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黎民百姓”指的是什么人,他们又是怎么演变的?

古代“黎民百姓”指的是什么人,他们又是怎么演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36 更新时间:2024/1/18 0:47:02

词典说:黎民,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书·典》说:“黎民於变时雍。”孔传:“黎,众。”即说“黎,众也”。黎,古通"黧",黑色。古国名。姓。民,民众,百姓。按以上解释,黎民和百姓都是指平民。但在古代“黎民”和“百姓”所指的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和群体。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百姓、黎民的本义。在古代,“黎”,古通“黧”,黑色。《史记·秦始皇本纪》:“黎民,也称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作为官方辞令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百姓”原指有姓之人,那时候有姓的都是王公贵族,很多贵族就被合称为了“百姓”。郑玄笺就说:“百姓,百官族姓也”。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后期,姓氏来源于奴隶主所拥有的“地”或那里的河流。有土地的都是那些部落首领或官员,都属于贵族(奴隶主)阶级,百姓就是对他们这些贵族或百官的总称。奴隶们没有土地,哪来姓,又怎能称得上“百姓”呢,只能说是“黎民”。

我们再来看看“黎民”的来历。相传炎、黄两大部落联盟后,打败了蚩尤九黎部落,为了区分联盟部落的“百姓”,便将被俘的九黎人称作“黎民”,后来也便成为了对所有奴隶的总称,这可能是早期的“黎民”来源。其实,后期的阶级分化才真正成就了“黎,众也。”,使黎民真正成为平民、民众。

其一,来源于奴隶的自我提高。在奴隶制社会里,只有奴隶主和奴隶,而奴隶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个人财产,只是奴隶主的附属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部分奴隶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财产。尤其“井田制”的出现,便从制度上公开承认了奴隶的私有财产。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细心“经营”,逐渐成为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或者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次奴隶”,黎民这一身份便不再专指奴隶了。

到了战国后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政治家推行了“废井田,开阡陌”等一系列变法,扩大和强化了“黎民”阶层。原本的奴隶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完全被解除奴隶身份,成为自食其力的自由人,他们既不属于传统奴隶主贵族,也不属于奴隶。又因为他们大多来源于从事农耕生产的乡村,一般肤色较黑,这些人也就被称为“黎民”了。因此,最早把这些被解放的奴隶称为“黎民”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人说:“因秦人尚‘黑,所以最早是秦人叫出‘黎民一词。”还是值得商榷。

其二,来源于奴隶主贵族的分离。按照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宗族制度,只有宗子才能继承领地,这样宗子获得了继承的领地仍然属于奴隶主。但“庶子”因为不能继承领地,便逐渐沦为奴隶。到了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出现了多样化,宗族制度逐渐被破坏,作为庶子虽不能继承领地,但可以获得部分非领地财产。他们虽不是奴隶主,但也没有沦为奴隶,也就被称为了“庶民”。经过几千年的宗族制积累,社会上这一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也和黎民一样,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以也被称为黎民。

同样,按照宗族制度规定,只有宗子才能传承“族姓”,“庶子”则不能用“姓”,只能用“氏”。所以在姓、氏分离的时代,庶子是没有姓的。《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但是,随着后来“姓氏”的合二为一,“氏”也可以被其后人为“姓”,所以由那些庶子或被解除奴隶身份的庶民、黎民,甚至有些奴隶也便有了姓。前面所说的“百姓”也就不再是贵族的专用符号。这样“庶民”也好,“黎民”也罢,他们很多都有了姓,也都成了“百姓”,他们之间已经相互平等。随着黎民与百姓之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所以黎民、庶民、百姓最终还是走向了“统一”,即“黎民百姓”。

标签: 黎民百姓庶民

更多文章

  • 西周最后一代昏君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台上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史学家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西周共传12王,周文王和周武王开国君主,功劳不朽,周成王和周康王也是贤德明君,史称“成康之治”,周穆王在位55年,年数最长,后来的君主便一代不如一代了,到了最后一代周幽王被杀骊山,西周灭亡。西周初年,奴隶主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实

