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时,蒋介石曾表示可以让毛主席担任新疆省长,并且还许诺他衣食无忧。不过,毛主席只用两句话就化解了蒋介石的阴谋。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获得足够的调兵时间,也为了在舆论上占据主动,便接连三次往延安发电,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进行国共会谈。
蒋介石以为毛主席为了安全考虑是不可能来的,届时如果他真的不来,那蒋介石就可以大造舆论攻势,把内战的帽子扣到我党的身上。
不过,毛主席一眼就看穿了蒋介石的阴谋,为了打消舆论的质疑,也为了最大限度争取和平的到来,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了重庆。
1945年8月28日,当毛主席乘坐的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的时候,重庆各界人士顿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由此,蒋介石的初步计划不告而破。
接下来几天,双方谈判代表便围绕着军事、政治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期间,国民党方面一直是咄咄逼人,而我党为了能实现国民和平建国的愿望,做了极大的让步。
可蒋介石压根就没想着和平,不断地暗示手下代表变本加厉,谈判很快就陷入了僵局。
而就在几天后,我军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出师不利,一时间面临着巨大的国内舆论压力,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开始向蒋介石施压。
最终,蒋介石只好极不情愿地表示可以继续谈下去,但前提是共产党要把军队和解放区人民交出来。
只是,这也不过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他现在只等待着调兵的完成,而在此之前,他必须想办法先稳住我方代表。
于是,他就委托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向毛主席转达了自己的“诚意”,即让毛主席担任新疆省省长。
毛主席一听就知道蒋介石此举是想着把自己调离中原,从而为内战减轻阻力,所以,他十分认真地说道:“让我们把军队和解放区人民交出来,无异于束手待毙,上次大革命失败的悲剧,绝对不能重演!”
紧接着,毛主席又补充了一句:“至于让我当什么省的主席,这不重要,我党只是想让蒋委员长能够在和平建国的问题上给出一个具体的意见,这些才是谈论的重点。”
前者是明确地告诉赫尔利和蒋介石,要看清历史,共产党人是绝对不会出现大革命时的右倾行为,而后者则是再度表明了我党的立场,那就是尽最大可能实现和平谈判。
面对毛主席的回复,蒋介石自然十分恼火,可迫于局势,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最后,还是象征性地与我党签订了关于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只不过,蒋介石却全然没有把这份文件看在眼里,调兵完成后,他不顾国内民众对和平的呼声,公然撕毁了这一协议,并且主动挑起了内战,搞起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只是失去人心的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场战争的失败,到最后只能落得个逃往台湾的结局,可谓是咎由自取,在此,向毛主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