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8年,蒋介石进行币制改革,蒋经国到上海“打虎”,抓了杜维屏,谁知杜月笙却说:怎么不抓孔令侃!

1948年,蒋介石进行币制改革,蒋经国到上海“打虎”,抓了杜维屏,谁知杜月笙却说:怎么不抓孔令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9 更新时间:2023/12/20 8:43:44

1948年8月18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币制改革,即在市场上大量发行金圆券,1元金圆券可兑换300万元法币。除此之外,所有个人和法人拥有的黄金、白银和外币也要统统兑换成金圆券。在物价方面,国民政府也要实行严格管控,对于囤积居奇者一律严惩。

这场金圆券改革看似是为了挽救通货膨胀的国民经济,其实质却是蒋家父子对大陆人民的最后一次搜刮。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上海成了币制改革的重点区域。

在蒋介石的委任下,央行总裁俞鸿钧担任上海督导员,蒋经国为副督导员。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蒋经国怀着一腔热血,在上海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媒体的渲染下,蒋经国被塑造成拯救上海金融的“武松”,专门打击那些抵制币制改革的巨商、富户和官僚等猛虎。上海青年纷纷响应蒋经国的号召,先后有1万余人加入他组建的服务队。

由于大部分的资本家对此次改革持观望态度,因此蒋经国颇为恼怒,遂再次下达指令:触犯法令者,商号吊销执照,负责人法办,货物没收!

在这个过程中,一众资本家纷纷入狱,其中就包括了杜月笙的第三子杜维屏。杜月笙对此怀恨在心,他表面上说这是儿子违法乱纪,咎由自取,背地里却不断地搜集蒋氏姻亲在上海囤积居奇的情报。

9月下旬的一天,蒋经国在浦东大楼召集上海工商巨头开会,号召他们支持币制改革。杜月笙也出席了这场会议,他在蒋经国发表完讲话后,向其提出了一个请求:“我听说扬子建业公司在上海大肆囤积货物,而且远超过其他各家,还请蒋先生派人去查一查.……

扬子公司的董事长名叫孔令侃,他是宋霭龄孔祥熙之子,也就是说,他和蒋经国的表兄弟。这几年,扬子公司一直在倒卖外汇、走私商品,是上海最嚣张的囤积大户。对此蒋经国不是没有了解,只是碍于亲戚关系,他不好意思前去查处。

可是,杜月笙已经当着上海工商界的知名人士说出了这么一段话,他不查也不行了。于是,蒋经国硬着头皮说道:“如果真有此事,我也一定将其绳之以法!”听到这番话的杜月笙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随后,蒋经国派人与孔令侃进行商谈,但对方却有恃无恐,完全不把他发布的经济管制法令放在眼里。蒋经国决定不再跟孔令侃废话,索性命令经济大队直接查封了扬子公司。

宋美龄得知兄弟俩闹矛盾后,专程在中秋佳节之际前往上海,并将蒋经国和孔令侃召到孔家宅院进行劝解。然而,宋美龄还没寒暄几句,蒋经国就开门见山地向孔令侃提出:“你要顾全大局”。

孔令侃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对于表哥责怪,他生气地说道:“凭什么?你把我的公司都封了!”

蒋经国感觉自己无法再跟这个表弟沟通,一气之下离开了孔家。然而,身后的孔令侃不依不饶地喊道:“你不要逼人太甚,否则我就把一切都掀出来,大家同归于尽!”

蒋、孔、宋三家向来同气连枝,福祸相依,一家倒下,另外两家也必将受到巨大冲击。孔令侃的一番话显然吓坏了宋美龄,她赶紧将此事电告给远在北平的蒋介石。

当时,蒋介石正在为战事忙得焦头烂额,在接到宋美龄让他火速返回上海的消息后更是心烦不已。

为了家族利益,蒋介石只好将北平的军事指挥权委托给傅作义,随后坐着美龄号专机急匆匆地赶回上海。由于此事说出去并不光彩,因此在傅作义眼里,蒋介石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君”。

10月9日,蒋介石把蒋经国召了过来,上来就说了“和为贵”三个字,后来的对话就只有这二人知道了。但是从蒋经国后来的行为中,人们不难猜出,蒋介石让他向孔家妥协了。

随着市场的崩盘,蒋经国更加有心无力,最终在向上海人民公开致歉后,铩羽而归,而扬子公司与孔令侃也成为了国人怒骂的对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