  • 夏桀的亡国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桀

    夏朝第十四代君王姒孔甲荒淫无度,在位31年,把个夏朝搞得危机四伏,民不安生,尖锐的阶级矛盾日渐趋化。姒孔甲死后,其子姒皋继位,姒皋是一位好帝王,正所谓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姒皋在位十一年,平反了很多被他父亲迫害的冤案,归还了许多被他父亲强掳强夺的诸侯封地。孔甲在世时,曾嫌豕韦氏做的饭菜不好吃,觉得

  • 1969年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中,一对华人夫妇被残忍杀害,头颅也被割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一三事件,马来西亚,华人夫妇

    早在4万年前,马来半岛就有人类居住,就是著名的矮黑人。他们身材矮小,男子平均身高1.53米,女子高1.42米,肤色褐黑,头发略带鬈曲。由于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唐宋时期就有许多华人到这里来谋生。1409年,郑和船队到达马六甲的时候,看到这里有很多华人。他们基本都是青壮年男性,到了这里以出苦力和摆小

  •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分为了十五个独立的国家,如今这十五个国家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联解体,俄罗斯,乌克兰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分为了十五个独立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提起苏联,大家都比较熟悉,它在二战中掠夺了大量资源,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和美国实力不相

  • 侯景之乱为什么能够为祸三年之久?究竟是藩王太弱还是侯景太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侯景之乱,侯景

    侯景之乱中,藩王作战不力,究竟是藩王太弱还是侯景太强?南梁是否在梁武帝晚期军事实力已经下滑?梁武帝(寿命太长)是否需要为侯景之乱负主要责任?公元549年,侯景率8千叛军,击溃梁30万部队,一直打到梁都城建康。对此,梁名将羊侃早有所料,可皇上却淡定地说:这不可能!他,凭一人之力,阻挡叛臣侯景的十万大军

  • 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离,在马尾驿遇到兵变,被迫杀死杨贵妃,继续逃往成都。然而,这只是唐玄宗晚年悲剧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马嵬驿兵变,安史之乱,杨贵妃

    马尾驿兵变后,王子李亨率领部分禁军北上灵武,唐玄宗逃往成都。成都第14天,灵武使者给唐肃宗李亨即位的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让唐玄宗措手不及。想象一下,自从马尾驿分手后,王子根本没有打招呼。他甚至自称皇帝。他眼里还有皇帝和老子吗?事实上,唐玄宗仍然支持苏宗:“我的儿子应该是顺利的,我为什么

  • 如果没有汉武帝的包庇,霍去病射杀李敢会是什么级别的恶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霍去病,李敢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和赵食其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李广和赵食其因为中途迷路耽误了和卫青主力会合的时期,导致了卫青不得不只用5000骑兵抵挡匈奴单于主力万骑。虽然卫青当时的军事形势相当不乐观,但是依靠其神乎其神的指挥艺术和三军用命的坚毅决心。最终还是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争,只是由于兵力单薄,口

  • 公元705年,丞相张柬之带兵逼宫武则天,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愤怒的大喊:“狄仁杰,你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张柬之,神龙政变,狄仁杰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将李唐江山归还李显。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恨已故的狄仁杰呢?那就要从两人的关系说起了。公元674年,唐高宗病重,加号武则天为“天后”,武则天成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高宗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斗不过武则天,

  • “鼎有多重,江山就有多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赢荡举鼎绝膑而亡,临终传位给弟弟赢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武王,赢荡,赢稷

    秦武王赢荡,真乃一代枭雄也。秦惠文王过世时秦国国力强盛,与当时的大国楚、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嫡长子的赢荡顺利即位。秦国素来有新君上任不信前朝大臣的传统,嬴荡对内驱逐了前朝相国张仪,并设立左右丞相二职来稳定朝政。“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赢荡踌躇满志

  • 汉武帝刘彻有多残忍,为了防止女主干政,立子杀母,立刘弗陵为太子,杀掉其母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刘彻,立子杀母,刘弗陵,钩弋夫人

    公元前88年,钩弋夫人侍寝完70岁的汉武帝刘彻,就被下令赐死。钩弋夫人跪地求饶,但武帝冷冷地挥挥手道:“快走吧,你不能再活了。”不料,事后她的儿子竟被立为了太子。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呢?这事得从他们相遇说起。传闻汉武帝外出狩猎,在河间休息。听说了此地有个奇女子,自打天生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