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京将军的职权为何一直削弱?乾隆还将其降职了

盛京将军的职权为何一直削弱?乾隆还将其降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43 更新时间:2024/1/22 22:33:01

提及盛京将军,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因为周培公在平定三藩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遭到康熙的怀疑,于是周培公被康熙发配到了苦寒的盛京,成为盛京将军。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真的可以被封为盛京将军吗?很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盛京将军自古以来只能由旗人自己担任,周培公是汉人,在当时不可能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01盛京是满清龙兴之地,所以盛京将军非常重要。

多尔衮带着满清大军入关以后,最初压根就没打一统天下。运气好的话,能够占领昔日的燕云十六州。运气不好大不了抢点东西和人口再退回关外。

可是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李自成和南明如此不堪一击。这就给了多尔衮一个一统天下的机会。但是多尔衮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在占领京城以后,依旧将东北的盛京打造成自己的陪都。

天聪八年,授世职牛录章京。崇德五年,擢巴牙喇纛章京。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城兵出诱战,敦拜突入敌队中,斩三人,众悉遁。明兵自杏山再来犯,皆战却之。六年,复围锦州,明兵自松山攻两红旗及蒙古军,敦拜御敌力战,斩二百馀级,得云梯十四。七年,加半个前程。八年,与巴牙喇纛章京阿济格尼堪率师驻锦州。---《清史稿》

如果在关内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他们至少还能够退回关外生活。正是这个思想在起作用,所以就有了盛京将军的职位。

盛京将军最初叫做盛京总管,最初是管理关外所有旗人和汉人军政事务的职位。当时盛京将军相当于统领东三省的总司令兼任东三省省长。

跟关内不同的是,关外并没有设立行省制度,而是由盛京总管统一管理。盛京总管手握东三省军政大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当时还没有在东三省设立行政机构,所以盛京将军不仅可以管理当地所有旗人,而且连同汉人的事情也一起给共管了,这是他们的巅峰时期。

02关外人口锐减,顺治皇帝决定移民汉人到东北。

伴随着满清铁骑入关,东北三省的地盘上人口锐减。经济跟不上也是必然的结果了,可这是满清王朝的祖宗之地,清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管。

为了发展东三省的经济,顺治皇帝决定允许中原的汉人移民到东北三省地区,甚至还给与了一些优待政策,鼓励移民,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清朝后期那么开放的移民政策。

这么一来大量没有土地的汉人便前往东北生活,人口多了,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原先盛京将军的职权比较大,管着旗人和汉人,主要原因是汉人人口稀少,非常好管理。

四十八年,署奉天将军。海盗舟泊双岛,挟火器出掠,遣兵击杀三十余人,得其舟一。疏请山东水师兼巡奉天属金州铁山,又请选盛京满洲兵千人习鸟枪,设火器营,皆从之。迁礼部尚书。---《清史稿》

可是现在汉人逐渐多了,辽宁地区充斥着这么多劳动力,却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管辖方法。所以顺治皇帝开始按照中原的办法,在关外设立府县衙门。

由此可见,此刻的盛京将军已经无权再管辖东三省的汉人。顺治在盛京设立了奉天府,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奉天府尹,一般都是由汉人来担任。

汉人管理汉人,这是比较折中的办法。那盛京将军的权力,基本上就被分掉一半了。不过人家也乐意,毕竟管理汉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03沙俄入侵以后,盛京将军的职权再次逐渐削弱。

康熙初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沙俄大军入侵外兴安岭地区,光靠盛京将军一个指挥系统已经无法应对沙俄的入侵。

所以康熙皇帝为了应对沙俄的入侵,将东北一分为三,新增加了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这两位将军最初设立的目的,只负责军事作战,并不管理地方事务。

不过他们所管辖的地盘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所以基本上后来也就兼任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了。

在名义上来说,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都是盛京将军的下属,比盛京将军低一个档次。可是事实上我们从管辖范围来看,盛京将军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

这个时候的盛京将军只负责管理盛京境内的旗人事务。盛京地区跟黑龙江和吉林比起来,则是弹丸之地了。

不管是人口还是地盘,都没办法跟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相比较。所以这个时候的盛京将军,职权被进一步削减。

但是他的职位依旧非常重要,毕竟盛京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他管理这里相当于守护满清的龙脉,地位可想而知。

