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辜鸿铭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怪才辜鸿铭就喜欢女人的脚臭味儿!

辜鸿铭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怪才辜鸿铭就喜欢女人的脚臭味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3/12/29 1:22:11

辜鸿铭

五四时期,风云激荡,新旧杂陈,尤其是在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校园里面常是一边有人宣扬新化,另一边却有人极力呼吁维护旧传统,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身材高挑,体型干瘪,脸庞消瘦,鼻梁高耸,眼睛深蓝,封建儒生般的半百老叟,拖着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整日穿梭于红楼内外。那辫子上面压着一面平顶红结的瓜皮小帽,下面是一身枣红色的、油光可鉴的旧马褂和破长袍,袖子上面斑斑点点,闪烁的尽是鼻涕和唾液的痕迹,让人感到既讨厌又可笑,其形象与整个学校的氛围极不和谐。这副遗老模样的老头究系人?他就是清末民初享有鼎鼎大名的怪人辜鸿铭。

既然是怪才,自然少不了逸闻怪癖。细细想来,辜鸿铭身上的怪癖实在多得无法统计,大概可以讲三天三夜。笔者于此也只好择其要者,挂一漏万了。

辜鸿铭最着名的怪癖便是留辫子。身为人师,辜鸿铭不仅没有藏辫避人的意思,反而肆无忌惮地扬发辫,泰然自若地登台授课。与此同时,他还特意包下一个留着同样发辫的车夫,经常拉着他在大街小巷到处乱跑。两条辫子相映成趣,蔚为北京街头一大景观。因此有人说,到北京可以不逛紫禁城,但不可不看辜鸿铭。更为奇妙的是辜氏家中有个仆人,名唤刘二,也是一个坚持留辫不剪者。来辜家拜访的人,常常要把他错当主人。此事不久也传为笑谈。人们感慨时过境迁,辜氏竟还能找到这样两个同类,苦心孤诣地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舒心悦目的小环境。

人们看见这主仆二人公然地招摇过市,自然议论纷纷。辜鸿铭偶尔也听到这些议论,但他常常视如过耳之风,不屑搭理。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他就用英语切齿骂一句:“没有辫子的畜牲,野兽!”或用汉语骂一句“猴子猴孙!”当看到那些剪了辫子,然后又带上帽子的人时,他还会主动直不愣登地、莫名其妙地骂上一声:“沐猴而冠!”

有胆大一些的学生,出于对先生的爱护,劝说辜鸿铭剪掉辫子。这时候,他便怒目而视,予以毫不留情地斥责:“你以为剪掉辫子,穿上洋装,就够摩登吗?!”气得学生欲言又止,无可奈何。

有洋人颇不识趣,竟当众问他为何偏要在脑后拖上一条辫子不可?遇到这种情况,他则会像外交官一样,慢条斯理地发出诘问:“你为何非要在下巴上留有胡须呢?”弄得洋人尴尬万分,无言以对。

1920年,“辫帅”张勋过生日,辜鸿铭特地赠他一副寿联: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本是苏东坡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诗句,希望对方不要失望,要珍惜剩下的好时光。而辜鸿铭以此联赠送给张勋则另有深意。有一次,和刚好同时出现在一个宴会上。辜鸿铭与胡适谈起此联,并问胡是否知道其中的含义。胡适说:“‘傲霜枝自然是你们的辫子啦,‘擎雨盖又是什么意思呢?”辜鸿铭答道:“自然是清朝的大帽子啦!”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辜鸿铭另一个天下皆知的癖好便是喜好女人缠足。据说他必须闻女人的臭脚气味才能写出文章来。当时中国女子流行缠小脚,脚越小越美。裹脚布除非十天半月才会松开,松开一次,那种臭味令人掩鼻而逃。然而,辜鸿铭就喜欢那种臭味。

他写文章时,总是要他的小脚太太脱了裹脚布,坐在身边,一边写文章,一边闻着那种臭味。写得高兴时,他右手写文章,左手还摸着小脚。据说,他的许多好文章,都是在这种场合下完成的。他曾说:“女子小脚,特别神秘美妙,讲究瘦、小、尖、弯、软、正、香七字诀。妇人肉香,脚其一也。前代缠足,实非虐政。”

一次,他到一个高姓的学生家里去,给他开门倒茶是一个年方十六七岁的小丫头。那丫头生得虽谈不上漂亮,倒也还清秀娇小。大约是有五六天没洗脚了,一股辜氏再熟悉不过的浓浓的“异香”扑鼻而来,美得他一连几天对丫头赞不绝口。

