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

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7:40

日本探索民族兴的历程似乎比中国要简单。明治维新的成功,结束了封建幕府统治,使日本一下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以后虽经二战,跌入谷底,又能迅速崛起,再入世界之强。但是,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日本自明治维新至今两次崛起的历史,就会感到,在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种东西他相伴——野心。

吞并朝鲜,打败中国的野心。

驱逐沙俄,独占东亚的野心。

击败西方,称霸亚洲的野心。

联合德、意,瓜分世界的野心。

虽经战败,险遭亡国,仍不思悔改,意欲再称霸世界的野心。

……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日本是一个不成熟的民族,是一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战略的民族,说得再难听点,是一个多少有点不自量力的民族。

我们还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大思想家福泽谕吉为例。他早年鼓吹“开化”和“自由”的思想,曾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福泽的着作《劝学篇》第一篇开篇第一句即是“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可见其对自由平等的提倡。在《劝学篇》中他还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近代思想,并吸收了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提出要使国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对均衡,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这种观点集中体现了福泽独特的政治理念。

然而,晚年的福泽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者。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前夕,福泽谕吉写了一系列章,起劲儿地鼓吹立刻对中国开战。在中国的土地上“插上日本的国旗使之飘扬,使日本国人得以满足”,可以说是福泽谕吉的夙愿。怀着夺取中国领土及财富的贪婪欲望,他积极支持日本发动对华战争。当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赴朝平定朝鲜动乱时,福泽谕吉认为时机到来了,煽动舆论,怂恿日本政府以此作为一个良机,吞朝侵华。1894年12月,当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已占上风时,福泽谕吉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强令割让台湾的理由》,提出日本接受中国投降的条件是同意朝鲜独立、赔款、割让土地。在文中他写道:“以我所见,分割(中国的)土地不但有理由,而且在国防上是不得已的必要。”因为中国东北的土地从地理上说是对朝鲜的一种掩护,而分割台湾也是为了日本南部冲绳县的安全,所以首先必须割让台湾。他接着在《眼中无清国》一文中又称,让清朝割地赔款,不要怕它来日报复,因为它腐败透顶,完全不足畏惧;现在割让台湾只是一个开头,“待他日分割四百州的时机一到,就必须它的中原地区大力挺进,选择立足之地”,并认为这是“今后的大势所趋”。在北洋舰队覆灭,日本准备接受满清政府的求和时,他鼓动天皇御驾亲征,主日军应直捣北京。“为了实现这一希望,我们的身家性命不足贵,愿直进军北京决一死战;我们的财产也不足爱,愿全部充作军费。举日本全国之力即可达到目的。……日本必然胜利。”

1894年11月下旬,日军攻入旅顺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美国的《世界日报》《时报周刊》等媒体报道日军从11月21日占领旅顺以后,四五天中屠杀非战斗人员、包括妇女儿童六万人,称日本人为“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怪兽”,而一标榜“文明”的福泽谕吉却为日军屠杀辩护,称中国军人伪装成市民,杀死他们理所应当,说中国人没有信义,“不能把他们当普通的人看待”(参见石河干明《福泽谕吉传》第3卷)。

更为可怕的是,福泽谕吉以一个学者文人特有的方式,为侵略战争贴上“文明”的标签,并提出理论根据,即认为日本战胜中国集中体现为“文明战胜野蛮”的“文明进化论”。他把西方列强依靠武力向世界扩张作为“文明”的楷模,认为那就是“文明开化”,日本应该并且已经这样“文明开化”了。而在福泽谕吉的逻辑中,他的所谓“文明”——实为弱肉强食的法则——具有绝对的价值,“文明”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日本是“文明”的代表,不服从日本就是不服从“文明”,因此日本发动的战争是“文明”的战争,而“文明”的战争是绝对正确的和必要的。

福泽谕吉虽然终生在野不仕,但他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一直以民间学者文化人的身份开办学校、编辑报纸、着书立说,其实际影响要远远大于任一个政治家或其他方面的人士。一百年来,日本主流舆论都奉福泽谕吉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蒙思想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他的肖像一直印在日本面额最大的纸币——一万元纸币上。统观明治以来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的八十多年间日本所走过的历程,就会发现福泽谕吉的影子无处不在。日本所走的道路基本上就是福泽谕吉所设计的脱亚入欧、以欧洲列强的方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所谓“近代文明国家”的道路。福泽提出的侵占朝鲜、吞并台湾、在中国大陆领土中首先占领东北三省,并最终将日本国旗插在北京城头的一系列侵略构想,他的后辈全都照样做了。然而,福泽为日本所设计的以对外侵略来扩张国权的道路,虽曾给日本带来了一时的“荣耀”,但却给中国等亚洲国家带来了长期深重的灾难,也最终使日本走向失败的深渊。

福泽是日本近代着名思想家,他的理念与野心集中代表了日本政治领导乃至日本民族的理念、野心,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日本的振兴;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日本民族的灾难。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野心?