04乾隆时期的盛京将军,被降为从一品。

其实盛京将军这个称呼,是到了乾隆年间才被正式确立的。之前的称呼有各种各样。因为职权相当,所以在这里就姑且都用盛京将军来代替。

伴随着一百多年的荣耀,满清王朝在关内逐渐站稳了脚跟。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剿灭噶尔丹,再次一统天下以后,盛京将军的职权,其实也在不断削弱之中。

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盛京将军手下所管理的旗人士兵只有七千多人,所有旗人家属加起来不过十万人。

他所管理的地盘范围,也不过只有盛京境内。所以乾隆年间,索性就降低了盛京将军的地位,由正一品,改为从一品。

为什么乾隆皇帝要对盛京将军做出降低职务的命令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盛京将军对外,没有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那么重要,对内也只有管辖盛京这么一个小地方的作用。

相对来说,他的职位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认为这是乾隆皇帝对盛京将军的一种敲打,毕竟盛京将军是盛京的土皇帝,奉天府尹都要听他的指挥。

这么一来盛京将军难免就会跟地方官员发生一些摩擦,发生问题以后,其实乾隆皇帝是最不好办的。如果惩处盛京将军对不起旗人,如果不处理,又没办法给奉天地方汉人官员们一个交代。

所以乾隆皇帝对盛京将军采取了降职的做法,可是还是保留他在盛京地区的一切权力。既起到了敲打的作用,又没有伤害盛京将军实质的利益。

05光绪皇帝裁撤盛京将军,东三省正式与中原地区相同。

盛京将军的职权在不断变化,可是他们所充当的地位始终都比较高。一直来都是由满清贵族担任,主要负责旗人的事务。

1858年,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趁着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大举出兵攻占了黑龙江和吉林的部分地区。

三十年冬,谕增祺赈抚东三省难民,并发内帑三十万赈之。明年,懿旨复发内帑三十万赈恤。增祺招集流亡,商民复业。颇留意吏治,先后增设洮南、海龙、辽源、开通、靖安、西安、西丰等府县。凡牧厂、围场及蒙荒,逐渐放垦。奉省财政素绌,徵榷一切,向无定章,咸丰后始办货釐,光绪初始办盐釐。---《清史稿》

黑龙江将军奕山压根就不是沙俄的对手,结果无奈地各种割让土地。这个时候的盛京将军,已经没有太大的军事作用。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王朝彻底开放了汉人移民辽东的政策,希望大量汉人进入辽东以后,可以帮助他们一起建设东北。

只有人多了,当时才有机会在这里争取更多利益。所以后来汉人的人口大幅度增长,比旗人多得多。这么一来新的问题再次出现了,过去的三位将军是无法管理这么多汉人的。

于是光绪三十三年,索性裁撤了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包括吉林将军。清政府在这三个地区分别设立了奉天省、黑龙江省以及吉林省。

这么一来东北三省的管理制度便彻底跟中原地区一样了。而且在这三省巡抚之上,还设立有东三省总督之职,相当于该地区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

可惜改革来的太慢,几年以后,清王朝就宣告灭亡了。不过这次的改革也彻底改变了当时的东北局面,为后来的不好赘述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总结:为什么清王朝寿命越长,盛京将军的职权就越小呢?

最初多尔衮设立盛京总管的时候,盛京总管掌控着整个东北三省所有旗人和汉人的军政事务,那简直就是东三省的土皇帝。

到了康熙时期,盛京将军的权力被一分为四,分别由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包括奉天府尹分去。盛京将军的职权一落千丈。

乾隆时期,盛京将军更是由正一品被降为从一品,地位再次往下拉了一个档次。而光绪年间,索性就把盛京将军给裁撤了。

清王朝的路走得越远,盛京将军的地位就越底下,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盛京在清王朝中的分量,在逐渐减轻。

多尔衮包括康熙时期,一直都是以盛京作为重要的陪都。在他们抵挡不住中原反攻的时候,依旧可以回到盛京发展。

可到了乾隆嘉庆时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盛京的地位一落千丈。清王朝在中原地区的地位已经稳固,压根就没有再考虑回去东北的打算。

所以这个时候盛京将军的职权也就跟着下降了。到了光绪时期,盛京作为陪都的作用荡然无存。也就沦为了跟其他地区一样的地位。

由此可见,盛京将军的兴衰,伴随着整个清王朝的传承。也象征着盛京对清王朝作用的不断削弱。

标签: 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常妃:唯一被吓死的大清皇妃,一生无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常妃,清朝,历史解密

