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婉容的故事: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婉容的故事: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25 更新时间:2023/12/26 15:59:07

婉容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云想衣裳花想容,欲问今朝与何人共度,往昔泪流满面,满目遗憾。面对时间,任何人都觉无力。一念之间,几十年便潦倒而过。美丽的故事和悲伤的故事,都已随岁月消亡。无法左右命运的安排,难以对过去的自己说“好久不见”。经历过一些琐事,成长了多少岁,后来发觉人总是恋旧。怀念最初的感动以及过去的点滴温和,遇见一些人,离开一些人,故事到最后一刻轰然倒戈。你是不是和她一样,曾经喜欢过这样一个男子;你是不是和她一样,所有的美好都欲给予唯一的他。女子的心中留着一个空位,那个位置留给过去或者未来,最终希望一个男子来填补。那场等待耗尽生命所有的力量,但如捕风,捉摸不定。

一生何其漫长又何其短暂,那女子的笑容失散在茫茫人海,这一生都无法寻回。她曾以为爱是可以改变一生的字眼,后来才发觉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容易。等了那么漫长的时光,怨过、恨过、悲伤过、痛苦过,才发觉最后仍然爱他。她甚至没有办法选择,爱不是不爱的对立面。它只是属于身体某一处的伤疤,随着时间最终愈合,但偶尔也会隐隐作痛。在某个午后,想起一个离自己很远的人,彼此隔着空间与时差。才发现,所有深爱的感觉都值得被想起,只是变了心情与环境,回不到过去。有些人终于失散,就像找不回的童年,只能在过往中刻骨铭心。

总有一些人历经自己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不管那些人最终有没有留在自己身边,他们给予自己的感情始终念念不忘。她流过泪,也痛彻心扉。那女子半世悲哀、一生悲戚,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她沉默寡言。很多事情无法左右,很多人深爱却不放弃,生活本身便是一场阅历。她是活在旧时光中的女子,一生怀念过往,最终在时光中老去。

她是婉容,闻名字便觉得这女子清秀婉约。父亲为她取名,别有一番风致。根据《洛神赋》中“宛如游龙”所起,小名慕鸿,亦出自“翩若惊鸿”之言,大意是倾慕飞鸟优美的姿态,同时也寄寓一种对于未来美好的向往。但是她的一生并不如父亲所言,平安如意。婉容无疑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父亲是内务府大臣荣源,她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欢声笑语。所以,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挫折与磨难。家人视她为掌上明珠,疼她、宠她、爱她,而婉容亦是一位才情兼备的女子,她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这般美好的女子,着实令人歆羡。本是在府邸安然度日的静女子,随着年龄渐增,也开始思考人生与爱情。她希望她的未来没有悲伤,亦如现在这般快乐。

只可惜,还未来得及与这份快乐常伴,她却转换成另外一个角色。十七岁的她如一株清雅秀美的莲,连微笑时都如此端庄美丽。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礼教甚佳,应当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她是出色的女子,未入宫之前便小有名气,但是她始终明白自己在等一个人,那个人不知身处何方,有着怎样的模样,她只是知道她一定会等到。在没有遇见溥仪之前,她还不知爱情会是如此美好的事情,它会让人觉得欢喜与悲伤,每念及所爱之人,内心便充满幸福。

1922年,婉容被甄选入宫,还未来得及思考将来会有怎样的人生,便成为当时的皇后。她还记得那日父亲殷切的眼神,似乎她的未来关乎着家族门楣的兴衰。而她知道,这一生都会在深宫中度过,不知该感到悲伤还是快乐。失去了自由,没有父母在身旁,生活突然之间没了色彩与光亮,她甚至有些慌乱。面对陌生的人事,她亦感到有心无力。一份安定的生活需要足够强大的勇气,而她终究不适合幽居于此。

未来的漫长时光会与那个男子共同度过,婉容心怀期待。初见溥仪,他眼睛中有着说不清的悲伤。从那时起,婉容便决定要留在他身边,让他快乐,给他幸福。而她不知,溥仪轻轻地在她照片上画上一个圈,她一生的命运开始发生巨大的改变。溥仪大抵是喜欢这个女子的。若不是如此,婉容入宫不久后便被封为皇后;若不是如此,他也曾想过这一生都与这个女子共度。只可惜,时不待人,他们没有在最对的时间遇见彼此。

