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疆域:盛极而衰

清朝的疆域:盛极而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3/12/23 22:55:38

清朝是由盘踞于东北的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家族建立的,爱新觉罗家族在东北统治时期,就已经占有了内蒙古、东北三省和北至外兴安岭以南,东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随后清军占领北京,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清军分路进攻明朝残余势力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南明桂王(永历帝)逃往缅甸。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

但是新王朝的建立并不意味着边疆的稳定,清王朝为了巩固疆域,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

平定台湾。早在元朝,台湾已经设立巡检司,负责海防和治安,明代,由于受收缩政策的影响,澎湖列岛上的居民撤回了大陆,澎湖列岛和台湾就成为海上私人贸易的根据地,进行海上私人贸易的大陆海商自发地建立了一些管理机构,后来荷兰人趁郑芝龙把活动重点转向大陆之机,独占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在抗击清军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出兵台湾,驱逐了荷兰人,他在台湾的管理持续到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施琅的带领下,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爽投降。次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岛由大陆政权设置了正式政区。

在17世纪初,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三部:土谢图汗、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康熙年间,三部发生内乱,准噶尔王乘机入侵,准噶尔是瓦剌的一部分,准噶尔部兴起后,强占了和硕特原有的自今伊犁至乌鲁木齐的牧地,迫使土尔扈特部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原苏联哈萨克塔匀巴哈台山以南、阿拉泊以北一带)西迁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胁迫杜尔伯特部(原在额尔齐斯河上游)中的辉特部迁往塔尔巴哈台,准噶尔部实际上控制了其他三部(土尔扈特西迁后为辉特部),占有的地域包括今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甘肃西部和北部以及境外西起收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蒙古高原的广大范围。在噶尔丹的侵入下,三部联合抵抗,但领土仍被噶尔丹侵占,只得南迁漠南(今内蒙古),并向清朝求援,康熙下令亲征,开始了对噶尔丹的全面反击。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西北)大败噶尔丹。康熙至多伦抚慰喀尔喀各部,并正式任命各部首领,编审成旗,建立了与内蒙古一致的行政区划。随之收复了蒙古高原,喀尔喀三部回到漠北。至此,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部在蒙古地区的失败,导致了统治的危机,受到噶尔丹压迫的和硕特部青海各部乘机脱离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清军继续深入,噶尔丹自杀。康熙三十七年,和硕特部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降清,青海和套西归入清朝版图。

确立对西藏的统治主权,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兵,督导地方行政。1751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规定凡重大行政事务及藏官的任免、藏军的调动等均应由噶厦请示达赖和驻藏大臣办理。1792年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后,又在次年制定了《藏内善后章程》,确定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及其全面督导藏内事务和统一处理涉外事务的职权,规定达赖、班禅及各地格鲁派大知佛转世时用金瓶掣签(将最后的候选人名字放在一个金瓶中抽签决定)办法并必须受大臣监督,自噶伦(噶厦的最高官员)以下僧俗官员必须由大臣任免;《章程》对西藏的官制、军制、司法、财政、边防、差役及对外事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1698年,清朝还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雍正年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今海拉尔河相交处的阿巴该图,经恰克图(原苏联境内的恰克图和蒙古境内的阿尔丹布拉克),西至沙必乃达巴汉(一作沙宾达巴哈,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向。

至此,清王朝的疆域是: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咯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叶岛。

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入中国,迫使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不平等条约中,中国丧失了大量的国家主权,其中就有疆域和领土的主权。

中国失地最多的是在中俄边界。东北边界,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将两国边界最东段以南一块列为“待议地区”,没有划定归属。俄国的势力扩张到远东后,便不经过任何谈判就占据了这一地区。库页岛一直是清朝的领土,但清朝只接受当地人的朝贡,从来不加经营,以至在俄国和日本都侵入该岛后还一无所知。直到1850年,俄国单方面宣布库页岛为俄国领土也未加过问。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俄国讹诈式的夺取了黑龙江北岸的土地。1860年的《北京条约》,俄国获得了《瑷珲条约》规定为“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实际上承认了俄国对该岛的占领。在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的东岸,有一片汉人聚居区,称为江东六十四屯,《瑷珲条约》规定仍归中国所有,条约签订后还划定了界线。但到1900年俄国占领东北后,用烧杀手段驱赶中国居民,强占了这块地方。

