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修园有着怎样的医学主张?他有哪些医学理论

陈修园有着怎样的医学主张?他有哪些医学理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9 更新时间:2024/1/25 1:17:03

陈修园的时代,一般医生为了应付门诊,多半只学习唐、宋以来各个医家的药书、方书,想从中找出几个治病的药方,而对祖国的医学经典著作、理论著作和《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到著作并不感兴趣。更不愿为研究这些著作而下苦功夫。

陈修园感到这股轻视中医基本理论的风气是不正常的。为了扭转这股学气,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修园告老还乡,在福建省嵩山井上草堂讲学,不但把他数十年来研究这几部中医经典的体会传授给学生,而目,大力呼吁其他医学家也应对这方面的学习加以重视。听他讲课的人很多,来自全国许多地方。

不成规矩就不成方圆,陈修圆宗于《内经》、《伤寒》等经典著作,他对古典医籍的钻研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因此他的书籍正统,规范。他还长期从事中医的普及工作,将中医知识通俗化,为后学开了登堂入室之门。

在医学理论上陈修园特别推崇张仲景,是维护伤寒派的中坚人物之一,也是继张志聪、张锡驹之后最有影响的尊经崇古派。在伤寒研究的争论中,他极力反对方有执、喻嘉言的“错简”说,认为王叔和重新编注的《伤寒论》已经把张仲景的学说完整地流传下来,不能随便改动和取舍。他在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面的代表著作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和《伤寒医诀串解》,前两书曾三易其稿,史书称其“多有发明,世称善本”。他还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方剂和治法编成《长沙方歌括》、《伤寒真方歌括》与《金匮方歌括》,易于记忆、习诵,对后学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很有帮助。虽然有人说陈修园注疏古籍有独到之处,但他上述着作的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为后学者、特别是初学者研究张仲景典籍提供了入门的阶梯。

在临床治疗上,陈修园长于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杂病,不喜用寒凉滋阴的药物。如他自己所说:“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是误人。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之不可弃者列”。他虽然承认滋肾丸、四生丸、清燥救肺汤等寒凉方剂能培补生气,是治疗“痨门”(肺结核一类消耗性疾病)不可少之方,但也只能暂用。而对保元方、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归脾汤、附子理中汤等温热方剂则大赞其“补虚退热,进食除疾”、“益精气,扶元气”的功效,有“补火以致水之妙”。

标签: 陈修园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铲除诸吕时刘襄太自私,活该无缘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襄,汉朝,历史解密

    汉初的诸吕之乱在被平定后,刘襄作为打响诛吕第一枪的汉室诸侯王,也是一开始被捧上天的,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帝位的人,刘襄也是志得意满,等着被朝中大臣逢迎入长安,结果等到的却是刘恒继位了,让自己罢兵归国,其实就刘襄和刘恒表现来看,刘襄活该当不了皇帝。首先说下两人的出身,刘襄出身是被后世争议很多的,他的父亲

  • 端木赐的学习能力怎么样?为什么说他被世人所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端木赐,孔子,历史解密

    子贡学习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予、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可见子贡是“言语”方面的优异者,也就是说子贡在说话技巧、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据《左传》等史书可知,在孔子那个时代,外交礼宾人员的语

  • 赵云如果不救刘禅,蜀国会亡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禅,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赵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泉涌。赵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这一段描写的是赵云一人左手持青釭剑,右手握龙胆亮银枪,在长坂坡大战曹操50万大军的场景。无论是读《三国演义

  • 揭秘明朝最大的两个外患去向之谜 他们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北元,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明朝对蒙古的称谓有两种,一个是瓦剌,一个是鞑靼。那么,鞑靼后来去哪了?1368年,朱元璋革命成功,元朝退守蒙古本部,因为地处塞北,史称为北元。虽然败退,但是蒙古还自称是大元,认为是大元的继承者。不过,明朝却不这样看,认为元朝已经终结,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逃到塞北的元朝只能是“残元”。“

  • 古代长枪枪杆为什么都是木质的 而不是铁做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长枪,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长枪不会陌生,自长枪取代矛之后它一直是我国古代军中重要的制式武器,就是到了近代我军也曾使用它大量杀伤日军。历代多有名将以枪为武器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因枪具有威力大、防不胜防等特点,所以人们喜称其为百兵之王或百兵之贼。枪的结构简单,一般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今天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有没

  •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地方官员怎么去京城开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官员比我们工作时累得多,也许很多人一直有一个问题,这些官员来自哪里?他们每天上朝吗?每天什么时候去朝堂?是怎么到那儿的?历代官员上朝的要求中国有很多朝代,所以上朝在每个时期并不统一,也有不同的制度。当时,唐朝规定,都城的所有官员都必须上朝,这样看来,似乎对官员等级有一定的要求。五级以下的官

  • 李白是怎么被赶出朝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白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仙风道骨、自由洒脱的李白,注定当了不官。李白曾经多牛啊,有多少人崇拜他啊,唐玄宗仰慕他的才华,将其招入宫,不为权贵所折腰的李白在巅峰时期,过着“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生活,

  • 同为唐朝著名诗人,为何杜甫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李白、杜甫,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两人皆为唐朝著名的诗人,更是诗歌史上最耀眼的两颗明星,流芳千古。不过我们从他们的生平和诗词中可以看出,李白一生逍遥自在,纵情山水,而杜甫则是半生困顿潦倒,忧国忧民,两位同样是极为杰出的诗人,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呢?首先,李白出生在大唐最为鼎盛的时期,若是将此时

  • 春秋时期的宋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宋国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却鲜有人知晓这个“五霸之一”其实名存实亡。其它四国军事实力均远超于宋国。宋国的总人口都不足五千,甚至连今天一个小县城的人数都赶不上,又何以去培养强大的军事实力呢?其次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争议不断,有人说他的仁义不过是在惺惺作态,甚至连开国领袖毛主席也评价其为“蠢猪式

  • 历朝农民起义无数,人们记住的却不是起义本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农民起义,秦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无数次农民起义,每个朝代小规模的起义有数百起,大规模的总共有43起,其中不乏有成功的(比如刘邦和朱元璋)但令人奇怪的是: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地位从未改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大多不是农民,因此农民起义的方向往往走偏。从秦末农民起义到晚清太平天国起义共计12次全国性起义,其领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