如婉容般的女子,她固然希望自己能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也信奉白头到老。只可惜,她的未来不是希冀所能组成,当时与她共同入宫的女子名为文绣,亦是清秀的女子。婉容一度希望自己的爱情是纯粹的质地,她不希望感情被分享,更不愿失去他的关注。那两年对于溥仪而言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美好时光,婉容知书达理、性情温柔,新婚燕尔时,过了一段甜蜜日子。婉容身为皇后,心中自是欢喜,身处当时的年代,作为女子能获得如此荣耀便是最大的幸福,更何况婉容如此喜欢溥仪。当时的她没有奢望太多,只要与心爱之人一同,走到哪里都是好风景。

在紫禁城的那段日子,时间如流水般淌过。婉容希望时光能静止在那一刻,永远都不要走远。她最怀念的是他们之间细腻温存的相处,以及那些看似简单却温暖的日子。对于她而言,这样的日子往后再难得到。在那之后的年月中,溥仪时常想起那个女子单纯的笑容,但他知道他给不了她想要的未来,这种感觉随着时间愈加强烈,最后终于崩溃瓦解。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他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慌乱之中,他带着婉容与文绣去往天津的静园居住。婉容第一次逃亡,心中万分害怕,所幸他离她那么近,心中便觉安定。爱情带给人的力量有时超乎想象,婉容变得异常勇敢。但总归心中有些郁结难以打开,本是身处宫中的女子,而今却要流落到如此地步,她甚是觉得煎熬。曾以为爱情可以打败一切,无论他们是何种地位及身份,她对他的爱不会改变。只可惜,她爱他,他却始终不愿回应。

婉容看着日渐消沉的他,心中难过得无法自已,走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她竟不知用何种语言来宽慰他。她只愿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也许这是唯一的选择。昔日欢声笑语如今满目忧愁,彼此间少了甜言蜜语,也愈加沉默。那段时间,婉容想起了很多事情,想起了初见他时他眼中的落寞与悲哀,想起了宫内花树下彼此轻声浅笑,想起了太多太多。而她知道,无论心中有着怎样的想法,她不该埋怨他,也不该不相信他。

随着时间地推移,往日那个儒雅的男子已经被生活打磨成另外一番模样,他再也不愿儿女情长,对待爱情以及生活始终处于消极的状态。他累了,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去。她倦了,甚至明了自己快坚持不了。只是她心中依然保留着对他的爱,纵然一路艰辛无比也要走下去。所以,她一直在他身旁,从未走远。

与他们在一起生活的还有文绣,那女子性情直率,自有她的想法。面对溥仪的改变,文绣很多时候都不愿再与这个男子生活在一起,可她终究难以提出离婚。毕竟处于当时的背景,女子向男子提出离婚是不被允许的。文绣不断地忍受,只可惜某一天醒来,她终于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般。终于,文绣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她要和溥仪离婚。

溥仪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更不愿看到文绣就此离去。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愿,也有太多的怒火无法平熄。婉容想对他说她会一直在,只是他没有看向她,甚至从此疏远。许是溥仪猜测这一切都是女子之间的嫉妒心作祟,本无心干预此事的婉容却被三番四次地卷入其中。他不敢相信婉容会如此,也不再相信感情可以克服一切。

一场“刀妃革命”彻底隔断了婉容与溥仪之间的爱恋,往事一去不复返。婉容知道这一次他们已背道而驰,再难回到原点。一场没有结局的恋情,婉容却始终不愿置之不理。这场爱情,从一开始便是她一人在努力维系,她有时也会觉得疲惫。只是她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感情,于是一次次地选择相信,选择爱为最终的结果。

那年,溥仪与婉容逃至长春,他们成为了满洲执政府的傀儡,一切行动受到严密的监视和限制。无论境况如何,她始终想陪伴着他,只是彼时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隔阂,难以用语言来化解。溥仪对婉容置若罔闻、不闻不问,仿佛一切的过失与错误都是婉容造成的。他误会她如此之深,再也不愿意听她解释。他们之间无法沟通,这让婉容难以接受,她不愿相信走到今时今日,他还是不懂她的心,也还是不懂她对他的爱。

婉容就这样陷入一种无可自拔的境地,面对爱人的失望,失去自由的痛苦,她没有选择积极地面对。她的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痛,婉容堕落了。她开始长时间地麻痹自己,这样她才不会感觉那么疼。十年时光,她不知自己如何度过,依赖大烟生存,甚至一度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是最终,她发现自己仍旧爱他,无法改变。

“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将成恨?是不是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她也曾爱他如生命。

