后,溃奔而北,并集安州。安州南离平壤180里,北倚清川江,南则群山环绕,为平壤以北第一巨镇。此处为日军北犯必经之路,而且城垣高大,足资扼守。过安州西北行160里,至定州,也是一险要地。当时,清军尚有万余人,重整军伍,后援部队续至,仍可一战。时人指出:“苟我将领简料军实,为死守计,倭人岂

  • 第三节 太子太保,“罗锅”刘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墉,太保,罗锅

    刘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香岩、穆庵、溟华、青原、东武、日观峰道人等字号,为清代名重一时的书画家、政治家,祖籍江苏徐州丰县。1958年,刘墉墓被挖开,就其尸骨而言,一米九左右。但是为什么刘墉会被称为“刘罗锅”呢?

  • 清代后期汉族信仰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人们普遍流行宗教信仰风俗,其关心的问题不全是虚无缥渺的天堂地狱,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切实的利益。因此,就多数人而言,崇拜神鬼仙佛往往出于一种实用的心态。正如葛元煦在一首诗中所说:“香烛些些费莫猜,非关祈子乃求财。鬓边黄纸签条插,如向司徒庙里来。”葛元煦:

  • 他生前从容赴死,死后被百姓称颂立碑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从容,死后,生前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清朝,这场延续14年,蔓延17省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给清朝以沉重打击。在大好形势面前,太平天国领导层发生了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特别是翼王石达开的出走造成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为挽救危局,起用了一批青年将领,其中尤以李秀成、陈

  • 第六章 皇权与对儒家礼仪的实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儒家,皇权,第六章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论着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历史语境中礼仪与政治互动的各种复杂方式。据一位学者定义,礼仪是“符合社会准则的可以重复的象征性行为”。礼仪构成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和对世界的看法。虽然一直处在变化中,但礼仪以其延续性掩盖了其内在的结构。礼仪是统治者和礼仪专家试图通过把强

  • 光绪于临死前留下8字,慈禧听了之后不以为意,一年后竟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不以为意,光绪,听了

    清朝末年出现了一名垂帘听政的皇后,她就是慈禧太后。她本来只是咸丰的嫔妃,因为获得咸丰的宠溺,因此开始干涉政事。咸丰过世之后,慈禧太后起动政变,将权利紧紧抓住的集中在自己和慈安太后的手里,形成一种两宫听政的新格局。慈禧太后为了大权独揽,设计将慈安毒杀,此后她便变成清代的实际把握者。咸丰去世之后,其子同

  • 雍正时期两位高官的“大降级”:年羹尧与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两位,雍正,高官

    官场如赌场,年羹尧与隆科多便是其中“一夜光”的大输家。年羹尧连降十八级,成了杭州看城门老大爷;隆科多畅春园外小黑屋关一辈子。最后两人还是丢了性命。古代官员丢饭碗其实很常见,甚至可能还是“复出”的资本呢。年羹尧:“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进四川定西藏年羹尧向上“要官”康熙五十六年,西藏传

  • 生育年纪最小的皇后,13岁就已生下千古一帝,24岁去世,无福消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千古,生下,皇后

    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顺治皇帝妃嫔,康熙皇帝母亲,生在崇德5年,佟图赖之女。相传有一天,顺治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关外辽西方清孝陵向松岭山脉的龙脉影壁山附近有一小镇,小镇内有一棵梧桐树发出霞光万道,仔细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