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美苏“核战争”一触即发,肯尼迪派顾问询问艾奇逊的意见,没想到艾奇逊张嘴就说:“直接炸掉古巴!”
肯尼迪的人反问:“您知道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艾奇逊说:“苏联人我最了解,他们一定会炸掉我们土耳其基地!接下来根据北约的规定,我们会把苏联境的一处导弹基地给断掉!”
这时候,肯尼迪的人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接下来苏联会怎么反击?”
这时候艾奇逊才回过神来,说道:“到那时,我们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冷静,停止进一步动作,坐下来谈谈。”(1962年10月23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麦克纳马拉的备忘录)
这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略带轻蔑地一笑:“刚刚开打怎么可能冷静下来?”人们根本没办法确定,一旦开打,将会造成多大的灾难才能收手。
艾奇逊是谁?他为什么主张“炸掉古巴”?
艾奇逊全名迪安·古德哈姆·艾奇逊,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国务卿,之后担任美国国际战略顾问。
二战结束后,他是美国外交关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主张通过武装西德,建立欧洲统一的军事力量,以对抗和遏制苏联。并以此来限制亚非拉地区的发展。另外他对二战后成立的新中国极为仇恨。
在新中国成立时,他与杜鲁门仍未放弃干预中国内政,他强调:“中国内部已经达成定局,虽然进一步援助国民党行不通了,这样势将引起中国民众的愤慨,并将受到美国民众的指责。然而在美国的立场上,必须继续支援国民政府。”
甚至在1950年初毛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时,他还在演讲中造谣,以挑拨中苏两边关系。毛主席愤怒地起草了一篇《驳斥艾奇逊的无耻造谣》以驳斥。
同时他也是朝鲜战争的支持者,试图以朝鲜战争消耗苏联阵营的实力。在中国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后,他认为应把军备重点转到发展核武器和空军方面。他组织牵头了《北大西洋公约条文》,在欧洲成立了“北约”组织。
停战协议签订后,艾森豪威尔上台,他不仅继续沿用杜鲁门与艾奇逊的“全面核战争”的理论,还在战争结束后,便实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于是,在1962年以前,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布置了许多导弹基地,并对准了苏联。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都处于核弹、战略轰炸机的直接威胁之下。
为了反击,赫鲁晓夫决定,将导弹秘密运送至古巴,在美国发现组装完毕。
当年10月15日,美国发现了苏联在古巴安装的核导弹,并与10月22日发表演说,表示全面封锁古巴。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也是从那天起,到10月27日,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一触即发。
好在苏联方认识到一旦核战争开打将给世界带来的危机,于是主动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要求双方冷静下来,避免核战争。
当年11月11日苏联在古巴布置的核导弹,被全部撤离。然而两国的竞赛还在继续,直到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1972年的《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
然而如今在美国、北约多方面干涉下的俄乌战争,陷入僵局。双方的军备不断地升级,在2022年9月26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俄有权必要时使用核武器。
多年前的“核威胁”的危机,又再次笼罩在世界人的头顶……