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西凉时期的文化艺术是怎样的?

揭秘:西凉时期的文化艺术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2/14 3:48:22

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

文化

尹夫人儒学深厚,向往大一统。李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对国家的分裂痛心疾首。两人志趣相投,治国理念一致。尹夫人劝他奉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为正统,奉表称臣,这也正是李所愿。因此,李多次上书东晋朝廷,表达他为恢复晋室的决心。

他曾做《述志赋》,明其心志。篇中他以清新温厚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希望隐居,不慕荣华的志趣;同时,又以诚挚热烈的感情,表达了自己愿在东晋朝廷的领导下有所建树的抱负和决心。 尹夫人对李说:"我们虽与中原王朝阻隔而偏居西陲,但与中原文化和思想意识是紧密联系的、承继相向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弘扬汉族文化。"她因此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措施,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兴儒重农"的富国强兵的国策。比如要李暠开言路,在敦煌南门外修筑厅堂,名曰"靖堂",作为议论朝政、检阅武事、听取收集各方意见的地方。堂内"图赞自古圣帝明王、帝臣孝子、烈士贞女。玄盛亲为序颂,以明鉴诫之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同时,还在敦煌修建泮宫,设立县学、州学和医学,广招学生500余人。并在各郡设置五经博士,负责传授经学。为弘扬汉族文化,传播汉族思想意识,可谓不遗余力,致使当时敦煌地区学风大盛。他又知人善任,虚衿下士,中原流士纷纷西来,一时间西凉境内聚集了大批文人名流,如史地学家阚、经学家宋繇、教育学家刘、天文学家赵等。敦煌一时成为中国西陲边疆传播汉文化和儒学思想的中心,为汉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也成了当时西凉的政治文化领袖,尹夫人至功厥伟。

尹夫人是一个贤内助,李当然也不是一个窝囊废。相反,他是一位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在位18年颇有政绩。当然,尹夫人从建立西凉政权始,就对国家战略的制定产生着重要影响,凡建策,都符合天下大势,很少有失误的地方。所以史书上对她多有赞语:"及创业时,多所赞助,故时有李尹王敦煌之传"《晋书·列女传》。

对外他与东晋交好,接受东晋的封号,借以争取中原汉族人民的支持。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后),李派舍人黄始、梁兴等人带着他给东晋皇帝的表章,出使建康(今江苏江宁县南),用窦融张轨治理河西、威镇关西的故事,表示他对晋王朝的忠诚,以求得晋王朝对他所建西凉政权的承认,敦促晋王朝北伐西征。因东晋朝廷忙于内斗,没有给他明确答复。遂于第二年又派遣法全和尚为使者,再入建康奉表以求,以"忘寝与食、思济黎庶、以崇国宪、全制一方"的情感,进一步表达他的心愿。与此同时,他又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结好南凉对抗北凉。

西凉乐舞,是汉唐以来产生于古凉州,广泛流传在中原且盛名卓著的乐舞。公元四世纪初,中原处于战火之中,而当时汉族人张轨所控制的凉州却相对比较安定,中原大批士族文人纷纷来到凉州居住。这些移民的到来,同时给凉州带来了中原地区多彩的文化,其中包括一些汉、魏旧曲一并被带入凉州。作为西凉乐舞代表作的《秦汉伎》,是融合了凉州当地音乐、中原古乐、龟兹音乐和天竺音乐而形成的有自己特色的燕乐。《秦汉伎》传入北魏后,改名为《西凉乐》,被尊为"国乐"。

《魏书·乐志》记载说:"晋永嘉之乱,太常乐工多避地河西","(魏)平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这批乐工和伶人及他们的后裔或集于五凉的庙堂之上,或散在河西的村坞之间,他们承先后,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为魏周乐舞的复兴和隋唐艺术的发达树立了功勋。从史书记载中看,《西凉乐》的特点是娴雅、柔婉。它分为歌曲(声乐曲)、解曲(器乐曲)和舞曲(舞蹈曲)三种。著名乐曲有《永世乐》《神白马》《万世丰》《燕支行》《于阗佛曲》《慕容可汉》《吐谷浑》《部落稽》《钜鹿公主》《白净王》《太子企喻》等。从曲名可看出,这些曲子大部分是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和佛教活动为主要内容的。

