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伯行是怎样被噶里冤枉革职的?康熙有何态度

张伯行是怎样被噶里冤枉革职的?康熙有何态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88 更新时间:2023/12/10 11:14:32

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就买通官吏,得到张伯行弹劾奏稿。然后又捏造事实反过来诬告张伯行。主审官畏惧噶礼的权势,逢迎巴结,案情无法审结。康熙无奈中只得下令:张伯行与噶礼解任,再命主审官审理。扬州百姓听到消息之后罢市抗议,哭声震动了扬州城。第二天,扬州百姓拥到会馆,因为平时就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肯定不会接受礼物,便用水果蔬菜相送。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不要推脱百姓的一点心意)"万不得已,张伯行才收下一把青菜。受审结束回来听候结果的路上又路过扬州,百姓们为防青天有什么不测,竟有数万人聚集江岸护送。

到最后,案子结果下来,竟然是噶礼免议,张伯行革职治罪。康熙皇帝痛斥大臣们是非颠倒,然后亲降圣旨:张伯行留任,噶礼革职。消息传出,江苏官民争相庆祝,纷纷写下红幅贴在门旁:"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

更有上万人进京到了畅春园,跪谢皇恩,上疏表示愿每人都减一岁,以便让圣上活到万万岁。

福建百姓也奔走相告,在供奉的张伯行像前焚香祈祷。可见张伯行受人民爱之深。

在康熙五十四年,有人以"狂妄自矜"的莫须有的罪名弹劾张伯行,但康熙皇帝还是认为他无罪可治,留任南书房行走(一种皇帝关系很密切的官职),后来,在康熙五十九年又任户部右侍郎。康熙六十一年,张伯行奉旨赴千叟宴,康熙皇帝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

标签: 康熙是怎样有何

更多文章

  • 大清亡了,满语随之消亡,汉语中保存的满语词汇,有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清,汉语,语词

    清王朝消亡之后,满洲文化随着历史发展也渐渐消亡,在清朝统治时期,满语和汉语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两种语言文化,满语和汉语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交融。那么随着满语的消亡,汉语中还留存有哪些满语词汇呢?满清入关的时候,当时语言的使用主要还是汉语,加上经过每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汉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断提升。满洲

  • 慈禧斩决戊戌七君子:为何却留下一个徐致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七君子,徐致靖,慈禧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徐致靖(1844—1918)字子静,顺天宛平人,祖籍江苏宜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瀛台,徐致靖和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

  • 甲午海战的惨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带来了,甲午,马关条约

    1854年,柏利率美国东印度舰队到达日本江户,用炮口强迫日本开港并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本陷入了和中国相似的境地。不同的是,中国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沉睡,而日本则在危机感的逼促下进行了着名的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摆脱了亡国灭族的命运。而且,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开始气

  • 辜鸿铭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怪才辜鸿铭就喜欢女人的脚臭味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怪才,是个,的人

    辜鸿铭五四时期,风云激荡,新旧杂陈,尤其是在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校园里面常常是一边有人宣扬新文化,另一边却有人极力呼吁维护旧传统,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身材高挑,体型干瘪,脸庞消瘦,鼻梁高耸,眼睛深蓝,封建儒生般的半百老叟,拖着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整日穿梭于

  • 乾隆心目中另一个完美妻子,从未踏进皇宫却以皇贵妃之位与之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与之,乾隆,心目中

    乾隆的花心历史上都知道,与他相处的众位女子也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距今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就38个,但是能真正与他死后葬在一起的女人却只有五个。她们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而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就是这五人之中最特别的那个哲悯皇贵妃。(为作区分,以下简称皇后富察氏为富

  • 清朝的疆域:盛极而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疆域,盛极而衰

    清朝是由盘踞于东北的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家族建立的,爱新觉罗家族在东北统治时期,就已经占有了内蒙古、东北三省和北至外兴安岭以南,东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随后清军占领北京,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清军分路进攻明朝残余势力

  • 于成龙这个人真实存在吗 还是说他只是一个电视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只是一个,存在,说他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成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崇祯十二年(1639)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副榜贡生,正当于成龙为博取功名努力的时候,改朝换代了,大明朝没了,于成龙在家蛰伏了几年准备再次应考,无奈35岁的于成龙又落榜了。此后于成龙再也没有参加科考,顺治十三年于成龙以贡生身份参加吏部

  • 此人是清朝第一廉吏,去世之后万人相送,就连康熙为其黯然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人,人是,就连

    圣祖康熙曾对一个大臣赞誉到“清官第一”。在清朝时期近300年的历史中,大臣可以说不计其数,有着廉洁美名的大臣也很多。然而康熙皇帝却把“清官第一”的至高美誉赐于了叫于成龙的人。于成龙,年少好学有大志向,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性情刚直,不苟于言笑,才智出众,勤

  • 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被毒死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百年,之谜,龚自珍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谦,明朝,被杀

    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英宗。英宗宠信太监王振,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兵部侍郎于谦为了断绝瓦刺利用明英宗进行政治讹诈的阴谋,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布署保卫北京的各项事宜。当时北京守军不足十万,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