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斩决戊戌七君子:为何却留下一个徐致靖?

慈禧斩决戊戌七君子:为何却留下一个徐致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3/12/16 10:31:28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1844—1918)字子静,顺天宛平人,祖籍江苏宜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瀛台,徐致靖和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光仁一起被捕。清廷原定“斩立决”的名单中有七人,徐致靖为第一名,因为七人中他不仅官位最高,而且康有为、梁超、谭嗣同等维新党人都是他保荐给光绪皇帝的,所以慈禧太后对他十分仇视。本来徐致靖必死无疑,因李鸿章与徐父是密友,又是同年进士,积极设法营救,巧妙地通过慈禧身边的红人荣禄出面求情,才得以将徐致靖改判为“绞监候”即死缓。

庚子事变(1900年)后徐致靖出狱,赴杭州定居,别字“仅叟”,意谓戊戌六君子被害,他是屠刀下仅存的一位老人。谭嗣同等六君子问斩那天,徐家曾抬着棺材去菜市口刑场等着收尸,未想到囚车里没有徐致靖,才知道他幸免于难。晚年徐仅叟谈及谭嗣同时便神色凄怆,多次说:“吾对不住谭浏阳,如不保其入军机则不致被害也。”但他一生中最悔恨的是给光绪帝上了保荐袁世凯的密折一事。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4月23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了史称“百日维新”的变法,维新派和顽固派的矛盾迅速激化,围绕在慈禧身边的一群顽固派大臣阴谋废立光绪。在此危急关头,康有为、谭嗣同孤注一掷,想倚靠袁世凯所训练的新军来诛荣禄、救光绪。他们先委托徐致靖之第三子徐仁录到天津小站观看袁世凯新军练操,试探动静,后商量由徐致靖上《密报练兵大员疏》,密折保荐袁世凯。这样,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得以升任兵部侍郎,光绪帝两次召见他。由于形势紧迫,谭嗣同冒险夜访袁世凯,出面请其救光绪、诛荣禄,袁佯诺之,背后却向荣禄告密。于是形势急转直下,慈禧重新垂帘听政,光绪帝被囚禁,六君子被害,康、梁流亡海外,维新党人风卷云散。

袁世凯曾是徐致靖上折子密保的,这成了他心中一世的伤痛。徐致靖的长子徐仁铸时任湖南学政,被革职后来北京运其母亲灵柩南归,曾痛心地说:“保袁最为失策,此人居心叵测,如不保袁则维新变法虽失败,六君子或不致全部被害,一着错,满盘输。”徐致靖出狱后得知此言,深以为然,内心更加痛悔不已。

直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洪宪称帝丑剧告终,在全国民众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而且是徐仁铸当年任湖南学政时亲自推荐、以第三名优异成绩考入时务学堂第一班的蔡锷和梁启超一起密谋定计首举倒袁义旗,徐仅叟颇引以为豪,吐出了多年淤结于胸的一口恶气。袁死后第二天,徐仅叟居住的杭州姚园寺巷前所未有地热闹,各位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报信,徐仅叟备下了酒宴庆贺。酒过三巡,徐仅叟说:“戊戌政变,屈指算来,已经十九年了。维新派在中国积弱的局面下,想要变法图强,可是没有看清楚当时的局势,操之过急,以致昙花一现,终于失败。

我们觉得光绪帝在甲午战败后,有变法图强的意思,想依靠他实行君主立宪。而慈禧是一个阴狠毒辣的暴君,光绪四岁登基,是她的傀儡,后来表面上归政,实际大权还在她手里,在这种恶劣环境中,我们的想法是太天真了。至于想借用袁世凯的兵力保护光绪,扭转垂危的局面,则是病急乱投医的举动。我是密折保袁世凯的人,徒然给他一个出卖维新、扶摇直上的机会。现在他称帝失败,固然是利令智昏,自取灭亡,亦可见狡诈作伪的人,一手遮不住全国人民的眼睛,到头来是一场黄粱噩梦。”

当年徐致靖被捕入刑部大狱后,自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由于李鸿章的救助被改判“绞监候”而活了下来。负责监管要犯的刑部司官乔树楠恰是徐致靖的年侄,因此在狱中得到照看。徐精中医,在狱中为犯人治病,救活了不少人。

时光转眼间到了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徐致靖在狱中并不知外面已乱成一锅粥。这一天,内务府大臣立三忽然被抓进监狱,入狱后昏厥过去,乔树楠急忙请徐致靖给他医治,服药后病情很快好转。徐致靖问他:“你是太后的红人,怎么也到狱里来了?”立三忙说:“您老是有学问的人,我是浑小子。”原来慈禧太后下令让董福祥军队向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开炮,立三觉得是胡闹,当着太后面和端王争执起来,并且直言义和拳宣称刀枪不入是骗局,端王则迎合慈禧,破口大骂他是“汉奸”。谁知此事仅隔一天,慈禧就下令把他抓进大狱了。隔了数日,乔树楠告知今天将要处决一名要犯。