舞蹈是西凉乐舞中又一重要表现形式。据《通典》记载:西凉乐舞的舞蹈分为"白舞"和"方舞"。前者是单人舞,后者是四人合舞。这些舞蹈除了在宫廷表演外,群众性的舞蹈主要在盛大节日和传统性活动以及佛教活动中举行。古凉州地区流行的著名的舞蹈有《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狮子舞》等,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唐代诗人李端在《胡腾舞》诗中,对舞蹈者的形象和舞蹈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据专家考证,敦煌石窟中第220窟的乐舞图壁画,表现的就是演奏《西凉乐》的场面。壁画中,乐队共28人,分为两组,左右相对,乐工或上身袒露,或斜披天衣,肤色、发式各不相同,演奏来自中原的和从西域、外国传入的各种打击、吹奏和弹拨乐器。乐器有筝、排箫、竖笛、方响、筚篥、五弦、横笛、腰鼓、都昙鼓、答腊鼓、羯鼓、毛圆鼓、拍板、钹、竽、箜篌、法螺等。两队舞伎素裹白裙,或锦衣石榴裙,在灯火辉煌、器乐协奏中翩翩起舞,始终在小圆毯上旋转腾踏,巾帛飞扬。这大概就是传自西域的胡旋舞或胡腾舞。此画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乐舞图。

更多文章

  • 关于国民党在抗战期间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什么奇迹?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到底是耻辱还是荣耀?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这支但负着主要抗战使命的军队,却出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到底犯下了什么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行径。 国民

  • 潘伯鹰有着怎样的性格?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潘伯鹰,书法家,历史解密

    潘伯鹰(1904-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别署孤云。 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著小说《人海微澜》、《隐刑》、《强魂》、《雅莹》、《残羽》和《蹇安五记》。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作品出版有《潘伯鹰行草墨迹》等。潘伯鹰是举世

  • 关羽被杀之地真的距刘备只有20里吗?刘备不去相救又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对于关羽之死,一直有着刘备阴谋论的说法,不少朋友认为当初关羽本可安然逃回益州,但苦于没有援兵支援而终被擒身死,话说真是这样吗?关羽被杀之地距刘备只有二十里?太荒谬了吧!公元219年十二月,关羽率众逃出麦城,一路向西突围,然终没能逃出孙吴的追击,在距离益州不过二十里的临沮被吴将马忠俘获,于次年元月被吴

  • 庞德公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呢 他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诸葛亮,历史解密

    庞统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庞统之所以受到后世怀疑,是因为生前时人对他的评价太高了。而他因为早逝,没有机会证明自己。因此,庞统究竟行还是不行,似乎谁也说不清楚。世人对他的评价真的非常高。庞德公、司马徽把他和诸葛亮并举,称他两人为

  • 古代行刑时间有什么严格的规定 真的都是在午时三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犯人,历史解密

    古代犯人都是午时三刻被处死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在看电视剧或者小说演义时,时常看到那些被判死刑的犯人都会在午时三刻被斩首示众。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其实古代犯人行刑并不是都在午时三刻的,小说演义、电视剧看多了。于是我们就认为古

  • 唐朝一侍女失踪,三代皇帝为何苦苦找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睿真皇后,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宫等级森严,帝后、太后等人位高权重,是皇宫的主宰者,相对应的宫女、太监就是最低等人群了,他们的生活卑微而艰辛,整日提心吊胆,就怕一个不小心性命不保,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今天要说的她,一样身份卑微,但却引起了唐朝几位皇帝的重视。她只是唐朝一侍女,失踪后,唐朝3代皇帝苦寻她40年无果,最后只能遗憾将

  • 揭秘:钩弋夫人为什么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钩弋夫人,汉朝,历史解密

    晚年的汉武帝的确有些昏聩,他将自己培养了30多年的太子刘据给逼死了,转而让自己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登基称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无论是从家族的延续还是从国家的稳定,让8岁的孩子登基,都不是明智之举。然而汉武帝别无他法,他一生只有6个儿子。这其中老大刘据是太子,被他给逼死了。幼子刘弗陵继位为

  • 揭秘:小燕子的历史原型真的是和硕和婉公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硕和婉公主,清朝,历史解密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琼瑶剧《还珠格格》剧中小燕子性格活泼又非常叛逆,会点功夫。原是一个在京城生活的穷苦孤儿,靠小偷小盗、劫富济贫为生。一次巧合与夏紫薇结拜姊妹,后来由于一连串的误会。小燕子被乾隆误当成他的私生女而被封作“还珠格格”。 在皇宫里似乎与“格格”这个身份格格不入,但就是这样她吸引了很多人的关

  •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什么没有灭蜀伐魏,一统中原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孙权,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

  • 晋文公夫人:季隗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季隗,春秋,历史解密

    季隗是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生活了十二年。夷吾派人刺杀重耳的时候,重耳匆匆逃离狄国,临行时候告诉季隗希望能抚养好孩子,等自己回来,并且说二十五年后如果回不来,就让季隗改嫁。对于季隗来说,自然不舍得他离开,但出口的话语却让人吃惊,她不但安慰重耳好男儿志在四方,又说道二十五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