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登基的隆科多痛下杀手?

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登基的隆科多痛下杀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7 更新时间:2023/12/29 18:28:10

隆科多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重臣。因为他与雍正的养母佟佳氏是一族,所以被雍正皇帝公开称为“隆科多舅舅”。康熙帝驾崩时,隆科多是唯一陪伴其左右并承领遗命的大臣,并由他宣读了康熙帝遗诏,因此,许多清代笔记将其描述为篡改遗诏以协助雍正帝继位的谋划者。

虽然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荣耀一时,可是没多久就被雍正下令圈禁,并于雍正六年六月死于禁所。

隆科多是康熙的表弟兼小舅子,在康熙晚年隆科多很受宠,被任命为步兵统领,实际上就是京城的禁卫军一把手,可谓权势滔天。并开始涉足到皇子间的夺嫡之争中。

在九子夺嫡混乱的局面中,隆科多发现了自己的合作目标——四皇子雍亲胤禛。胤禛平时很低调,与各皇子少有来往,平日里若无公务,他便只在府里照抄经书;而凡是康熙交办的事情,如清核户部欠款、赈济灾民等,他都办得极好,因此,很受康熙帝器重。

康熙帝驾崩当晚恰好只有隆科多一人在旁,承接了遗诏。于是,隆科多与大学士马齐等重臣商议后,赶紧召集在京的诸位皇子,宣读遗诏。当读道:“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时,胤禛深知,自己取得了胜利。

康熙帝初丧,政局未稳,雍正的对手胤禩等人仍未死心。隆科多一边整饬京城军务,将丰台大营等京中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边利用自己的皇亲身份,安抚那些尚在迟疑中的大臣、亲王等。对于隆科多的这些功劳,雍正帝心中有数,对其大加恩赏,不得不说,此时的隆科多已经是当朝第一红人。

由于得到了雍正帝的宠信,即便隆科多连内阁大学士都不是,身为吏部一把手的他依旧掌握着巨大的权力。然而,隆科多虽显赫一时,却不知自持,经常放出狂悖之语。还在雍正处理年羹一案时多次阻挠,彻底惹怒雍正。果然,不到两年时间,隆科多与雍正皇帝的“蜜月期”就到头了。

雍正帝即命由王大臣议奏其罪,给他定了41条罪状,按照大清律法,隆科多应判斩立决,考虑到隆科多的拥立之功,雍正帝还是手下留了情,在畅春园外建造了三间房子,将他永远禁锢在里面。

此时的隆科多已近花甲,囚禁后不到一年,便死在了禁所之内。雍正帝得知消息后,感怀往事,特意赐银1000两,让他的家人为其办理丧事。

标签: 杀手隆科多雍正

更多文章

  • 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剿”与“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义和团,义和团运动,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义和团的兴起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地的许多民间秘密结社中的一种。虽然这个秘密结社重在“拳”而不在“

  •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不得不杀于谦?于谦有何罪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于谦,有何,罪过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不得不杀于谦?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让明英宗朱祁镇火了。这是位传奇的皇帝,但是他并不英明神武,反而在历史还有昏庸之名。他先是轻信宦官,以致土木大败,天子被俘。后在夺门之变复位之后继续任用奸佞,冤杀忠臣于谦。于谦的贡献和地位在历史上早有定论,是绝对的忠臣和国之柱石。要是没有他

  • 龚自珍的另一面:喜欢逛青楼 终日沉迷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喜欢,终日,青楼

    龚自珍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

  • 着名谋士清初重臣范文程当初为何要帮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初,谋士,重臣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努尔哈

  • 身世扑朔迷离的妃子——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妃子,扑朔迷离,身世

    董鄂氏的一生可用“红颜薄命”四个字概括,她的悲剧不仅在于她入宫前的特殊经历,更在于无法挣脱满蒙联姻的桎梏,她的一生给后世留下太多的话题。她的身世、她的得宠以及顺治在她去世后的出家之念,都给她短暂的生命增添了令人回味的因素。翻开历史,让我们揭开董鄂妃的神秘面纱吧。身世之谜,扑朔

  • 曾所向披靡的蒙古人,为何在清朝时依附满清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所向披靡,满清,蒙古人

    蒙古在历史上也是和很强大的名族,在元朝的时候铁骑一度横跨欧亚大陆,若不是中途的接连几位首领逝世,今天的世界格局真不好说。但是为什么如此凶猛的蒙古人,会在明朝灭亡之后没有再强大起来,反而依附于满清朝廷。在明初的时候,蒙古已经失去了中原,退出了长城以南,从一个中原王朝退化为一个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整个明代

  • 民国女校招生难:谭嗣同弟弟带头送儿媳上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儿媳,女校,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时任湖南郴州桂东教育会长的邓润棠和桂东县长谭嗣穆(谭嗣同弟弟)决定创办女校。他们张贴招生告示,走街串巷广泛宣传,可就是招不到学生。谭嗣穆、邓润棠等人心生一计,谭嗣穆把儿媳送进来,邓润棠把两个女儿送进来,其他老师也纷纷送自己女儿就学。大家看到这些“名门望族”敢于冲破世俗观念,便

  •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土尔扈特,祖国

    乾隆朝不停息的战争并不意味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只能说是民族相互融合时的不和谐音,或是民族融合时擦出的火花。纵观整个清朝,民族共荣是整个时代的最强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乾隆朝所发生的土尔扈特东归。乾隆三十五年(1770),游牧于伏尔加河畔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因为拒绝沙俄的残暴统治,毅然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他

  • 清代时期皇帝后宫嫔妃众多,为什么却很难诞下皇子,有两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嫔妃,很难,皇子

    随之近些年清宫剧的电视剧热播,大家对清代的这些历史时间也刚开始喜欢,不得不承认皇帝后宫中不缺漂亮的女人,在哪个女士影响力不高的时代,大部分女人都想入宫变成皇上的女性,假如能为皇家诞下皇上得话,那自身的影响力也会进而提高。因而在大伙儿印像中,后宫嫔妃诸多,那单膝的子孙也不容易少,但我觉得并非那样。清朝

  • 范鸿仙是“民国三烈士”之一 蒋介石都曾是其助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烈士,蒋介石

    在民国史里,只有两位同盟会元老能享“国葬”待遇下葬紫金山、陪葬中山陵,一位是谭延恺,另一位是范鸿仙。谭延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