西北边界,1868年,俄国吞并了中亚的浩(霍)罕和布鲁特。1870年,又趁阿古柏叛乱之际,占据了中国的伊犁。1877年,清朝派左宗棠出兵平定新疆,要求俄国退出伊犁。俄国以改订《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为撤退的条件,逼清朝签订了《伊犁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1884年确定了从沙必乃达巴汉到乌孜别里山中的中俄边界线。这条界线以西至巴尔喀什湖、阿亚古斯河之间的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从此不再为中国所有了。

在平定阿古柏叛乱时,刘锦棠进入帕米尔高原,将八个帕(当地地名,指以谷地为中心的地区)中的六帕收回。1884年后,俄国继续向南扩张,英国也通过其保护国阿富汗侵入帕米尔。1895年,英、俄两国在伦敦订约,瓜分了属于中国的帕米尔大部,中国境内只剩下一帕(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

此外,香港从1842年起被割让给英国,以后又增加了九龙的一部分。英国和葡萄牙还“租借”了九龙的大部和澳门。英、法帝国主义在它们维持殖民统治的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与中国的边界用种种手段侵占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失败后,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在1895年被日本占据。

标签: 清朝疆域盛极而衰

更多文章

  • 于成龙这个人真实存在吗 还是说他只是一个电视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只是一个,存在,说他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成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崇祯十二年(1639)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副榜贡生,正当于成龙为博取功名努力的时候,改朝换代了,大明朝没了,于成龙在家蛰伏了几年准备再次应考,无奈35岁的于成龙又落榜了。此后于成龙再也没有参加科考,顺治十三年于成龙以贡生身份参加吏部

  • 此人是清朝第一廉吏,去世之后万人相送,就连康熙为其黯然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人,人是,就连

    圣祖康熙曾对一个大臣赞誉到“清官第一”。在清朝时期近300年的历史中,大臣可以说不计其数,有着廉洁美名的大臣也很多。然而康熙皇帝却把“清官第一”的至高美誉赐于了叫于成龙的人。于成龙,年少好学有大志向,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性情刚直,不苟于言笑,才智出众,勤

  • 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被毒死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百年,之谜,龚自珍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谦,明朝,被杀

    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英宗。英宗宠信太监王振,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兵部侍郎于谦为了断绝瓦刺利用明英宗进行政治讹诈的阴谋,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布署保卫北京的各项事宜。当时北京守军不足十万,而且

  • 王闿运三施纵横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闿运三施

    王闿运是湖南湘潭人,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但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他认为《春秋》主旨在于拨乱。治经要经世致用,他的致用是将经与术结合起来。术是权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手段,即所谓纵横之术。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

  • 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登基的隆科多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手,隆科多,雍正

    隆科多是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重臣。因为他与雍正的养母佟佳氏是一族,所以被雍正皇帝公开称为“隆科多舅舅”。康熙帝驾崩时,隆科多是唯一陪伴其左右并承领遗命的大臣,并由他宣读了康熙帝遗诏,因此,许多清代笔记将其描述为篡改遗诏以协助雍正帝继位的谋划者。虽然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荣耀一时,可是没多久就被雍正下令圈禁

  • 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剿”与“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义和团,义和团运动,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义和团的兴起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地的许多民间秘密结社中的一种。虽然这个秘密结社重在“拳”而不在“

  •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不得不杀于谦?于谦有何罪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于谦,有何,罪过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不得不杀于谦?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让明英宗朱祁镇火了。这是位传奇的皇帝,但是他并不英明神武,反而在历史还有昏庸之名。他先是轻信宦官,以致土木大败,天子被俘。后在夺门之变复位之后继续任用奸佞,冤杀忠臣于谦。于谦的贡献和地位在历史上早有定论,是绝对的忠臣和国之柱石。要是没有他

  • 龚自珍的另一面:喜欢逛青楼 终日沉迷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喜欢,终日,青楼

    龚自珍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

  • 着名谋士清初重臣范文程当初为何要帮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初,谋士,重臣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