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重庆歌乐山,小萝卜头遗骸的挖掘现场,就当小萝卜头被挖出时,他们的尸体已经腐烂,惨不忍睹,人们发现在他的手里还一直紧紧攥着那支只剩下了半截的铅笔,想到如此的情景让人潸然泪下。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在他只有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和父母一起被反动派抓了起来。
此后的8年里,他一直在监狱中长大。
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每天只能分到一碗用霉米糠和烂白菜帮子煮成的臭水汤。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宋振中变了模样。
他细胳膊细腿,皮包着骨头,小小的身躯却顶了个大脑袋,难友们怜爱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
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
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
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
可怜的是,如此懂事的小孩子,由于在还不会说话时就进入了监狱,因此,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他经常指着监狱的一个小窗户问妈妈,外面是什么样的。
每次听到儿子的提问,徐林侠心里都很难过。
她忍住泪水耐心地跟小萝卜头描绘外面的花花世界,小萝卜头都听得很入迷,那也是他对自由最初的向往。
虽然没有了自由,可是徐林侠从来没有忽视过对小萝卜头的教育。
于是,徐林侠就向狱方提出将小萝卜头送去学习的要求,但是却被果断拒绝了。
后来,在狱中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小萝卜头被安排跟随着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学习。
其次,他还能传递狱中的消息。
由于小萝卜头年龄小,每天需要进出监狱,不容易引起特务的注意,黄显声就让他帮忙传递消息。
就这样,小萝卜头成为了监狱内党组织的一名小小的情报员,帮助党组织成功地完成了很多情报的传递。
小萝卜头明辨是非,思想也成熟,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小萝卜头8岁生日那天,黄将军送给他一支铅笔,小萝卜头特别珍惜这只铅笔。
也因为如此,他平时根本舍不得用,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舍得用。
平常练习的时候,他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画。
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彼时的小萝卜头总是幻想着将来有一天出去了,可以自由自在地书写自己喜欢的文字,绘画大自然的美好。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永远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1949年下半年,解放军取得了全线胜利。
9月,国民政府决定弃守重庆,渣滓洞接到命令将关押人员全部杀害。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
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一家三口被带到重庆戴公祠的警卫室,私密杀害,尸体当场掩埋。
为了掩盖罪行,看守的人还在上面浇上水泥。
这一天距离解放仅仅只差24天,小萝卜头才8岁。
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的遗骸被发现时,他的两只小手死死地握在胸前。
里面握着的,正是黄显声送给他的那一小截铅笔,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无不悲泣。
小萝卜头的牺牲令人惋惜。
他是无数先烈的缩影,也是每一个青年为之奋斗的强大驱动力。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小萝卜头手中的半根铅笔并不会化作灰烬,而是会成为无尽的动力,激励着每一代青年为建设更好的中国挥洒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