徐致靖以为轮到自己了,穿戴好衣帽,做好就刑准备,谁知拉出去的却是立三,被送往菜市口斩首。徐致靖懊悔地对乔树楠说:“早知如此,我不该把他的病治好,也免受一刀之苦。”当时枭首菜市口的还有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内阁侍读学士联元等大臣,他们皆因抗疏谏阻纵信义和拳,反对盲目向十一国开战,被慈禧下令斩首正法,可见慈禧昏庸残暴到何等地步。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慌忙逃往西安,洋兵在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全城陷入无政府状态,监狱也被打开,犯人全部放走。徐致靖还是坚持不肯出狱。乔树楠来告知:“从明天起我就不来了,而且狱里的伙食明天也停了,我已通知你家人来接你出狱。”这样,徐致靖才从刑部狱中出来。1917年6月,安徽督军张勋率领辫子军(定武军)五千人进北京,解散国会,逼走总统黎元洪,与康有为合谋,于7月1日拥戴废帝宣统复辟。这一闹剧只进行了十二天就彻底垮台。

先前,康有为曾来看望徐仅叟,谈起有人主张清皇室复辟,徐仅叟当即批评说:“你是在说梦话!”这年六月,他听说康有为到了北京,参加复辟闹剧,而且将担任弼德院副院长,极其气愤,专门写了一封长信,规劝康有为离开北京,不要参加复辟活动。然而,信送到时康已任职,徐仅叟愤慨不已,昔日患难与共的老友竟然如此不明事理,违背历史潮流,实在有损戊戌维新派的声誉,他深感痛惜。为此事徐仅叟一腔怒气无法排解,竟一病不起,第二年春天与世长逝。开吊那天,康有为竟也寄来挽联,词意十分沉痛。

标签: 七君子徐致靖慈禧

更多文章

  • 甲午海战的惨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带来了,甲午,马关条约

    1854年,柏利率美国东印度舰队到达日本江户,用炮口强迫日本开港并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本陷入了和中国相似的境地。不同的是,中国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沉睡,而日本则在危机感的逼促下进行了着名的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摆脱了亡国灭族的命运。而且,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开始气

  • 辜鸿铭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怪才辜鸿铭就喜欢女人的脚臭味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怪才,是个,的人

    辜鸿铭五四时期,风云激荡,新旧杂陈,尤其是在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校园里面常常是一边有人宣扬新文化,另一边却有人极力呼吁维护旧传统,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身材高挑,体型干瘪,脸庞消瘦,鼻梁高耸,眼睛深蓝,封建儒生般的半百老叟,拖着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整日穿梭于

  • 乾隆心目中另一个完美妻子,从未踏进皇宫却以皇贵妃之位与之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与之,乾隆,心目中

    乾隆的花心历史上都知道,与他相处的众位女子也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距今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就38个,但是能真正与他死后葬在一起的女人却只有五个。她们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而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就是这五人之中最特别的那个哲悯皇贵妃。(为作区分,以下简称皇后富察氏为富

  • 清朝的疆域:盛极而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疆域,盛极而衰

    清朝是由盘踞于东北的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家族建立的,爱新觉罗家族在东北统治时期,就已经占有了内蒙古、东北三省和北至外兴安岭以南,东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随后清军占领北京,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清军分路进攻明朝残余势力

  • 于成龙这个人真实存在吗 还是说他只是一个电视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只是一个,存在,说他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成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崇祯十二年(1639)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副榜贡生,正当于成龙为博取功名努力的时候,改朝换代了,大明朝没了,于成龙在家蛰伏了几年准备再次应考,无奈35岁的于成龙又落榜了。此后于成龙再也没有参加科考,顺治十三年于成龙以贡生身份参加吏部

  • 此人是清朝第一廉吏,去世之后万人相送,就连康熙为其黯然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人,人是,就连

    圣祖康熙曾对一个大臣赞誉到“清官第一”。在清朝时期近300年的历史中,大臣可以说不计其数,有着廉洁美名的大臣也很多。然而康熙皇帝却把“清官第一”的至高美誉赐于了叫于成龙的人。于成龙,年少好学有大志向,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性情刚直,不苟于言笑,才智出众,勤

  • 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被毒死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百年,之谜,龚自珍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谦,明朝,被杀

    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英宗。英宗宠信太监王振,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兵部侍郎于谦为了断绝瓦刺利用明英宗进行政治讹诈的阴谋,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布署保卫北京的各项事宜。当时北京守军不足十万,而且

  • 王闿运三施纵横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闿运三施

    王闿运是湖南湘潭人,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但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他认为《春秋》主旨在于拨乱。治经要经世致用,他的致用是将经与术结合起来。术是权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手段,即所谓纵横之术。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

  • 雍正为何对拥立他登基的隆科多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手,隆科多,雍正

    隆科多是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重臣。因为他与雍正的养母佟佳氏是一族,所以被雍正皇帝公开称为“隆科多舅舅”。康熙帝驾崩时,隆科多是唯一陪伴其左右并承领遗命的大臣,并由他宣读了康熙帝遗诏,因此,许多清代笔记将其描述为篡改遗诏以协助雍正帝继位的谋划者。虽然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后荣耀一时,可是没多久就被雍正下令圈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