为什么给别人带来灾难却至死不认错?

为什么整个民族几乎陷于亡国灭种却不思悔改?

标签: 日本甲午野心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于成龙是什么人?他到底有多清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什么人,有多,清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于成龙做官几十年,节俭清廉从始至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入仕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尤其在中国古代。就清朝而言,许多学子寒窗苦读数十年,都只是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仕途梦想。而于成龙更是清朝一个入仕学子中的典型代表,他不像苏轼那样的天才,七岁秀才,二十岁进士,被皇上钦点为第一名

  •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二、义军起,与敌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义军,宝岛,甲午

    在基隆、淡水附近海面集结的日军,认为台湾一经交接,他们即可登陆。但当他们的兵舰驶近海岸时,却遭岸上台湾守军大炮的猛烈轰击。日军才知在基隆、淡水登陆不易。5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近卫师团在陆军中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统率下,随同由海军少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舰从,从琉球中城湾出发,进至台北海口。次日,日军采取声

  • 谭嗣同被处决时,刽子手专门用钝刀行刑,砍了30多刀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刽子手,砍了,谭嗣同

    1898年9月28日,到了六君子受刑的日子。康广仁自觉冤枉,哭天抢地,别人也理解他为何如此。他那变法的哥哥康有为知道风声之后跑了,慈禧老太太大怒,于是抓来了康广仁。代兄受刑的康广仁,被抓得冤枉。看着哭天抢地的康广仁,除了谭嗣同之外,其余四人心里也都不是滋味。被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看不到成功

  • 索尼为什么会遭受鳌拜打压?却深得顺治康熙敬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敬重,索尼,顺治

    索尼为什么会遭受鳌拜打压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赫舍里·索尼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比鳌拜的资历还要高。皇太极、顺治和康熙对索尼都非常信任,甚至俩多尔衮也很喜欢索尼。索尼究竟做了是什么,获得了皇帝们的支持和敬重?皇太极猝死于宫中,没有时间

  • 蒙古好不容易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为什么却仍对中国心存戒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俄罗斯,心存,蒙古

    说到中国与蒙古的关系,这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清朝时期内蒙古与外蒙古皆是中国领土。直至辛亥革命之后,清朝遭遇灭亡,华夏文明也因此变得孱弱不堪,沙俄势力逐渐强盛,外蒙在沙俄控制下宣布了独立。虽然北洋政府曾一度恢复外蒙主权(苏俄与白俄内战时期),但这种恢复主权终究短暂。二战后,蒙古早苏联这个超级强国的

  • 皇帝的生母,被妃子当众羞辱,最终含恨吞食鸦片自尽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妃子,生母,鸦片

    在古代,能生下皇帝是件很荣幸的事,就算不被封为皇太后,但地位绝非一般,备受人们敬仰。但是,在清朝末年就有这样一位皇太后。她是皇帝的生母,却被妃子痛骂羞辱,终究含恨吞食鸦片自尽身亡,她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瓜尔佳·幼兰。瓜尔佳·幼兰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父亲是慈禧身边

  • 婉容的故事: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史上,清朝,皇后

    婉容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云想衣裳花想容,欲问今朝与何人共度,往昔泪流满面,满目遗憾。面对时间,任何人都觉无力。一念之间,几十年便潦倒而过。美丽的故事和悲伤的故事,都已随岁月消亡。无法左右命运的

  • 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代表,北郊,广州

    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以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从军事角度来总结,有其特点和意义。三元里义勇队伍的抗英战斗,从英军方面看,它是广州战役的一部分,是五月二十五日广州城北高地争夺战的继续。三元里人民掀起的抗英战斗,是中国人民对入侵者的抗击。因此,这是中国人民第

  • 名臣翁同龢竟是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洋,水师,罪魁祸首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

  • 近代报刊出版业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出版业,报刊,近代

    晚清时期,大量西方的先进事物通过口岸城市传入中国,其中,近代的出版和传媒业接踵而起,成为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新的来源。更多的西方思想和文化,通过这个渠道传播到全国各地。“在那些日子里您每天都要想出点新花样来侮辱我,这些侮辱可以说我都愉快地接受了,因为除了这种侮辱是您始终爱我的证据以外,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