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鼎有多重,江山就有多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赢荡举鼎绝膑而亡,临终传位给弟弟赢稷。

“鼎有多重,江山就有多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赢荡举鼎绝膑而亡,临终传位给弟弟赢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3/12/30 12:08:06

秦武王赢荡,真乃一代枭雄也。

秦惠文王过世时秦国国力强盛,与当时的大国楚、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嫡长子的赢荡顺利即位。

秦国素来有新君上任不信前朝大臣的传统,嬴荡对内驱逐了前朝相国张仪,并设立左右丞相二职来稳定朝政。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赢荡踌躇满志,拔剑东向。他立下宏愿,秦国的车马一定要越过三川。

于是他便派遣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这是通往周王室洛阳的核心枢纽,有着韩国最精锐的部队把守。

征途遥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乏有朝中大臣诋毁甘茂,说他拥兵自立,可秦武王力排众议,用人不疑,为打下宜阳仍不停的给前线增兵,最终斩首韩军6万大胜。

从此通向洛阳的道路一马平川,赢荡使嬴疾以一百辆战车载着战利品向周天子示威。

赢荡想着把象征着天下九州的大鼎搬回秦国,意寓秦国东出要尽收天下江山。

其中一鼎名为龙纹赤鼎,其鼎重达千斤,乃大禹所留之王鼎。

武王便想以举鼎诏告天下,秦已取代周。

武王天生神力,没一会便将鼎举过头顶。

只可惜,鼎过于沉重,伴随着几声骨头断裂声音,武王用尽全身气力将鼎扔了出去,吐血倒地。

《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因全身筋脉尽断离开了人世,死前他留下遗诏,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赢稷,史称秦昭襄王。

武王虽然在位仅仅三年,却在史记中留下了很多褒扬的书写,其功绩远超历史上很多的透明君王。

他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这些都为后世秦始皇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武王有着治国之才,又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死后被追封为“武”的谥号。

历史上谥号为“武”的君主如姬发刘彻刘秀曹操司马炎刘裕……皆为治国之大才。

如果赢荡能后多活几年,那么秦国的历史也一定会被改写,可能统一的进程会快很多。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标签: 秦武王赢荡赢稷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有多残忍,为了防止女主干政,立子杀母,立刘弗陵为太子,杀掉其母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刘彻,立子杀母,刘弗陵,钩弋夫人

    公元前88年,钩弋夫人侍寝完70岁的汉武帝刘彻,就被下令赐死。钩弋夫人跪地求饶,但武帝冷冷地挥挥手道:“快走吧,你不能再活了。”不料,事后她的儿子竟被立为了太子。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呢?这事得从他们相遇说起。传闻汉武帝外出狩猎,在河间休息。听说了此地有个奇女子,自打天生紧

  • 仁寿宫变:隋炀帝调戏父亲的宠姬被发觉后,发动政变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仁寿宫变,隋炀帝

    “逆子!我要废了你的太子之位!”公元604年,衣衫不整的陈氏扑通一声跪在杨坚病床前,哽咽着哭了起来。“太子他,他……臣妾一头撞死算了……”陈氏哽咽着向杨坚哭诉。杨坚大怒,便趁着最后一口气命柳述和元

  • 原为美丽的花园,后让人民痛恨,花园口事件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花园口事件

    花园口,它是母亲河黄河上众多渡口中普通的一个,可是在1938年6月9日8:00后,让国人皆知,一夜成名,它的决口致使河南、安徽、江苏三个省44个县成为汪洋,近90万人死于非命,400余万人离开家乡,受灾人口上千万,直到1947年3月15日才彻底堵住决口。是何原因导致这个事件的发生呢,听咱慢慢侃。美丽

  • 1927 年,一个名叫卫清芬的女子不穿束胸,被公婆咒骂。警察知道后,却让公婆交了50块大洋,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卫清芬,天乳运动,裹胸裹足

    “不知廉耻。”1927年,一个名叫卫清芬的女子不穿束胸,被公婆咒骂。警察知道后,却让公婆交了50块大洋,这是为何?“束胸”,就是在女子即将发育的时候,由母亲用一根长长的布带,一圈圈紧紧缠绕着胸部,压制女子胸部的生长发育。待女子出嫁后,再由丈夫继续对女子

  • 北洋人物志:迪化反清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迪化,反清起义,北洋人物

    1911年10月武昌、西安起义先后成功,大西北革命风潮一触即发。湖南人刘先俊、田昔年、万象春等见新疆巡抚顽固不化,打算于迪化(即乌鲁木齐)发动起义响应。原来湖南宁乡人刘先俊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于湖南、南京、镇江等地担任教习、管带等职,因其舅陶森甲曾随左宗棠西征,与新疆巡抚袁大化有旧交,恰逢

  • 北洋人物志:陇东宁州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陇东,宁州起义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群起响应,武昌、西安起义先后成功,尤其陕西起义建立秦陇复汉军政府,使整个大西北的革命声势为止一振,甘肃毗邻陕西的地区率先奋起斗争,拉开了甘省前仆后继的反清革命运动。陕西革命军政府成立后,迅速向西进兵扩大革命成果,石得胜率领部队占领了长武,故而革命风潮迅速波及陕甘

  • 北洋人物志:青海反清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青海反清运动,北洋人物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青海河湟地区发起轰轰烈烈的反清武装起义。先清朝大肆征收盐税、厘金,引起底层民怨沸腾,革命党人在东南沿海地区多次发起起义,当时青海虽未见革命运动,然因地方官为非作歹横征暴敛,民变亦屡见不鲜。值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四川西昌举人康敷镕在蜀地无官阙可补,因其家族以靴匠为业,早年有族人辗转至青

  • 北洋人物志:秦州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洋人物,秦州起义

    清朝末年,满清的统治摇摇欲坠,甘肃许多有识之士激于爱国热忱,投入到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为辛亥革命的大时代革命风潮贡献了自身的力量,甘省各地起义又以秦州(即天水)起义最先成功,也是全国辛亥革命运动中的最后一次起义。秦州处于甘肃最东端,是甘肃“南入川,东通陕”的门户要道,临近富庶

  • 北洋人物志:河西走廊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洋人物,河西走廊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省纷纷起义响应,甘肃省府兰州虽为清朝旧官僚势力所把持,但各地方农民、会党组织发起多起起义,比如阶州(即武都)农民何成海、姚永福率众围攻县城,遭到清军残酷镇压,民众死伤千余人;灵台县佃农蔡普明领导陕甘边会党60余人的胡家店起义;宁县农民彭四海、汪兆黎领导的早胜

  • 宁夏起义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宁夏起义

    自鸦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列强逐步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腹地,1880年英、德等国洋行通过买办勾结官吏豪绅,于宁夏府城、中卫、石嘴子(今石嘴山)等地垄断皮毛贸易且逃税,每年收购皮子约100万张、羊毛2000万斤,同时倾销纺织品、火柴、烟、酒等商品,直至1926年宁夏各地毛源枯竭,欧洲洋行皮货商才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