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清朝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护送下嫁的公主,在死后康熙还亲自为她篆刻碑文!

她是清朝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护送下嫁的公主,在死后康熙还亲自为她篆刻碑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3/12/11 6:43:20

古代女子出嫁基本都是由兄弟护送出嫁,被父母亲自送嫁的少之又少,至于皇家则更是规矩森严,一般公主出嫁皆是经礼部操办的,但清朝却有位公主,她出嫁时则是由皇帝亲自护送的,她死后康熙悲痛不已并亲自为她篆刻碑文。此人就是和硕温恪公主

康熙一生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女儿,但是大多数孩子都早夭。在众多儿女中得到康熙喜爱的孩子并不多,和硕温恪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和硕温恪公主是康熙的第十三个女儿,但是宫人都称她八公主。

她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与十三皇子怡亲允祥、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同母。敏妃章佳氏过世之后,年幼的公主由康熙的宠妃宜妃亲自抚养,年幼桑母并没有养成她孤僻的性格,相反她的性格非常温而内敛,十分讨人喜爱。

虽然皇族婚嫁向来是以政治为先,但在选择驸马的问题上可以看的出康熙事非常用心的。康熙先封她为和硕温恪公主,然后把她嫁给了博尔济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为了避免出现各种尴尬,康熙特别给他赐名为仓津,要知道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名那是天大的恩宠,一般人求都求不到的。而这一年,翁牛特草原迎来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大清公主,同时,他们还看到了康熙的銮驾,因为皇帝亲自送亲!

而对于公主远嫁塞外,康熙早就做好打算,命人在未来的婆家建一座公主府,公主府建成后,康熙还借巡视塞外的机会,亲临公主府视察,看看女儿是否遂心。为了防止公主在塞外生活不适应,康熙还在北京城又修建了一座公主府,供她出嫁后回京居住。两年后,温恪怀孕,回到京城待产。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康熙去承德行猎。而温恪公主因有身孕在身,留在了京城。但康熙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永别。

没想到六月二十二日在京的胤祉,上奏给康熙的,居然是温恪去世的噩耗。因为是双胞胎,八公主大出血,已经咽气了,康熙听闻后,一陈眩晕,虽表面故作的冷淡,但也掩不住内心的无奈与悲伤。因为康熙最爱的皇后就因难产而死,而今这个女儿也因此离世,这对于晚年的康熙来讲,没有比这件事更痛心的了。而回京后,康熙更是亲自为她篆刻碑文。

对于古代时期的这则故事,对于这位公主的遭遇,大家都是怎么看待的?欢迎留言,我们一同来交流!

标签: 为她她是碑文

更多文章

  • 清朝雍正赐给乾隆一侍妾,一生未受宠活到92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受宠,雍正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63年零4个月之久,他早年的妃嫔很少有人能活得过他,但有一位除外。这个女人在雍正年间就成为了弘历(乾隆)的侍妾,送走乾隆后又活了8年,她究竟是哪一位妃子呢?雍正继位第一年便将皇四子弘历秘定为接班人,弘历当然成为被重点培养的对象,而且对于弘历妻妾的选

  • 流传于江探花家乡的一则小故事:惠州太守江国霖与晚清名臣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守,惠州,探花

    写下这样的题目,笔者颇费踌躇。原因在于,最高官做到广东巡抚的江国霖,尽管在任惠州太守的两年间,捐出俸银,普救灾民。力倡筑城,让年久失修无险可守的惠州城垣焕然一新。然而,听说过他的人却恐怕不多。而那一位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曾国藩,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怎么能把他们扯到一起的?皆因

  • 镇南关大捷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意义,大捷,简介

    1883年10月,罗马尼亚加入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次年,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正式完成马克沁重机枪的研制,很快就投入实战,发挥出巨大的威力。1885年,台湾正式由府升格为省,刘铭传任台湾省首任巡府。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正式向法

  • 清朝权臣李光地和公主蓝齐儿之秘:蓝齐儿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权臣,清朝

    蓝齐儿自小深得康熙宠爱。她少年时代就随同容母妃到福建老家探亲,见到了为孤儿请命的青年李光地,从此种下情种。回京之后,蓝齐儿被封为和硕公主,而李光地也在她的启发下决意留在朝廷效力。两人在李光地任职福建期间曾有信件往来,后李光地在台湾立下功勋,被升为巡抚。康熙曾有意使他功成名就后迎娶蓝齐儿,并给蓝齐儿一

  • 甲午之战:第九章 丧国权,马关之约_二、见利眼红三国干涉还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权,甲午,马关

    三国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日本为此深感屈辱,是日俄战争的原因。列强态度俄国。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

  • 泰戈尔为什么亲自拜访陈三立,对他青睐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对他,泰戈尔,青睐有加

    两位诗人的会晤,成就一段佳话。以当时泰戈尔在世界文坛的巨大声望,他能在访问中国的行程中特别安排拜访陈三立,而且对于陈三立的诗歌成就当面表示自己的钦佩之意,足见陈三立在泰戈尔心目中的地位。近读李开军撰《陈三立年谱长编》和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可以还原出泰戈尔到杭州拜访诗人陈三立的具体场景。1913年

  • 康熙朝时期一吊钱值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一吊钱值,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六年,玄烨南行巡察河工,途中,在皇子胤祉的奏折上批高邮、镇江、苏州三处的“粮价单”。这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一位“日理万机”的最高统治者来讲,能够留意到与老百姓切切相关的稻米菽豆的价格,比历史上那些或荒淫无耻,或杀人无算的帝王要强得多了。应该

  • 屌丝出身:刘光第与官二代一起参与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出身,刘光,戊戌变法

    1898年9月28日,京城的菜市口人头攒动,这里是清朝的刑场,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刘光第被执行死刑,史称“戊戌六君子”。这场杀戮,缘于不久前的维新变法。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官二代,其父谭继洵曾任湖北巡抚。他善于写作,思想激进,热衷变革,与唐才常、陈宝箴等新式人物友好。杨深秀,山西闻喜

  • 清朝后宫妃嫔侍寝的时候,为什么都是用被子裹起来送到皇帝跟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后宫,妃嫔,都是

    清朝是距今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虽然清朝的历代君主还算勤勉,但依旧抵挡不住工业变革后的西方大炮被动打开了国门。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对其历史知道的也是不多,更多的是来自清宫剧中。很多年轻人都比较喜欢追宫廷剧,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勾心斗角的剧情,主要描述在皇宫的后宫中,这些后宫佳丽,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会不择

  • “伪体”说出于杜甫 非千年之后的龚自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千年,杜甫,龚自珍

    “伪体”一说,其源盖出于杜甫,而非千年之后的龚自珍。他的《戏为六绝句》之六:“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意思很明白,所谓“伪体”,就是“不亲风雅”,也就是不遵循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那么,什么是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呢?简而言之,就是“文质彬彬”:既讲形式又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