    看惯了清朝宫斗剧的我们,可能对后宫中的尔虞我诈习、腥风血雨以为常,这一点《后宫·甄嬛传》展现得淋漓尽致,什么一丈红了,真是残忍至极。可是,真正历史上的妃子怎么会随意惩戒,乾隆惇妃打死一个宫女都被降了级,更何况是身为皇帝女人的妃子了。然而,清朝历史上却有一名妃子是被吓死的,她便是常妃。常妃是清朝中期道

  • 李世民敢杀李建成夺位,为何朱棣不敢杀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那就是篡位的事情,比较著名的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之争,之所以康熙帝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清朝人没有效仿汉人,建立嫡长子继位的制度,结果所有的皇子都想当黄帝。虽然汉人统治的江山坚持了嫡长子继位的制度,可是还是避免不了争夺皇位的斗争,比较著名的就是唐

  • 宋江为什么宁可得罪最好兄弟也要求得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历史解密

    宋江这人能做梁山泊首领,并不仅仅是他救了晁盖,并因为晁盖的关系当上了二把手,晁盖一死他就继任为第一头领。他所以能让兄弟们服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能说会道,善于协调和周边人的关系,这在郓城县如此,到了梁山泊更是如此。即便是一时兄弟们意见稍有差异,他也会在拿出自己的限制措施以后让兄弟们行事。比如那个李逵

  • 连马超都怕的三国名将张郃,为何不敢叫板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郃,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在三国这段纷乱的历史中,曾出现无数的英雄好汉,除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领袖级别的人除外,其他的英雄好汉们也成为后人歌颂的对象,被载入书籍中,虽说《三国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也是根据历史进行改编的,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曹操是个很聪明的人,不仅自身有着非常强的实力,而且广招天下能人志士,创造了非常强

  • 太监被阉割后是怎么上厕所的?真是太可怜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监,历史解密

    在古时候其实让我们觉得同情的人很多,不管是女性还是老百姓还是别的下人们,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悲惨的,女性的话就是地位低,百姓的话基本上就是穷,而过得比较舒适的就是那些商人和大官了。当然也有很多清官,像是狄仁杰、纪晓岚这种肯定是比较清贫的。而除了他们之外,最不好受的就是太监了,主要还是因为生理上的痛苦

  • 战国七雄谁最弱?实力薄弱为何还能抗秦2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谁最弱?实力薄弱为何还能抗秦20年?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七雄,在战国时代,其实远不止这七个国家,但是它们却是当时所有国家里面最厉害的七个国家,其他的小国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不过,就算是战国七雄,其中也还是有弱有强的,强大的如秦国,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那么你知

  • 明教朱元璋为何在靠其夺得天下后对教众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它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但同时它亦是整个谜团的所在。比如说杨逍曾对张无忌口述说,“明教是以抗元为己任的”,然而在六大门派眼中它却是不折不扣的魔教。再比如剧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国功臣常遇春皆出自明教,前者更是直接取国号为“明”,那这里的“明

  • 他是历史上唯一通过选举上位的皇帝,却被百姓憎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邦昌,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的张邦昌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评书里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坏蛋,他坏在两个方面,第一他主张与金军议和,第二他当了金朝的傀儡皇帝。在演义中,张邦昌被塑造成一个自私自利,为当皇帝不择手段的卖国贼。其实张邦昌虽是主和派,但他却不是卖国贼,讲和其实也是一种战略手段,如果主战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自然就没有主

  • 赵武灵王有多爱面子?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武灵王,春秋,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之历史,成就改革家的莫不是人臣为主!最早留名与世的无数改革家几乎都出于春秋战国,那个时候改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燕昭王纳贤乐毅来投。战国七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臣下主持国君配合的变法。唯一的列外就是本文主角,赵武灵王赵雍。而且

  • 朱元璋讽刺日本人像青蛙,为何却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东北方向,有许多个小国,其中最为嚣张的当属日本了,这个国家原本是依附中国生存的,并且向中国学习了很多东西,然后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到了近现代时期,中国没落了,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得到发展,便开始骄傲起来,企图覆灭中国,让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华人民自然不是这么容易击败的,因此他们失败了,灰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