那位高姓学生见老师如此喜爱这个丫头,以为他有心讨去做姨太太,就主动提出将她送给辜氏。辜氏也欣然接受,还表示要把小丫头的身价还给学生。

到了小丫头临行的那一天,那位高姓学生少不了要有一番叮嘱,诸如“到辜先生家会享清福”啦,你须好好收拾一下,洗洗干净之类。其实,这些话即使不说,小姑娘又焉能不办?等到梳洗打扮,一切收拾妥当,高姓学生便将丫头送往辜家。辜氏一见丫头到来,喜不自胜;他一言不发,先将丫头拉到卧房,请她将脚伸过来,然后恭恭敬敬地把鼻子凑上前去。一嗅之下,脸色突变,糟了,往日那股“异香”竟不翼而飞,消失殆尽。他不禁大失所望,兴味索然。

“把丫头带回去吧!”前后不过几分钟,辜鸿铭就跟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走出卧房。

那小丫头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委屈之下,暗忖是脚臭尚未洗尽?那位高姓学生也被弄得莫名其妙,百思不解,后来才知道原来大错特错,全在洗脚也。

标签: 怪才是个的人

更多文章

  • 乾隆心目中另一个完美妻子,从未踏进皇宫却以皇贵妃之位与之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与之,乾隆,心目中

    乾隆的花心历史上都知道,与他相处的众位女子也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距今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就38个,但是能真正与他死后葬在一起的女人却只有五个。她们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而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就是这五人之中最特别的那个哲悯皇贵妃。(为作区分,以下简称皇后富察氏为富

  • 清朝的疆域:盛极而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疆域,盛极而衰

    清朝是由盘踞于东北的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家族建立的,爱新觉罗家族在东北统治时期,就已经占有了内蒙古、东北三省和北至外兴安岭以南,东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随后清军占领北京,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清军分路进攻明朝残余势力

  • 于成龙这个人真实存在吗 还是说他只是一个电视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只是一个,存在,说他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成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崇祯十二年(1639)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副榜贡生,正当于成龙为博取功名努力的时候,改朝换代了,大明朝没了,于成龙在家蛰伏了几年准备再次应考,无奈35岁的于成龙又落榜了。此后于成龙再也没有参加科考,顺治十三年于成龙以贡生身份参加吏部

  • 此人是清朝第一廉吏,去世之后万人相送,就连康熙为其黯然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人,人是,就连

    圣祖康熙曾对一个大臣赞誉到“清官第一”。在清朝时期近300年的历史中,大臣可以说不计其数,有着廉洁美名的大臣也很多。然而康熙皇帝却把“清官第一”的至高美誉赐于了叫于成龙的人。于成龙,年少好学有大志向,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性情刚直,不苟于言笑,才智出众,勤

  • 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被毒死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百年,之谜,龚自珍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谦,明朝,被杀

    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英宗。英宗宠信太监王振,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兵部侍郎于谦为了断绝瓦刺利用明英宗进行政治讹诈的阴谋,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布署保卫北京的各项事宜。当时北京守军不足十万,而且

  • 王闿运三施纵横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闿运三施

    王闿运是湖南湘潭人,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但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他认为《春秋》主旨在于拨乱。治经要经世致用,他的致用是将经与术结合起来。术是权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手段,即所谓纵横之术。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

  • 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登基的隆科多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手,隆科多,雍正

    隆科多是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重臣。因为他与雍正的养母佟佳氏是一族,所以被雍正皇帝公开称为“隆科多舅舅”。康熙帝驾崩时,隆科多是唯一陪伴其左右并承领遗命的大臣,并由他宣读了康熙帝遗诏,因此,许多清代笔记将其描述为篡改遗诏以协助雍正帝继位的谋划者。虽然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荣耀一时,可是没多久就被雍正下令圈禁

  • 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剿”与“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义和团,义和团运动,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义和团的兴起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地的许多民间秘密结社中的一种。虽然这个秘密结社重在“拳”而不在“

  •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不得不杀于谦?于谦有何罪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于谦,有何,罪过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不得不杀于谦?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让明英宗朱祁镇火了。这是位传奇的皇帝,但是他并不英明神武,反而在历史还有昏庸之名。他先是轻信宦官,以致土木大败,天子被俘。后在夺门之变复位之后继续任用奸佞,冤杀忠臣于谦。于谦的贡献和地位在历史上早有定论,是绝对的忠臣和国之柱石。要是没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