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3/12/7 5:22:19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氏世家的美称,熟悉中国古建筑史的人对“样式雷”这个名号并不陌生,但很多南京人并不知道的是,“样式雷”家族南京有极为深厚的渊源。

最近,“样式雷”的后人从江西来到南京,寻找“样式雷”定居在南京的另一支后人。

“样式雷”有着怎样的传奇

据史料记载,清代初年,一个南京匠人雷发达应征去北京参加营造皇宫的建造工作。因为技术精湛高超,受到康熙皇帝赏识,很快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开始算起,接下来一共八代,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中央官署等都是由雷氏建筑师负责。雷家几代人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这个建筑师家族被民间形象地称为“样式雷”。

雨花台区化旅游局的文史专家告诉记者,“样式雷”的祖籍是江西永修,但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却是从江宁(南京在清代被称为江宁)被征调到北京的。

到第八代雷献彩为止,“样式雷”一共涌现出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雷献彩等着名建筑师,其参与建造或者重修的主要工程有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天坛、清东陵、清西陵等,北京以外的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行宫也出自这个家族的手笔。有学者统计过,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设计,与“样式雷”家族有关。

“样式雷”家族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康熙皇帝在《畅春园记》里经提到他非牵挂一位杰出的匠师,就是指雷金玉。

明代末年搬到南京居住

近日,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接待了五位来自江西永修县的雷氏族人。据介绍,永修县正在组织专家收集完善“样式雷”家谱,发掘“样式雷”家族更多的历史。这五位雷氏族人受当地政府委派,前往南京、北京等地,寻找“样式雷”分布在外的后裔。

据初步了解,目前,居住在南京市的雷姓至少在5000人以上,因无法联系,尚无法确认这其中哪些人和“样式雷”有渊源。

雷氏后人记者介绍,他们这个家族最早生活在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永修县。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江西到处是土匪和盗贼,国家的赋税一天比一天加重,民不聊生。雷氏家族中的雷宙、雷振声兄弟放弃读书,外出经商,后来定居在“金陵之石城”(江西雷氏家谱中的记载),也就是南京。

此后,雷氏家族的很多成员陆续搬到南京居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发达和堂弟雷发宣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但这个家族的很多家眷依然生活在南京。

“样式雷”两代传人

安葬在南京

雷氏家族不但可能还有后人生活在南京,“样式雷”的第一代、第二代杰出的建筑师雷发达、雷金玉死后也安葬于南京雨花台区境内。

据《雷氏族谱》记载:雷发达是雷振声的长子,是雷家搬到南京来的第二代。他生于1619年,卒于1693年。在北京被委以重任后,雷发达于70岁左右退休,回到南京居住。74岁时,雷发达去世,安葬在“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项宝石”。由于雷家当时已经在南京住了几十年,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雷家祖茔丛葬地。

雨花台区文史专家考证,雷发达埋葬的地点,就是现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村贾东一带。

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是“样式雷”第二代传人,生于1659年,卒于1729年,也是这个家族最为杰出的建筑师,曾经担任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都有他杰出的贡献。雷金玉71岁去世后,同样归葬原籍“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的家族墓地。

希望找到南京的雷氏后人

“可惜的是,这两代‘样式雷’掌门人的墓地目前也难以找到了!”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的文史专家介绍,他们也在寻找“样式雷”在南京的家族墓地,挖掘这个传奇皇家建筑师世家留在南京更多的历史。

标签: 南京建筑师清朝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女将军,周秀英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秀英,太平天国,女将军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人是太平天国运动里的一位女将军,她叫周秀英。周秀英从小出生在武学世家,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武术学习,而她最擅长的武器就是大刀。咸丰二年,她在父亲的领导下开始起义,一开始主要是针对一些县令非法掠夺农民粮食,帮助老百姓们解决了粮食不够吃的大难题,所以开始渐渐有了名气。而当时清兵只要一

  • 清朝着名清官于成龙:一生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官,清朝,著名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于成龙是清朝着名的清官,为官清廉,受百姓拥戴。其实,古往今来,为官者不在少数,清官亦是如此。我所熟知并有一定影响和名声的清官有包拯、海瑞,于成龙等等。包公素来以铁面无私、公正廉洁闻名,海瑞也重在断案公正,不惧权贵,勤政为民。尽管,几位都是清廉为官,断案如神,也相对

  • 翁同和传:两朝帝师 十载枢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两朝帝师,十载枢臣,翁同和

    江南常熟翁氏家族是晚清显赫的家族之一,也是在朝廷中为官延续时间最长的一脉。千古文人帝师梦,封建文人最大的梦想与渴望就是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而翁氏家族一门就出了两个帝师,翁同和与他的父亲翁心存,可谓极尽读书人之荣耀。翁同和(1830-1904),翁心存三子,字叔平,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咸丰六年

  • 珍妃究竟有多美?竟让慈禧嫉妒她,光绪对她百般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对她,慈禧

    谈论起古代的妃子,他们作为皇帝的老婆,大家都认为容貌倾国倾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清朝美貌如花的妃子并不是很多。根据清朝的规定,皇室为了保证自己的血统纯正,选秀只从八旗子弟的族人中挑选。所以,选秀的时候一般都是看家庭背景和人品,对于相貌并不那么看重。所以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光绪帝娶了一位奇丑无比的隆裕

  • 揭秘李鸿章 得罪翁同龢致甲午海战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海战,甲午

    李鸿章,晚清时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因其被贴上过于鲜明的政治标签,其形象很模糊。以往对他的脸谱化解读,带给我们一种深深的疑惑:如果李鸿章是一个片面的龌龊形象,那么,国人的智商岂不更成问题?文化渊深的中国,又怎么会受到如此简单的人物的影响?李鸿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近代的中国历史无法绕开他?为什

  • 清代惟一产下俩位皇太子的女性,神密消退,子孙后代却出了四位大清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出了,皇太子,神密

    古时候社会发展,可以给皇上产下皇太子对一个女孩而言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不仅能够牢固自个的影响力,针对大家族而言都是莫大的华为荣耀,之后确实会恩宠连续不断的。显然,清代有一个女孩,产下了俩位皇太子,居然神密消退了,她的影响力始终未能获得子孙后代皇上的认同,她就是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元妃佟佳氏。大概在157

  • 于谦为何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人间,清白,粉身碎骨

    说起来,笔者对明朝名臣于谦的认识,是从他的着名词作《石灰吟》开始的。记得看过课文版《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时就被其豪气和正义所吸引所感动。显然,这首词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作者很正直,很刚烈,很硬气。故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笔者对他的一生做了

  • 第二节 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水利,第二节

    历代两朝衔接之际,都必有战乱的过程,明末清初之时的两族之战更是异常激烈,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满汉族人民的生活都十分困苦。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征讨噶尔丹及安定西藏,虽说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康熙的政绩增添大量的亮点,但是这一系列的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给

  • 清代妃子侍寝的过程:翻绿头签点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妃子,清代,过程

    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就都实行一夫多妻制,后宫中的妃嫔们,少说几百,多则上万,是一支庞大的“粉黛”队伍,确切的数字恐怕谁也说不清。不管她们是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或是拒绝临幸,绝大多数都是帝王的奴隶和仆役,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充当帝王享乐的玩物和传宗接代的产婆。因此,后

  •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的诗:揭露了清朝统治的腐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思想家,清朝,的诗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