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赢荡,真乃一代枭雄也。
秦惠文王过世时秦国国力强盛,与当时的大国楚、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嫡长子的赢荡顺利即位。
秦国素来有新君上任不信前朝大臣的传统,嬴荡对内驱逐了前朝相国张仪,并设立左右丞相二职来稳定朝政。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赢荡踌躇满志,拔剑东向。他立下宏愿,秦国的车马一定要越过三川。
于是他便派遣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这是通往周王室洛阳的核心枢纽,有着韩国最精锐的部队把守。
征途遥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乏有朝中大臣诋毁甘茂,说他拥兵自立,可秦武王力排众议,用人不疑,为打下宜阳仍不停的给前线增兵,最终斩首韩军6万大胜。
从此通向洛阳的道路一马平川,赢荡使嬴疾以一百辆战车载着战利品向周天子示威。
赢荡想着把象征着天下九州的大鼎搬回秦国,意寓秦国东出要尽收天下江山。
其中一鼎名为龙纹赤鼎,其鼎重达千斤,乃大禹所留之王鼎。
武王便想以举鼎诏告天下,秦已取代周。
武王天生神力,没一会便将鼎举过头顶。
只可惜,鼎过于沉重,伴随着几声骨头断裂声音,武王用尽全身气力将鼎扔了出去,吐血倒地。
《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因全身筋脉尽断离开了人世,死前他留下遗诏,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赢稷,史称秦昭襄王。
武王虽然在位仅仅三年,却在史记中留下了很多褒扬的书写,其功绩远超历史上很多的透明君王。
他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这些都为后世秦始皇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武王有着治国之才,又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死后被追封为“武”的谥号。
历史上谥号为“武”的君主如姬发,刘彻,刘秀,曹操,司马炎,刘裕……皆为治国之大才。
如果赢荡能后多活几年,那么秦国的历史也一定会被改写,可能统一的进程会快很多。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