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朝农民起义无数,人们记住的却不是起义本人?

历朝农民起义无数,人们记住的却不是起义本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 更新时间:2023/12/8 7:48:35

中国古代有无数次农民起义,每个朝代小规模的起义有数百起,大规模的总共有43起,其中不乏有成功的(比如刘邦和朱元璋)但令人奇怪的是: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地位从未改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大多不是农民,因此农民起义的方向往往走偏。从秦末农民起义到晚清太平天国起义共计12次全国性起义,其领袖有小吏驿卒出身的,包括刘邦、李自成等;有商人出身的,包括方腊、张士诚和方国珍等;有落第秀才出身的,包括黄巢、洪秀全等;有贵族出身的,包括项羽李密等;有士伍出身的,包括陈胜吴广等;至于朱元璋,那连农民都不是,是彻彻底底的赤贫乞丐。农民起义的领袖不是农民,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帮助农民改善地位呢?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识中,农民起义肯定是要“均贫富,分田地”,让农民翻身做主人的。但实际上,大多数农民领袖发动起义都只是为了个人利益,毫无要改变农民现状的想法,“均贫富,分田地”只是煽动利用农民的口号,从来不是目标。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图明显不是要“分田地”,而是要求富贵;王仙芝、黄巢起义更是从头到尾都在求招安,只是唐朝给的官职不和他们的心意,这才“把革命进行到底”;朱元璋投向起义军时,投向了主张多向农民而非地主征收军粮的郭子兴,哪有为农民做主的心思?更何况那时乱世动荡,他自己生计都还不知在哪,说他有心救民就真的太拔高他了。中原逐鹿只是为了问鼎,何尝有人问民?

古代农民起义虽然都是气势浩荡,但大多失败,仅有的胜利成果也被窃取。比如陈胜、刘邦的起义,却成了项羽、张良等六国贵族报复秦朝的工具;东汉黄巾起义不了了之,只是为军阀混战打开了缺口;李自成起义更惨,汉人打汉人给清兵入关以可趁之机。农民起义,本质上只是推翻旧地主,换了新地主,“皇位轮流坐”的轮回罢了,至于农民地位的改善在封建社会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幻梦!

标签: 农民起义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贾元春封妃之后为什么贾府人倾其所有操办她的婚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元春,明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一个家族之中若是能出一位贵妃,那真是足以光耀门楣了,娘家也可以坐享贵妃给家族带来的巨大好处。比如那位著名的杨贵妃,就为杨家带来了满门荣耀,被杜甫写诗称为“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也因此诞生了炙手可热这个成语。所以,当贾元春封妃的消息传到贾府,贾府中人“不免又都样样喜气盈腮”,“宁、

  • 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当初跟随曹操的部下还在 他们为什么没有反抗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魏,司马懿,曹操,历史解密

    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还健在的参加过曹操时期征讨四方的战争的老同志,已经不多了,尤其是武将,曹操时期的主要将领基本上都已经死完了,不仅如此,连曹操留给曹丕的第二代主要将领比如曹真曹休也都死了。这样,剩下的就只有司马懿,高柔,蒋济,王凌,司马孚这些人了,而在这些人中,司马懿是资格最老的一个。实

  • 盘点:历史上最怕老婆的三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拥有主宰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集天下所有百姓生杀予夺的大权于一身。同时,也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他们能光明正大地从天下选拔美女填充后庭,后宫粉黛佳丽成百上千,脂粉堆里醉里梦死。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也有皇帝有“惧内”情节的,下面就来看看其中最有名的三位怕老婆的皇帝。NO1:隋文帝怕独孤皇后:为爱

  • 北宋四大奸臣之杨戬到底是何许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戬,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描述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落草为寇,大都因为是四大奸臣当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才啸聚山林,权且聚义水泊梁山栖身。但历史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在北宋历史上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历代皇帝吸取了唐以来的藩镇割据,祸害亡国的教训。为了防备节度使拥兵自重,篡夺皇位。北宋朝廷任命不懂军事的文官甚至宦官

  • 辛弃疾花重金送落魄才子回乡,才子写下平生最得意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过,宋朝,历史解密

    能和辛弃疾成为好朋友是不容易的!如果要用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来形容他的话,那辛稼轩绝不是郭靖,他是乔峰。当年为了追杀偷盗帅印的义端和尚,他埋伏于对方必经之路上,一刀将对方砍了,这等嫉恶如仇只有江湖一哥才有。但是这样的辛弃疾对自己欣赏之人又是颇为豪爽的,他交朋友不看出身、地位,看的就是中否意气相投,本期要

  • 揭秘:晋楚争霸中一道啼笑皆非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楚争霸,春秋,历史解密

    晋楚争霸第一次战争,即城濮之战,由晋文公亲自压阵指挥,大败楚军,奠定霸主地位!时隔多年,晋楚争霸第二次战争在晋楚双方主帅不情愿中拉开序幕,楚庄王和荀林父曾多次互派使者表达和谈诚意,但均被晋军主战派搅乱,最终楚庄王恼怒赵丹率领晋国人混入楚军大营中,而亲自追击赵丹。孙叔敖怕楚庄王进入晋军阵地,而亲自指挥

  • 揭秘:蜀汉后期诸葛亮为何不夺权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

  • 世袭制和禅让制有着什么区别?有着怎样的利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世袭制,夏朝,历史解密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的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

  • 古代行军打仗为什么不打下城池不选择绕过去 而是非要攻下来不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城池,历史解密

    古代行军打仗为什么不打下城池不选择绕过去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打仗,通常情况下,是攻下城池后,再继续挺进;个别情况下,绕过城池也可以。以下从三方面做分析,为什么要攻下城池?首先,害怕对手首尾夹击。古代打仗,大部分士兵靠步行,少数士兵或将领

  • 为什么说刘协是结局最好的末代皇帝?陵墓千年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末代皇帝,很多人印象中的他们都是十分悲哀,十分凄惨的存在。因为每个夺取新政权的皇帝,都会诛杀掉之前皇帝的子嗣。就像项羽诛杀秦氏,朱元璋诛杀蒙古人一样。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亡国之君。同样的末代皇帝,他的结局却是最好的。不仅生前活的很好,就连死后也很开心,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汉末皇帝刘协。说起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