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龚自珍儿子为何引洋人进圆明园:龚自珍儿子龚半伦

龚自珍儿子为何引洋人进圆明园:龚自珍儿子龚半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95 更新时间:2024/1/2 4:47:59

导读: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这姓氏并不像张王李赵一样多见,姓龚的古人中,怕是清朝大诗人龚自珍名气最大了。龚半伦便是龚自珍的儿子。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起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定律古往今来是深入人心了。其实虎父未必无犬子,历史上有许多圣贤之人英明一世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一生清誉毁于旦夕之间。

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这姓氏并不像张王李赵一样多见,姓龚的古人中,怕是清朝大诗人龚自珍名气最大了。龚半伦便是龚自珍的儿子。龚自珍自不必说,一生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还大力支持林则徐禁烟。即便辞官归乡,也要“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惜,龚大诗人这样的品格并没有在他的儿子身上得到延续。龚半伦本有名有字,半伦,只是他的号。古人有号者数不胜数,但像他这样不着调的却不多。伦理是封建社会的制度之本,可在这厮的眼里,什么君臣、父子、兄弟,通通都是浮云,唯一有一席之地的就是他的小老婆。“五伦”只剩下夫妇,还是个小老婆,故号“半伦”。

能给自己封这样一个名号,其人可想而知。1860年的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三股势力,晚清政府、革命党、外国人。龚半伦没有像他父亲一样为大清江山肝脑涂地,也没有像其他饱读诗书的愤青一样要杀出一片新天地,而是随英舰北上来到北京,用礼帽遮住那条长长的辫子,与洋人打成一片,狐假虎威,好不得意。随后,他将联军引进圆明园,并抢先一步单骑直入,取珍宝重器而归。然后,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

当然,洋人即使没有他来领路也找得到圆明园,但是,洋人能不能找到是一回事,他做不做这个领路人又是一回事。龚自珍在1841年就与世长辞了,倘若他活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看到了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又会作何感想呢?

说到默契,我会想到两个成语,一个是“高山流水”,一个是“房谋杜断”。“房谋杜断”说的是唐太宗时期的两位名臣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人,《旧唐书》曾赞其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房玄龄从贞观前便开始辅佐李世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太宗也曾夸房玄龄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圆明园复原图

可是,令房老丞相意想不到的是,他离世不久,他的次子房遗爱就以谋反之罪被杀了。一切还要从兄弟之争说起。老丞相一世功不可没,所以在他临终时太宗就封其次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长子房遗直则承袭房玄龄梁国公的爵位。房遗爱的妻子也非常人,正是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高阳公主。房遗直觉得弟媳妇是金枝玉叶,就想把爵位让给弟弟,没想到太宗却不允许。这一来,太宗和房遗直就惹怒了房遗爱两口子。两人先是想夺下哥哥的爵位,后又想谋反朝廷。《旧唐书·列传第十六》中记载:初,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主既骄恣,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高宗令长孙无忌鞫其事,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

龚半伦和房遗爱好歹都是在老爹去世后才敢胡作非为的,有人更是胆大包天,父亲还当着官呢,他就敢肆意妄为了。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就是这么个主儿。《旧唐书·狄仁杰传》中说:”其子景晖为魏州司空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新唐书·狄仁杰传》中也说:”景晖,官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虐,民苦之。“狄仁杰在做魏州刺史期间,百姓感其恩德,曾为他修了一座碑。后来,狄景晖也到了魏州,飞扬跋扈惹得百姓不得安宁。大家伙儿一气之下把为狄仁杰修的那座碑就给砸了。狄仁杰知道后怒发冲冠,罢了他的官,断了他的钱。

标签: 儿子圆明园洋人

更多文章

  • 清朝京都的九门各有什么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京都,各有,清朝

    想当年明朝的刘伯温修建北京城,共设了九个城门,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内九城”。今天北京九门中虽大多无存,但回忆九门的历史掌故,别有一番情趣。古代官职中“九门提督”,那“九门”也正是指这九门。北京内城九门指的是东边的东直门、朝阳门;

  • 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人缘,君子,戊戌变法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他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

  • 谭嗣同死刑前说了一句话,让刽子手颤抖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刽子手,句话,说了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了国外,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被捕并被杀害。他们六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而谭嗣同在临刑前说出这话令刽子手手抖不止,握不住刀。那么,谭嗣同究竟说了什么呢?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

  • 康有为是如何把慈禧和荣禄的绯闻炒作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有为,慈禧,绯闻

    提到中国近代史,慈禧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个老太婆,以一介女流之身,在虎狼环伺之下,独掌乾坤数十年,屹立不倒,也算是一个传奇。慈禧的历史功过,大家早就耳熟能详,我就不说了。我只说说她的“绯闻”。关于慈禧的“绯闻”有很多,最着名的,当属他和权臣荣禄的一段情缘。据说,慈禧在进宫之前就与荣禄青梅竹马,两小

  • 清末莱阳抗捐斗争的领袖曲诗文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怎么,清末,莱阳

    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山东莱阳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抗捐抗税斗争。曲诗文就是领导这场反封建斗争的着名领袖。拜盟立会闯县城曲诗文(公元1849年—1914年),莱阳城西柏林庄人。他自幼务农,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领导抗捐抗税斗争这年,他已年逾花甲。由于他性情刚直,见多识广,又乐意为穷乡亲抱打

  • 乾隆有10多个儿子,为什么却要将皇位传给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嘉庆,多个

    历代皇帝的寿命都不是很长,但相比较其他皇帝来说,乾隆却是一位比较长寿的皇帝。那么为何乾隆有10多个儿子,却要将皇位传给嘉庆?清仁宗(嘉庆),清高宗(乾隆)庶出第十五子,非嫡非长,从后来的作为看,其资质、才能也相对也比较平庸。那么,为什么嘉庆能在乾隆那么多儿子中脱颖而出呢?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传位是采取

  • 清宫剧热爱的如懿、令妃、高贵妃这些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宫,真有,贵妃

    由于清朝后宫的贵人常在答应等是没有数量限制的,所以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多。高贵妃,令贵妃等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1)三个皇后。①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温婉可亲,历史上她和乾隆的感情也非常的好,15岁就嫁给了乾隆,为乾隆生下了二子二女,可惜的是,有三个都早早夭折,富察皇后年仅36

  • 洪宣娇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 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在历史上,存在,真实

    洪宣娇,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杨云娇,洪秀全因其为“天父”之女,认为妹,改名洪宣娇,萧朝贵之妻,生卒年不详。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洪宣娇作为太平天国一方最出名的女将之一,西王妃洪宣娇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清朝可以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什么却要杀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石达开,要杀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太平天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1851年1月,屡次科考失败的洪教主在桂平金田村举起反清大旗,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罗大纲、曾天养、林凤祥、韦俊、陈玉成等牛人均追随天王创业,阵容相当豪华。1853年3月,即是创业两年零两月后,洪天王入主南京,占据大清东南半

  • 揭秘:戊戌变法中翁同龢的态度为何前后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态度,戊戌变法,矛盾

    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晚清戊戌变法那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政治变局中,翁同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往政治史与法律史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宪政思想以及变法主张的研究,而忽略对翁同龢的研究。毋庸置疑,康梁二人是戊戌维新运动的发动者和主导者,然而,在戊戌维新运动之初,朝中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