浮生浮世

婉容,郭布罗氏,达斡尔族出身满族,正白旗人。婉容于1905年出生在内务府大臣荣源府,1922年,十七岁的婉容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琴棋书画更是无所不通,在皇城贵族中远近闻名。同年,被选入宫,因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她便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1924年年底,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一场“刀妃革命”彻底改变了婉容一生的命运。从此,她再难见到溥仪。溥仪逃至长春,成为满洲执政府傀儡之后,他更是对婉容置若罔闻、不闻不问。婉容的行动受到日本人严密的监视和限制,这使得婉容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十年冷宫生活,最终在孤独中死去。1946年,郭布罗·婉容病逝,时年四十岁。

标签: 史上清朝皇后

更多文章

  • 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代表,北郊,广州

    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以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从军事角度来总结,有其特点和意义。三元里义勇队伍的抗英战斗,从英军方面看,它是广州战役的一部分,是五月二十五日广州城北高地争夺战的继续。三元里人民掀起的抗英战斗,是中国人民对入侵者的抗击。因此,这是中国人民第

  • 名臣翁同龢竟是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洋,水师,罪魁祸首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

  • 近代报刊出版业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出版业,报刊,近代

    晚清时期,大量西方的先进事物通过口岸城市传入中国,其中,近代的出版和传媒业接踵而起,成为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新的来源。更多的西方思想和文化,通过这个渠道传播到全国各地。“在那些日子里您每天都要想出点新花样来侮辱我,这些侮辱可以说我都愉快地接受了,因为除了这种侮辱是您始终爱我的证据以外,我似

  • 兄弟攻陷南京城掠宝,在朝廷不断追查之下曾国藩一计使得朝廷放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京,曾国藩,朝廷

    1864年8月,湘军将领曾国荃率领大军攻占了金陵城(南京),折腾了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终被清廷所灭,曾国荃大喜过望,下令将士们可以在南京城放纵三天,意思是烧杀抢掠都不管,整个湘军沸腾了,金陵城一片狼藉,无数金银财宝,值钱的物品被湘军侵吞。坐镇安庆的湘军统帅曾国藩知道后,迅速前往南京,令行禁止,但

  • 为啥康熙的儿子里只有雍正管隆科多叫“舅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舅舅,雍正

    咱们看与清宫相关的电视剧,看到雍正的时候,总免不了一个人,这就是隆科多,雍正还曾称他为“舅舅”。可后来,随着学习清史的深入,我才发现,雍正的母亲,孝恭仁皇后,是乌雅氏,而隆科多是清初大世家佟佳氏,都知道舅舅是母亲的兄弟,这位孝恭仁皇后和隆科多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他怎么就成了雍正的舅舅了呢?康熙晚年,九

  • 甲午之战: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历史中有几次“平壤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战,平壤,洒热血

    历史上中国共参加过三次“平壤之战”,是三个不同朝代的三次战争,第一次是唐军与高句丽、百济军的作战;后两次是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正面交锋的两次大战。唐朝攻高句丽之平壤之战显庆五年(660年),唐军击灭百济,高宗李治欲乘胜进军高句丽,遂于十二月十六日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坝江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苏

  • 她嫁给乾隆18年无儿无女,后因讨好甄嬛当了皇后,生下3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嫁给,生下

    古时候的时候,皇室家里头的女子视频都总以为嫁个君主,可以让自己的大家族能够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些一个女人再进入宫廷过后,过得并不是很欢乐,我们也可以从清宫剧中的宫廷剧里头看出来了,在我国古时候的后宫里头,嫔妃们生活的也是非常的艰辛。大家都看了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多部剧就形容了大清国乾隆年间乾隆,后宫嫔

  • 虎父未必无犬子 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圆明园,洋人,犬子

    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这姓氏并不像张王李赵一样多见,姓龚的古人中,怕是清朝大诗人龚自珍名气最大了。龚半伦便是龚自珍的儿子。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起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定律古往今来是深入人心了。其实虎父未必无犬子,历史上有许多圣贤之人英明一世却没能

  • 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并没有传言那么清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并没有,清高,科举

    《儒林外史》的作者,历史上着名的小说家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人?熟悉他生平事迹的读者一定有所耳闻,吴敬梓是清朝人士。吴敬梓画像详细解读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人,应该从他的成长环境及作品创作年代入手。他生于公元1701年,于公元1754年病故,短短的五十四年人生中,先后经历了清圣祖、康熙帝、乾隆帝等三位皇帝执

  • 尼布楚条约:虎狼之国的败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尼布楚,条约,虎狼

    有道是“屋漏又招连天雨”,年青的康熙帝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地考验。当康熙正忙于平定南方三藩之乱时,东北边境频频告急:沙皇俄国来了!已经把战火烧到黑龙江流域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领土完整,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面对如狼似虎地“北极熊”。纵观历史,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